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4657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7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中学教育心理学 西北大学出版社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p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是什么?p2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 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关系。 它重点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情景 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问题,包括: 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 心理的个别差异等重要问题。教育心理学不仅 研究人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 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即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 行为,也研究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2、包括课堂 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体系 包括哪些内容?p2-3 桑代克桑代克奠定了教心理学研究体系,他将心 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 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 提出研究内容的 “五要素五要素” “三过程三过程”学说。 所谓“五要素”是指 学生 教师 教学 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三过程”是指: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过程 当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六种分支学科主要六种:学习 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学科心理 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教师心理学 3 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有科学性质

3、?P4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具有科 学观点与方法(即范式) 。 4、教育心理学具有什么样的学科性质?p5-6 它的研究范式是什么?p6 教育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 跨界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称之为一门 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 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因此,教育心理学也具有实验科学和应用科学 这样两方面的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外推 的基础研究范式,即将心理学的原理和学说直 接用来设计学习条件和课堂教学实践,强调实 验室研究结果和有关抽象理论概念的直接应用; 另一种是具体学科教学

4、范式,如语文教学心理 学等。 5、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p6-7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二者既有密 切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共同关心教育与发 展关系;二者侧重点不同,教育学研究的内 容是教育现象中的宏观性问题,而教育心理学 则着重研究教育活动中比较具体微观性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发展心 理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认知心 理学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主流。 6、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p7-8 它对教 育实践(对教师)有什么意义(作用)p8-9?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育教学 活动的心理学基本规律

5、,从质上与量上确定心 理的具体现象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行描 述和解释。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7、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经历了哪些历史 时期时期?各历史时期的标志是?P9-11 一、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 1879 年被誉为“19 世纪的亚里土多德” 的德 国学者冯特冯特,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个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二、发展时期(20

6、世纪 20 至 50 年代末) 。 主要发展方向是自然科学化;广泛吸收心 理学各分支学科有关教育的内容扩充了教育心 理学的内容;将教育心理学的实验原理运用 推广到教育实际部门。 三、成熟、完善时期(20 世纪 60 到 80 年 代末) 。研究内容和体系出现了很多的进步, 其主要标志:研究内容日益人集中,学科体 系逐步稳定。形成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 理学“双峰对峙”的发展格局;理论观点之 间分歧冲突日趋缩小,相互融合吸收。联结主 义逐渐上升发展为强劲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更加重视结合教育实际,积极为学校教育实 践服务;教育教学技术心理学的研究异军突 起。 8、当前教育心理学发展新的趋势(

7、发展成 果)是什么?p11-12 从研究主题看有四个重点发展趋势四个重点发展趋势, 主动性研究 反思性研究 合作性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从理论范式看,认知心理学是 当前世界心理学发展的前沿性主战场,是衡量 一个国家心理学科发展水准的重要指标。从研 究重点来讲,从实验室研究到教育现场实验研 究以及教育促进研究是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又一特点。 9、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P12-13 一、新中国成立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我国的心理学引进自西方。我国传统文化 中只有心理学思想,没有心理学科。作为学科 建制的心理学出现于 20 世纪初。开始在一些 学校开设心理学课,一些学者翻译介绍了西方 的一些心

8、理学书籍,并进行了不少享有一定声 誉的科学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心理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心理的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心理学有较快的发展。 1950 年 6 月在中科院成立了心理研究所,60 年代初在各师范大学开设心理学专业,1962 提 制定了心理学十年规划方案,1963 年出版潘菽 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标志我国教育 心理学内容体系形成。但“文革”十年,教育 心理学同整个心理学的研究一样处于停滞状态。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 究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度 过了恢复发展时期,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空前繁荣,今非 昔比,研究水平也

9、登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什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 的含义是什么?心理学研究中如何贯彻这些原 则?p14-15 一、客观性原则: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 该采取客观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尊重客观 事实。二、整体性原则:指要用整体的、系统 的观点考察人的心理,把人的心理活动做为一 个开放、动态、整体的系统来加以综合研究。 三、发展性原则:指要求研究者或从事工 作的人应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 四、教育性原则:指的是研究活动需要尽 可能地选择那些有利于年青一代健康成长的, 积极向上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1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需控制哪些因素或变量?

10、p15-16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因素或变量可以化分因素或变量可以化分 为三种类型为三种类型: 一、客观刺激变量自变量:指在研究 工作中需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因素。 常见的类型有:外部刺激、被试的特点、环境 因素等。 二、反应变量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 量的改变而变化,是研究者探讨的行为变量, 其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可以通过直接、间接测 量并转化为数据进行研究处理。选取因变量特 别需要注意因变量的适度性、稳定性、可靠性 和操作性。 三、无关变量:指研究中除了刺激变量因 素以外,还可能对反应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无关变量并不是没有关系的变量,而是关系十 分密切的变量,甚至是十分复杂的变量,需要

11、 精心设计、严密控制。 12、教育心理学有哪些常用的技术常用的技术(方法)? P17-18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搜集 研究资料的初步方法。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进行)可分为 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测量法(运用标准化量表进行) 。 4)调查法 可分为问卷式调查和访谈式调 查。 5)经验总结法 对教育者的实践经验进行 总结。 6)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 中进行的研究。 1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有哪些程序哪些程序?P18-19 选择和确立选题; 文献综述 ;形 成假设; 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 资料的 收集和整理; 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与教

12、育 1、人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心理发展, 其实质是什么?P20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心理、认知、 社会发展四个方面。 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终身发展中心理 2 发展、发展以及变化的有次序的过程,是不逆 的;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这 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成熟。 心理发展实质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 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一般(基本)特点是什么?什 么是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心理发展 的两个加速期出现在什么时间?P21-22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连续性与阶段 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 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

13、阶段特征:是心理发展的 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 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加速期分别出现在 (幼儿期)和(青春发育期) 。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点)是 什么?p23 少年期(初中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身 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 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 发育的速度而言则相对平稳。这一时期的心理 发展特点是:在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产生心 理上的成人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 出现反省思维, ;辩证思维开始萌芽,使思 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 ;心理活动 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由于身体外形的变化, 使

14、初中生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增强,开 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初中生道德 行为更加自觉,青年初期(高中阶段):高中 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 趋于成熟和稳定,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 青年初期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接近 成人;高中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 已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已具有一定的 假设性、高中生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高中生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在心理上把 自己分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并且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开始发展,但同时也出现 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 的冲突;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也有 了较大的发展,有时也会

15、出现于生活相脱节的 幻想。 4、什么是什么是“学习准备学习准备” 、 “关键期关键期” 、 “终身发终身发 展展”?p23-2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 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 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人生理、 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 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 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 或没有影响。 “终身发展终身发展”问题问题主要研究人从出生前到 终年的全程发展规律。认为,人的一生都在不 断的、连续的发展着,发展是毕生的过程,贯 穿于人生命的全过程。其主要观点是:个体 发展是持续一

16、生,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发展是多维度的,主要包括了生物、认知和社 会三个维度;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心 理发展的各层次和方面发展的速率、进程是不 同的;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 定的,年龄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影响因素,此外 还包括与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和环境因素以及 对个体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平常事件。 5、哪些因素影响着心理发展?哪些因素影响着心理发展?如何理解这些 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p25-26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 具影响的两个因素是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是 指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 环境因素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 必需的自然环境;另一类是人类社会环境,即 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 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所起 的作用。遗传是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为人的 心理发展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