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7476453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生理学课件6消化和吸收(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医学生理教研室,胡 志 苹,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三、胃肠的神经支配,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1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慢,有自发性的节律运动; 2伸展性大,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3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一)一般特性,1静息电位: -40-80mv 特点:不稳定,主要由K+形成, Na+,Cl-及钠泵参与。,(二)电生理特性,2慢波电位,3动作电位 在慢波的基础上单个或成簇地发生。

2、特点:时程较骨骼肌长,由Ca2+、 Na+内流产生,引起肌收缩。,基本电节律与平滑肌的收缩并无一定的平行关系,一次慢波后并不一定伴有肌肉收缩; 动作电位只发生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并随之产生肌收缩; 基本电节律是平滑肌收缩的节律控制波.,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图示: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1消化腺的分布 2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分解各种食物成分; 提供适宜的pH环境; 稀释食物; 保护消化道粘膜。,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二)内在神经系统,(一)外来神经系统,三、胃肠的神经支配,1 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外来神经系统,2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起源,(图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3、的起源及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消化道平滑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血管收缩; 副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收缩增强,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加。两者作用以副交感神经为主。,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存在于消化道管壁内(食道中段至直肠)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网络,又称肠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可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内在神经系统,内在神经丛 位置 分泌的递质 作用部位 粘膜下N丛 粘膜层和 ACh、VIP 腺cell 环行肌之间 上皮cell 肌间N丛 环行肌和 ACh、P物质 平滑肌cell 纵行肌之间 VIP、NO,内在神经丛的分布及作用,(图示:内在神经丛的分布

4、),传递感觉信息,调节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启动、维持或抑制效应系统的活动。,内在神经系统的作用,(图示: 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1种类多,数量大; 2属APUD细胞:分泌胃肠激素 (胺前体摄取与脱羧细胞) 3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旁分泌和神经分泌,(三)脑-肠肽的概念 既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肽类物质被统称为脑肠肽。,胃肠激素:由胃肠道粘膜下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二)胃肠激素,2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抑胃肽 胰岛素 + + 葡萄糖 糖原 血糖浓度 3营养作用,1调节消化腺

5、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胃肠激素的作用,(表 胃肠激素对消化腺分泌消化管运动的作用),+,1概念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频率较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又称基本电节律。,慢 波 电 位,2特点 单向波,有平台期; 起源Cajal 细胞; 不引起肌收缩,是起步电位; 消化道不同部位,慢波节律不同; 决定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及 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慢 波 电 位,胃肠激素的作用,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及其作用,1唾液的性质,2唾液的成分,3唾液的作用,4唾液分泌的调节 属完全的神经反射性调节 包括:,条件反射性分泌,非条件反射性分泌,1条件反射性分泌 在进食之前,食物

6、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进食环境乃至语言文字的描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 2非条件反射性分泌 在进食过程中,食物对口腔粘膜机械性、温度和化学性的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唾液分泌的调节,咀嚼 嗅觉 味觉 条件反射 恶心,延髓唾液分泌中枢,睡眠 疲劳 失水 恐惧,副交感神经,第对脑神经,第 对脑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节,NE,cAMP,ACh,IP3,Ca2+,+,-,唾液腺,分泌增加 肌样上皮收缩血管扩张 代谢增加,+,图 唾液分泌的神经调节,由一连串依一定顺序发生的反射动作实现,称为吞咽反射。 第一期:由口到咽。 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段。封闭鼻咽通路,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 第三期:沿食管蠕动下行到

7、胃。,三、吞咽,由各咀嚼肌按一定的顺序收缩而实现。,二、咀嚼,在食管和胃之间,存在的一个高压区,压力比胃内高0.671.33kPa,类似括约肌。 作用: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食团 食管 迷走抑制性纤维兴奋 VIP、NO释放 LES舒张 食团通过、入胃 促胃液素释放 LES收缩,食管下括约肌(LES),第三节 胃内消化,二、胃 的 运 动,一、胃 的 分 泌,与食管连接处14cm环状区 贲门腺区 5% 小弯中点 头区:胃底 和大弯上1/3 胃体大部分 泌酸腺区 2/34/5 处的连线 尾区:胃体的远端 胃窦 幽门腺区 20%,胃的分区(图),贲门腺 粘液细胞 粘液 壁细胞 盐酸、内因子 泌酸

8、腺 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 粘液细胞 粘液 幽门腺 粘液颈细胞 碱性粘液,胃内腺体的分泌,(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 质 纯净、无色酸性液体, pH 0.91.5 成 分 无机物:HCl、K+、Na+ 有机物: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粘蛋白、内因子,(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1盐酸,2胃蛋白酶原,3粘液和碳酸氢盐,4内因子,1盐酸,基础酸排出量:正常人空腹时盐酸排出量,05mmol/h。 盐酸的最大排出量:正常人的盐酸最大排出量为2025mmol/h。 HCl分泌与食物或药物的刺激以及年龄、性别相关。 HCl排出量反映胃的分泌能力,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1)盐酸的分泌 是一个主动分泌的

