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7475970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8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人卫第八版《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学,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吴小南,3,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 三、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四、家庭、社区与健康 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一、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行为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一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卫生服务等。,健

2、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健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是指人们出生、生长、生活、工作和老年的环境以及社会因素对这些环境的影响。健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是造成卫生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因素,导致本可避免的国家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不公平的健康差异,是健康不良原因的“背后因素”,包括贫穷、社会排斥、住房困难、儿童早期发育方面保障的缺陷、不安全的就业条件和高质量的卫生系统的缺乏。,一、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在社会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健康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经济因素将通过其他社会因素,如工作、生活条件、营养

3、状况、文化教育、卫生服务等影响人群的健康水平。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了,意味着劳动力质量提高,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又是人类健康水平的根本保证。,(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营养水平提高,用于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资增加,人类健康状况有很大提高,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增长。,(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中国家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贫困型”,即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卫生设施不足、缺乏教育,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经济落后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70% 90

4、%归因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则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现代工业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对人类的有害健康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等。从社会关系看,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现代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劳动力相对剩余,产生激烈竞争的社会意识、紧张单调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引起人们的情绪紧张和精神负担。,(二)人类健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健康是劳动生产力的基础,是在校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智力、体力和情感发育能力的基础。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可减

5、少劳动者因病缺勤,增加国民收入。 良好的人群健康是对整个社会扶贫、经济增长和长远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保障人群健康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通过对卫生事业的投资,提高医疗预防保健水平,促进体力、智力的发展,这种健康投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投资。,二、社会阶层与健康,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有社会阶层的存在。社会阶层本身不会引起疾病,但同一阶层的人在患病类型上有相同点,不同阶层的患病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差别。,二、社会阶层与健康,结核病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其严重程度在不同经济状况的社会阶层中有很大的差别。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调查表明,黑人结核死亡率比白人高3.2倍,至50年代这种差别仍然存在并在不断

6、扩大,黑人的死亡率比白人高5.7倍。同一时代,在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南非,这种差别更为悬殊,黑人的结核病死亡率是53.3/10万,白人是2.6/10万。,二、社会阶层与健康,不同社会阶层的肿瘤死亡率与患病情况都表现不同。在英国的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越高,癌症的死亡比就越低。在经济发达国家,子宫体癌大多发生在富有阶层,但子宫颈癌则大多见于穷人,这与生活卫生条件不好、卫生知识水平低、性生活不卫生有关。,三、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法律、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思想意识对健康的影响,思想意识的核心是世界观

7、,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观念,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观念决定了个体的自我健康意识,不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自己躯体状况的重要因素。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配着个人的行为。当今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思潮,其所倡导的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由此产生了诸如性紊乱、吸毒、自杀等典型的 “社会病”。 病态的观念引起病态的行为,而病态的行为将导致个体乃至人群的健康损害。,(二)科技发展对健康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诊疗水平提高,许多疾病因能够早诊早治而使缓解率、治愈率大大提高。而当科学技术发展尚不完善时,人类对自然的片面干预可能造成的生活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就是人为造

8、成的有害因素。,(三)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教育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来指导人的生活方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较深刻地认识卫生保健的意义,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与不卫生习惯和疾病斗争的能力。,(四)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为某一地区或民族人群遵循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有“地方风俗”、“民族风俗”;有优良的风俗,也有消极的风俗。如我国有春节前大扫除、端午节采集艾叶和菖蒲驱蚊虫等习俗,这对防病治病有积极意义;如缅甸巴洞族以长颈为美,在颈上戴上过长过重的铜环,结果造成颈部肌肉萎缩、声带变形、锁骨和胸骨下压,影响呼吸。 风俗习惯是一种复杂社会现象,精华与糟粕交互存在,对

9、身心健康有利的应该发扬,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应改变或摒弃。,四、家庭、社区与健康,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的群体方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社区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历史共同体,是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的历史统一,同一个社区中的人具有共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而使自己的许多需要得到满足,由此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意识。,(一)家庭与健康,常见的家庭有三种:核心家庭,即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扩大家庭,即由两个或更多的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组成;异常家庭,指鳏、寡、独居家庭或未婚同居家庭或群居家庭或同性恋家庭。,(一)家庭与健康,家庭的功能主要有:抚养和教育子女

