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7020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有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规范练课时规范练 1313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2019 浙江绍兴月考)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 程可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 N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 N的含量 - 3 + 4 2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

2、列文献对 KNO3的叙述不 合理的是( ) 选项目的古代文献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 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 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本草纲目 利用 KNO3 的氧化性 3 3.(2019 湖北武汉华科附中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

3、于水 B.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产生白烟 C.硝酸应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保存 D.NO 和 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4 4.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 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NO2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 明 NO2支持燃烧 2 5 5.(2019 宁夏银川模拟)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 NaClO 使 N完全转化为 N2,该反 + 4

4、 应可表示为 2N+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4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NCl- + 4 C.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2,转移 6 mol 电子 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6 6.(2019 河南平顶山质检)“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 (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a 上部聚集了固体 NH4Cl,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发现 b 中 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加热时,c 中溶液红色变

5、深,冷却后又变浅 D.水浴时,d 内气体颜色变浅,e 内气体颜色加深 7 7.(2019 湖北武汉外校周测)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 选项中物质中物质实验预测 A 浓氨水酚酞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B 浓硝酸淀粉 KI 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 浓盐酸浓氨水大烧杯中有白烟 D 饱和亚硫酸溶液稀溴水中无明显变化 8 8.(2019 山东青岛模拟)下列图像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物质的量(mol)之间的关系,其中正 确的是( ) 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9 9.(12 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 NH3和 HCl 的有关性质

6、。实验前 a、b、c 活塞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2)若先打开 a、c 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 作方法是 。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1010.(12 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 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 Ca(NO2)2,其 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 ;滤 渣

7、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该工艺需控制 NO 和 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 ;若n(NO) n(NO2)Cl-,A、B 两项正确;氮元素由-3 价升高为 0 价,被氧化,所以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2,转 + 4 移 6 mol 电子,C 项正确;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经题中所给方法处理过的废水呈酸性,不能直接排放,D 项 错误。 6 6.B A 选项,NH4Cl 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HCl,在上部又化合生成固体 NH4Cl,A 选项错误;B 选项,I2易升华,正 确;C 选项,氨气易挥发,加热时,氨水浓度减小,碱性

8、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 选项错误;2NO2N2O4为放热反应,所 以 d 内气体颜色变深,e 内气体颜色变浅,D 选项错误。 7 7.D A 项,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 NH3进入中溶于水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正确;B 项,浓硝酸具有挥 发性,硝酸蒸气进入中溶于水得稀硝酸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 KI 反应生成 I2,淀粉遇 I2变蓝,正确;C 项,浓 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 HCl 和 NH3相遇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装置内有白烟,正确;D 项,亚硫 酸不稳定,分解产生 SO2,SO2具有还原性,SO2进入中能使溴水褪色,错误。 8 8.B 硝酸与铁反应时,随着铁的物质的量的增

9、加,先后发生下列反应:4HNO3(稀)+FeFe(NO3) 3+NO+2H2O或 6HNO3(浓)+Fe Fe(NO3)3+3NO2+3H2O,2Fe(NO3)3+Fe3Fe(NO3)2,可见生成 Fe(NO3)3消耗 的 Fe 与 Fe(NO3)3变为 Fe(NO3)2消耗的 Fe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故图像 B 正确。 9 9.答案 (1)先打开 a、b 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 a、b 活塞) (2)烧瓶中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3)先打开 a、c 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 a 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 c 活塞),片刻后,关闭 a 活塞,然后打开 b 活塞

10、 先打开 a、c 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 a 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 c 活塞),片刻后,打开 b 活塞 解析 (1)打开 a、b 活塞,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由于 NH3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 小,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2)先打开 a、c 活塞,再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烧瓶 中的气压迅速减小,烧瓶中的 HCl 气体会流向烧瓶中,HCl 与 NH3化合生成 NH4Cl 而产生白烟。(3)在(2)基 6 础上,若关闭 a 活塞,打开 b 活塞,烧杯中的水会迅速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若打开 b 活塞,不关闭 a 活塞, 烧瓶中的水便会同时进入烧

11、瓶和中,形成双喷泉。 1010.答案 (1)使尾气中的 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2)排放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 产品中 Ca(NO3)2含量升高 (3)3N+2H+N+2NO+H2O - 2 - 3 解析 (1)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其目的是增大 NO、NO2气体与石灰乳的接触面积,增强吸收效果。 硝酸工业的尾气用石灰乳吸收,吸收过滤后的滤渣可循环使用,则滤渣中主要含有未反应的 Ca(OH)2。(2)控制 NO 和 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11,与石灰乳发生反应:Ca(OH)2+NO+NO2Ca(NO2)2+H2O。若n(NO)n(NO2) 11,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后

12、,NO 有剩余,且不能被石灰乳吸收,导致排放的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若n(NO) n(NO2)11,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后,NO2有剩余,NO2可与 Ca(OH)2发生反应生成 Ca(NO3)2,导致产品中 Ca(NO3)2含量升高。(3)酸性溶液中 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 NO,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写出离子方程 式:3N+2H+N+2NO+H2O。 - 2 - 3 1111.答案 (1)N、O Ba(NO3)2 第六周期第A 族 (2)16NH3+12NO+6NO217N2+24H2O (3)2NO2+4S 2 - 3 N2+4S (4)Na+- 取少量废水溶液置于试管中,向

13、其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 2 - 4 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存在 N 30 + 4 解析 (1)根据图 1,最终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N 和 O,根据元素守恒,X 中应含有钡元素,根据图 2,X 中含有 N ,因此化合物 X 的化学式为 Ba(NO3)2;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A 族;(2)NO 与 NH3反应的化学 - 3 方程式为 6NO+4NH35N2+6H2O,NO2与 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O2+8NH37N2+12H2O,当 NO 与 NO2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总反应方程式为:16NH3+12NO+6NO217N2+2

14、4H2O;(3)根据反应转化关系:NO2N2,N 的化合价降低,NO2作氧化剂,S作还原剂,S被氧化成 S,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 - 3 2 - 3 2 - 4 2NO2+4SN2+4S;(4)NaClO 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Na+-;检验 N的方法:取少 2 - 3 2 - 4 + 4 量废水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 明存在 N;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设需要 NaClO 溶液的体积为V mL,V10-322=,解 + 4 0.448 2 3 22.4 得V=30。 1212.答案 (1)+3 价 (2)4Na

15、NO22Na2O+4NO+O2 (3)200 (4)NO (5) NaNO2+2Al+NaOH+H2O2NaAlO2+NH3 (6)69.0% 解析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 2=0,解得x=+3,即氮元素化合价为+3 价。(2)因为亚硝酸钠在 320 时能分解产生氧化钠固体、一氧化氮 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助燃性气体,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NO22Na2O+4NO+O2。(3)因为我国规定火 腿肠中亚硝酸钠添加标准为每千克食品含量不超过 150 毫克,所以 200 g、15%的亚硝酸钠溶液至少可用于生 产火腿肠的质量为 200 g15% gkg-1=200 kg。(4)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时,碘元素化合价升高 150 1 000 了 1 价,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 价,由于 N和 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 2 7 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 NO。(5)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金属铝具有还原性,碱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偏铝酸盐和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2Al+NaOH+H2O2NaAlO2+NH3。(6)消耗高锰酸钾的 物质的量是 0.1 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