9、过程。 H+ :由水分解产生,H+泵分泌 Cl-:经Cl-泵,与HCO3-交换获得,1盐酸,(图示: 壁细胞分泌盐酸的一种假设),(2)盐酸的作用 杀菌; 激活胃蛋白酶,并提供作用环境; 刺激其它消化液的分泌; 促进铁、钙的吸收。,1盐酸,由主细胞合成,无活性,在进餐或迷走神经兴奋时释放入胃。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 + ) 作用:水解蛋白质为月 和胨。,2胃蛋白酶原,HCl,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由粘液和HCO3-构成,保护胃粘膜。,3粘液和碳酸氢盐,(图示:胃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与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关。,4内因子,(二)胃液分泌的调节,1影响胃

10、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1)乙酰胆碱(ACh),(2)促胃液素,(3) 组胺,(4)生长抑素,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1)乙酰胆碱(ACh) 作用于壁细胞M3受体刺激胃酸分泌,可被阿托品阻断。,(2)促胃液素 G细胞分泌,作用于壁细胞促胃液素受体,使胃液分泌增加。,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3)组胺 肠嗜铬样细胞(ECL)分泌。 作用于壁细胞H2受体, H2受体阻断剂如甲氢咪呱等可阻断。 ECL细胞上存在有促胃液素受体和胆碱能受体,故促胃液素和ACh可引起ECL细胞分泌组胺。,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

11、源性物质,(图示:组胺、促胃液素、ACh对壁细胞的作用及相互关系),(4)生长抑素 胃体和胃窦D细胞分泌。 作用方式:旁分泌。 对胃酸分泌有强抑制作用: 抑制胃窦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抑制ECL细胞分泌组胺; 直接抑制壁细胞功能。,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1)头期胃液分泌,(2)胃期胃液分泌,(3)肠期胃液分泌,条件反射性分泌 和食物有关的形象、气味、声音等刺激视、嗅、听引起。 非条件反射性分泌 咀嚼和吞咽,刺激口腔和咽喉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引起。,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1)头期胃液分泌,(图示:头期胃液分泌的动物模型-假饲),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大、量多,占30%,2消

12、化期的胃液分泌,酸度高,酶含量较头期少,量多,占60%,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2)胃期胃液分泌,(图示:胃期胃液分泌的调节),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量少,约占总量的10%左右。与对胃液分泌起抑制性作用的调节有关。,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1胃的容受性舒张,2蠕动,二、胃的运动及其控制,1胃的容受性舒张,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生理意义: 使胃容纳大量食物又不明显改变胃内压; 防止食物过早排空,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1胃的容

13、受性舒张,2蠕动,始于胃中部,节律3次/分钟,每一蠕动波需1min达幽门,并在前进过程中逐渐增强。,(图示:胃的蠕动),生理意义: 粉碎食物并与胃液充分混合; 推进胃内容物入十二指肠。,2蠕动,(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胃的排空 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排空的动力 胃运动造成的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 食物的排空速度 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 三大营养物质的排空时间 脂肪 蛋白质 糖类,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壁感受器受刺激时,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使胃排空减缓。,2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胃的排空是间断的,每次只有12ml排空进入十二指肠。

14、,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三、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动,(一)胰液的成分及其作用,(二)胰液分泌的调节,一、胰液的分泌,一、胰液的分泌,性质 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pH 7.88.4 成分 水、HCO3-、Na+、K+、Ca2+、Cl- 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作用:中和胃酸; 提供肠腔中酶作用 的pH环境。,1HCO3-,(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辅脂酶的作用 与胰脂肪酶形成复合物,附着于脂肪表面,并可防止胆盐对胰脂肪酶的置换。,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一)胰液的成分和

15、作用,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因素: 肠致活酶、胃酸、胰蛋白酶及组织液。,4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是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缺乏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对糖类影响不大。,胰蛋白酶抑制物 与胰蛋白酶结合,形成无活性的化合物,防止胰腺的“自身消化”。,(二)胰液分泌的调节,2体液调节:胃期、肠期分泌,(1)促胰液素,(2)缩胆囊素(CCK),1神经调节:头期、胃期分泌,分泌特点: 酶含量丰富,水分和碳酸氢盐少,占20%,(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1头期胰液分泌,分泌特点:酶含量丰富,水分和碳酸氢盐少,占510%,(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2胃期胰液分泌,(1)促胰液素,刺激因素(强弱): 盐酸(pH4.5)、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2肠期胰液分泌 占70%,各种成分含量均增加,(2)缩胆囊素(CCK),(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2体液调节,刺激因素(强弱): 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 盐酸、脂肪,图示: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一)胆汁的性质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