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4749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教育学教育学模拟试卷模拟试卷 (第一套)(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0年通过的“”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 时间最长的学制。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

2、,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家长会、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分)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赫尔巴特 夸美纽斯 凯洛夫 苏霍姆林斯基 、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能动地接受教育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练习法 实验法 试验法 实习法 、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3、、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 现场教学 启发式教学 、 “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赫尔巴特 巴班斯基 布鲁纳 赞可夫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评定学生操行 教育个别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领导地位 启发指导地位 顾问地位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分) 、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

4、的方法。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分) 、学制 、课堂教学 2 、学校教育 五、简答下列各题(共 15 分) 、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共分) 、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分) 2、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分) 七、实例分析(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 (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

5、教育学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教育问题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上课 、遗传;环境;教育 、壬戌;六、三、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孔子;苏格拉底 、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三、判断并改错 、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 动。 、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6、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 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确。 四、解释名词 、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 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 所进

7、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五、简答 、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六、论述题 、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具

8、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答:(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 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 控能力等方面。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

9、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 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试卷 (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 0.5 分,共分)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阶段、阶段和阶段。 、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实现的。 、发现学习模式是提出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和。 、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出现。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 、0年通过了“学制” ,它基本是参照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 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发 展阶段。 、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

10、通常用、和等指标 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的骨干作用和抓好的转化工作。 11、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分,共分) 、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 发展方向 发展阶段 发展结果 发展进程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教学工作 校外活动 教师的培养工作 4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顺序性和阶段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 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 教育目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 儿童的年龄特征 教师实际水平 、在教育起源

11、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 论语 理想国 学记 大教学论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 热爱学生 为人师表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团结互助 、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 备课 排课表 批改作业 教研活动 、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教学目的 课的具体任务 学科特点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电化教学 复式教学 课堂教学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分,共分) 、 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

12、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 5 分,共分) 、教育目的、教学大纲、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分,共分) 、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分) 、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分)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

13、何改进?(分) 七、实例分析(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 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 教育学第二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萌芽、创立、发展 、教学活动 、布鲁纳 、遗传、环境、教育 、奴隶社会初期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壬戌、美国、 “六三.三”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 11、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

14、A 5 三、判断并改错 、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正确。 、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要有正确 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 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四、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