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7476334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神经系统总论、脊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2004年2月,供五年制用 (据人体解剖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修订),第五篇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第十五章 总论,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占主导地位。,3、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脑高度发达,成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按相连部位区分,脑神经,脊神经,按分布区分,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按功能区分,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2、),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皮质:,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称为髓质。,灰质,皮质,神经核,白质,髓质,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神经节,神经,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本章基本内容 掌握脊髓

3、的外形;脊髓灰质的分部、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和功能;脊髓白质的分部,后索和外侧索通过纤维束的名称和功能。 熟悉脊髓的位置;脊髓节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灰质的分层;前索通过的纤维束;脊髓的前角、后角、白质前连和半离断时出现的症状或体征。 了解脊髓网状结构的位置;脊髓的功能。,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脊髓,(一)脊髓的外形,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一、 脊髓的外形,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后正中沟,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腰骶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颈膨大cerv

4、ical enlargement,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终丝filum terminale,腰骶膨大,脊髓圆锥,终丝,前正中裂,前外侧沟,表面有沟,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二)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节段的区分,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颈段,8节(C18),胸段,12节(T112),腰段,5节(L15),骶段,5节(S15),尾段,1节(Co1),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

5、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颈14节(C14),平对同序数椎骨,颈58节(C58),胸14节(T14),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胸58节(T58),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胸912节(T912),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腰15节(L15),对第11、12胸椎,骶15节(S15),尾节(Co1),对第1腰椎,马尾:,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马尾,二、脊髓的内部结构,在横切面上可见

6、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一)灰质,后角(后柱),前角(前柱),中间带,侧角(侧柱),中央管,灰质连合gray commissure,前角anterior horn,后角posterior horn,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侧角 lateral horn,1、后角,1)后角边缘核,2)胶状质,3)后角固有核:,与痛觉有关,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缘层,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后角固有核,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胶状质,后角固有核nucleus proprius,2、中间带,1)

7、胸核nucleus thoracicus:,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2)中间内侧核intermediomedial n.:,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3)中间外侧核intermediolateral n.:,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出纤维随前根走出。,4)骶副交感核sacral parasympathetic n.:,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3、前角:,由运动神经元组成。,1)内侧群:,支配躯干肌,2)外侧群:,支配四肢肌,前角内侧群,前角外侧群,前角有两种

8、运动神经元,1)-运动神经元:,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运动。,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2)-运动神经元:,4、灰质分层:,共10个板层,层,后角边缘核,层,胶状质,、层,后角固有核,层,中间神经元,位于后角颈部,层,后角基底部,仅见于颈腰膨大,层,中间带,、层,前角,层,中央管周围,(二)白质,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前索anterior funiculus,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1、后索:,占内侧部,来自后根,上行至薄束核。,薄束fasci

9、culus gracilis,传导下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2)楔束:,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占外侧部,来自后根,上行至楔束核。,传导上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1)薄束:,2、外侧索:,1)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与肢体姿势协调有关,3)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起于对侧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或其它皮质层,控制肢体的随意运动,属锥体系重要结构,4)红核脊髓束,

10、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5)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属锥体外系结构,6)脊髓丘脑侧束:,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传导痛、温觉冲动,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脊髓丘脑侧束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3、前索,1)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anterior spinothalamic tract,起于后角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传导触觉冲动。,2)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控制躯干肌运动,属锥体系结构。,3)前庭

11、脊髓束,4)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调节运动、平衡,属锥体外系结构。,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三、脊髓的功能,(一)传导,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二)反射,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如腱反射等,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