10、;生产和消费;赡养老人;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 美好、健康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可以通过遗传、社会化、环境和情感反应等途径影响个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个人的健康问题也可影响整个家庭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一)家庭与健康,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它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时,就像一个患者一样。 家庭问题往往不是个别成员的问题,而是所有成员的共同问题,每一个成员对家庭问题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问题也将对所有的成员产生不良的影响。,家庭是解决个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和有效资源。患病的成员往往要求家庭做出一定的反应,如适当改变家庭角色、生

11、活习惯、空间分配、感情交流方式等。 家庭的支持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嘱的顺从性,家庭还可以提供有关疾患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婴幼儿患病时主要由家人提供线索。,24,(一)家庭与健康,(二)社区与健康,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素质、数量和密度的人口,这是社区的主体;适宜的生态体系,包括地势、资源、气候、动植物等;满足社区生活需要的社区设施,如学校、政府、道路、医疗机构、商业机构等。 通常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大类。,(二)社区与健康,社区对于人的社会化及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影响。人们在生活的社区中成长、学习知识、了解彼此、互相帮助、满足各种需要。 社区中的健康问题也常常涉及到社区人群的方方面

12、面。社区常见的疾患、心理与行为、生活与工作、家庭健康、社区卫生等问题不时地困扰着社区人群,影响着社区人群的健康、生活与工作。 在不同的社区,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以及社区人群的不同健康观念和对医疗服务条件利用的差异,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范围和内容不尽相同。,(二)社区与健康,社区中常见的健康问题的特点 大部分健康问题都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和未经组织的原始阶段、伴随大量的心理和社会问题、疾患的分科不明确、急性或一过性或自限性疾患出现的比例较高、慢性疾患出现的频率较高、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问题具有明显的隐蔽性、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通常都是多维的和错综复杂的。 社区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13、,也有其许多特殊性和复杂性。,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卫生服务是社会因素中直接与健康有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以满足人民的保健需求。但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机构管理不善、过多地误诊漏诊、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初级保健不健全、卫生经费过少、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治轻防的错误观点等因素都不利于健康,甚至有损健康,如造成医源性疾病。,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是由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类特殊疾病。这类疾病既影响到接受卫生服务的人(患者或健康人),也影响到医疗卫生工作者本身。如医院获得性感

14、染、药源性疾病、医疗因素所致营养不良、医务人员中与职业有关的疾患等。,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造成医源性疾病的因素: 诊断因素,如医生的误诊漏诊; 药物因素,如不合理用药; 治疗因素,如手术方式或术后处理不当; 器械因素,如使用内窥镜引起损伤; 预防因素,如免疫制剂使用或接种方法不当; 防护因素,如对医用核素或射线防护不周、对突发性传染病(如SARS)接诊处理中的防控措施不力; 服务行为因素,如医护人员用语不当引起患者心理损伤等。,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德修养; 诊疗防保的技术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接受卫生服务者(患者或健康人)

15、的身心健康状态及原患的疾病。 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严格遵守卫生法、执行卫生标准、遵循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测监控、注重健康教育和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绝大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第二节 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一、心理因素与健康,人不但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而且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控制和利用自然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核、伤寒、痢疾等传染病、营养缺乏症等已经大大减少,人类的寿命明显延长,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紧张的社会生活环境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与这种心理压力密切相关的病患的发生率迅速升高,

16、如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癌症等。,(一)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机制,任何心理刺激都可作为一种信息传到大脑,如果这种信息被人感知,就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和生理变化。调节情绪的中枢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大脑皮质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维持交感和副交感两个系统的平衡,以适应一定量的心理压力。那些超负荷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强度大、持续的不良情绪状态,可使两个系统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引起相关的疾病。,1918年德国海因诺斯(Heinroth)在研究睡眠障碍时首先提出了“心身疾病”的问题,强调了发病机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二)几种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生活事件: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配偶死亡、子女离家、入学或毕业、退休、被解雇、纠纷、夫妻不和等而产生的刺激反应超过了心理适应能力,常导致疾病。,(二)几种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生活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的后果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挫折使人的认识力产生创造性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挫折太大,或超过人的耐受力,或不能正确对待时,则可能引起紧张状态、情绪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