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7197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对方向、刷高分全册配套对对练专题12 语言表达准确(附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题十二 语言语言 表达准确表达准确 高考命题规律高考命题规律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2019 年高考必 备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命题 角度 逻辑 推断 21,5 分 21,5 分 21,5 分 说明 “准确”是指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2017 年出现了逻辑推断题, 考查思维的严密性,这是全国卷首次将“语言表达的准确”这个考点独立命题来考查。此类题目一般先设置一 个例句,然后让考生参照例句说明语段其他地方的推断问题,既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同时也考查仿写句子的能 力。 命题角度 逻辑推

2、断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7 全国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 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 适应社会需要。 2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 。 参考答案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梳理所给语句,可知“必将”“就一定”两处属于表述不严谨,说法绝对,有 违事理逻辑的问题。依据示例,指出问题即可,不要

3、求改正。 2.(2017 全国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 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 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 。 参考答案 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对照原文,我们不难 发现,

4、原文从“可见”处开始,作者有三处推断,第一处“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第二处“我市的名字不够 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第三处“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第一处推断,示例 已指出问题所在,后两处推断存在的问题,依据示例,即可分别表述为: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 经济发展;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3.(2017 全国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 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

5、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 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 。 参考答案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3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语言表述要准确,合乎逻辑。从语境来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 污染、噪声,却不能绝对避免火灾和环境污染。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 河南 4 月适应性考试)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治理外卖骑手交通违法乱象,要从管理外卖送餐平台企业入手,将交通守法的责任落实到企业,这样就能解

6、决骑手逆行、抢灯等交通违规行为。只要骑手遵纪守法,就能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拥堵问题解决了,也必将能 提高外卖点餐率。 不是将责任落实到企业就一定能解决骑手违规行为。 。 。 参考答案 不是骑手遵纪守法就一定能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不是解决了拥堵问题就一定能提高外卖点 餐率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 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只要骑手遵纪守法,就能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和 “拥堵问题解决了,也必将能提高外卖点餐率”,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 2.(2018 安徽马鞍山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

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亲和力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和力,就一定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我们在工作 中一定要注意待人接物的方法,不管身处何位,都应该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反之,如果待人不友善,就一定会失 去合作的同伴。千万不要当一个没有合作伙伴的员工,没有合作伙伴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必然导致失业。 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和力,不一定意味着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 。 参考答案 一个人如果待人不友善,不一定会失去合作的同伴 没有合作伙伴不一定会影响工作效率和 就业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本题从所给文段看,句是对文段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和力

8、,就一定没 有人愿意和他交往”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不符合客观实际且绝对化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 4 段中存在同样问题的另外两个句子“如果待人不友善,就一定会失去合作的同伴”“没有合作伙伴就会降低工作 效率,必然导致失业”。最后按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3.(2018 广东深圳第二次调研考试)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 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 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

9、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是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 。 参考答案 “良知”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属于自我约束(内心的自律),后者属于外在的制度 “长辈的命令”不 能等同“规则”,前者只约束个体,后者约束大家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文段的最大问题是偷换概念。文段引述现代汉语词典进行概念 阐释,但是,下面的自我阐释就出现将“规则”概念偷换成“做人的底线”,“做人的底线”应该更倾向于“品德”或“道 德修养”。“规则”与“品德”,一外一内,差异巨大。然后周敦颐的事例分析时又将“规则”概念“漂移”至“良知”,导 致文段概

10、念含混,论证无理、无力。在论述“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这一分论点时,概述了生活事实“长辈命令 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将论题中的“规则”换置为“命令”,将遵守命令与遵守规则混淆,无法支撑文段 观点。由于多处论证中出现概念的偷换、漂移,导致整个论证看似言之凿凿,实则缺乏论证需要的内在逻辑,致 使论证无理、无力。 4.(2018 陕西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许多人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其实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困难。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一定可以积累许 多的创作素材,因为只要阅读,就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生创作的

11、兴趣和信心,假以 时日,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实现我们的“作家梦”了。 坚持阅读,不一定就能积累许多创作素材。 。 。 参考答案 有了收获,也不一定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不是有时间认真创作就可以写出经典作品 5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 后仔细阅读句,明确句的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得出答案。本题从所给文段看,句是 对文段中“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一定可以积累许多的创作素材”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不符合客 观实际且绝对化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存在同样问题的另外两个句子:“有

12、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 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假以时日,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最后按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5.(2018 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 年寒假,厦门理工大学发出 10 万元“亲情红包”鼓励学生回家过年。可见,物质奖励必然能让更多学 生假期回家看看。由此可知,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外在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只要学生有了好的德行, 大学教育就是完美的教育。 物质奖励未必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 。 。 参考答案 外在手段未必(比思想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 使学生具备好的德行的大学教育未必

13、就是完美的大学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应注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语句。例如“物质奖励必然能 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的说法过于绝对,“物质奖励”与“学生假期回家看看”没有必然联系,物质奖励不一定 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同理,“外在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的说法过于绝对,外在手段未必更能 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只要学生有了好的德行,大学教育就是完美的教育”的说法过于绝对,完美的教育包括很 多方面,德行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完美的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能仅仅抓德行教育,所以使学 生具备好的德行的大学教育未必就是完美的教育。 6.(2018 安徽合肥第一

14、次教学质量检测)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国创造”已经渐渐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它更需要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因此体力劳动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了。“中国创造”这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有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于是也就具备了 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有可能打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这样我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创造强国。 不是更需要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就意味着不需要体力劳动。 。 。 参考答案 不是有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就意味着一定具备核心竞争力 不是打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品 牌就意味着一定会成为世界创造强国 6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回答问题要

15、注意找到语段中说法绝对、不合逻辑、推理错误的内容。 这段话主要表述的是有关“中国创造”的问题,其中“它更需要高层次存在的必要”“有了更清晰的发展方 向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成为世界创造强国”三处说法过于绝对,示例已经指出了上述第一处存在的 问题,我们根据中“不是就”的句式特点,拟写另外两处即可。 7.(2018 云南昆明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上海浦东“请您来找茬”意见征询通道自开通以来,已处理 30 多桩市民的“找茬”。这是提升办事效能的有 效尝试。写在“意见簿”上的,都是人民群众的质疑之声,说明相关部门的工作存在严重缺陷。能提“意见”

16、,说明 群众完全相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能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从中也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只有利用“吐槽声” 才能促进作风转变。 人民群众有质疑之声,不一定说明相关部门工作中存在严重缺陷。 。 。 参考答案 人民群众提“意见”,不一定表明群众完全相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能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相关部门促进作风转变,不一定非得依靠“吐槽声”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寻找推断的问题,需要先确定文中所有表示推断的词句,如“完全相信” 等,然后判断相关推断有无逻辑漏洞,如群众提“意见”,并不意味着群众完全相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能及时解决 他们遇到的困难,依靠“吐槽声”可以促进相关部门作风转变,但不是只能依靠“吐槽声”。 8.(2018 湖北黄冈第一次调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人工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