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4681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三章 中学教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学教学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教学的基本知识,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第

2、一节 教学概述高频考点提要1教学的含义与特点;2教学的意义;3教学的任务。高频考点速记一、教学的内涵(一)教学的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二)教学的特点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其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 教学的意义3、 (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4、 (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5、 (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

3、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三、教学的任务(一)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二)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

4、个性发展。第二节 教学过程高频考点提要1教学过程的本质;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高频考点速记一、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

5、在机制。(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关于教学过程阶段的划分,教育史上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具体归纳见下表:典型人物观点评价孔子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些观点各有礼记中庸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哲学、心理学基础,各有昆体良模仿、理论、练习三段学习法其理论依据,都在一定程度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上反映着教学的实践,并对席勒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教学实践有过重大的影响,杜威困难(发现疑难)、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做出假设)、验证(推断假设)、结论(检验假设、获得结论)五个阶段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凯洛夫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知新教材,形成观念和概念,知识的巩固和复习,知识的运用与形成技能技巧,知识、技能技巧的检查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教学过程阶段的划分,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激发

7、学习动机(二)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三)巩固知识(四)运用知识(五)检查知识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高频考点提要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高频考点速记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一、备课(一)备课的含义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二)备课的要求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2写好三个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2、 上课3、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

8、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一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三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四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4、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5、 1课的类型6、 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7、 2课的结构8、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

9、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9、 (二)上课的具体要求10、 1目标明确11、 2内容正确12、 3方法得当13、 4表达清晰14、 5组织严密15、 6气氛热烈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主要有:1观察法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2测验法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的方法。(2)测验的质量指标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效度:是指测

10、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第四节 教学原则高频考点提要 1教学原则的含义;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量力性原则。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

11、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

12、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

13、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八)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学记常考的教学原则汇总经典语句句意阐释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告诉学生道理而不强迫服从,严格要求学生但不压抑个性,启发学生思想但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启发性原“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的意思。 教育学生,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则“学不躐等。”躐(11e),超越、逾越。 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孙,通“逊”,指顺序。 施教者杂乱无章施

14、教而不按顺序 进行,打乱了章法,就不可收拾了。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谓之孙”陵,超越。节,限度。孙,通“逊”,指顺序。不超越(学习者)现有的水平进行教育,这叫做循序渐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困惑然后才能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提高的。教学相长原则 续表经典语句句意阐释教学原则“禁于未发谓之豫”豫,通“预”,预防。 学生的坏习惯没有养成时就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叫做预防。预防性原则“当其可谓之时”教师应该抓住最佳教育时机,适时而教。及时施教原则“相观而善谓之摩”摩,切磋,观摩。 互相评改对方的(作品)直到都感觉很好,这就叫做切磋学习。学习观摩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按照一定的时问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