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3792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0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北省枣阳市湖北省枣阳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4 4 月月考语文试题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50150 分分 第第 I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冲突频繁,会盟燕享 频繁,成了春秋最基本的特色。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 “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

2、礼仪式、揖让周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 法、人生准则。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 230 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一部左传, “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夫礼,所以 整民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 姑慈妇听,礼也。”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似乎国之兴亡,皆系 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 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事实上,会盟燕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 秋时期。在会盟燕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

3、手段,实现自己的目 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会盟燕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 格修养。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鲁襄公十六年,晋侯 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 只好落荒而逃。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竟茫 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 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 对。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 儿子跟孔子学

4、礼。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鲁襄公 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 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为立身之本,以求自我实现。因此, 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究诗礼;连当时 的戎狄也加入此列。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的本意或寻求圣人的微言,而是将诗 认作与“礼”有诸多联系的圣典。左传几乎是把诗作为“礼经”来用的,其所有的引 诗段落似乎或多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礼”成了诗的第一生命。所有引诗赋 诗者,无一不是精通礼仪者。 总之,会盟燕享,促成了赋诗引诗的热潮;礼治思潮,

5、促成了以礼为核心的诗歌 解释系统的形成。在春秋会盟燕享的外交大平台上,诗与礼绾结,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 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1下列关于“诗礼风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2 A春秋时代,一面是战火狼烟,一面是诗礼风流。诗礼是时代的风尚,也是士君子的法宝,还是列国 公卿生活的组成部分。 B会盟燕享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平台,各国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诗礼交锋”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 用文化解决了冲突。 C 诗礼可使行为变得文雅,甚至连骂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用诗礼包装之后,也显得温柔雅 洁,不失风流本色。 D “诗礼风流”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在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

6、的,它的出现与频繁的会盟 燕享有重要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春秋时代对诗礼的研究,不是为了探寻诗的原意或从诗中寻求圣人的微言大意,而是为了应对 当下的政治。 B “礼治”思潮的高涨,与会盟燕享时赋诗引诗的风气的盛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不是偶 然巧合。 C庆封、宋华定因为在会盟燕享中不懂赋诗之意成了世人的笑谈,从侧面说明了世人对诗礼的推 崇。 D西周与春秋,虽同重一个“礼”字,但春秋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西周人则把礼当做了治国大 法、人生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左传以礼作为主要的价值判断

7、标准,认为礼是治国治民治家的有效方式,甚至认为礼的重要性可 与天地相比。 B “诗礼风流”的背后是你争我斗,列国都想在会盟燕享中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 实现自己的目的。 C春秋时代,士君子只要对诗礼了如指掌,出使四方就能应对自如,否则就会洋相百出,孟僖子 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D春秋各国曾经掀起研究诗礼的热潮,在这场诗礼盛宴中,有的国家是主动加入的,也有不少国 家是被迫卷入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鸡毛鸡毛 汪曾祺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 前的两棵半

8、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 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 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 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 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3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 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 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

9、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 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 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 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 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 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

10、呢?纸有的是! 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 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 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 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 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 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

11、他 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 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 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 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街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 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 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 痛哭,女儿

12、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 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 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 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 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 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

13、惊叫了 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4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 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 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14、分)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彰显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以唤起读者对他更 强烈的鄙视和憎恶。 B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 活发生的改变。 C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再加上女 婿惨死他乡,这一切使得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D本文语言轻松诙谐、简洁自然,记叙了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 反映出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5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是如何塑造

15、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三)实用用类类文文本本阅阅读读(1 12 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材料料一:一: 1 月 3 日晚上,两位 90 后女主播在某平台直播手撕郭敬明和沈煜伦的书,双双称不读书也能赚大钱 开跑车。 在当晚的直播视频中, 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 不屑一顾,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 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 ,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 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

16、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长大以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 读书又有何用呢?对于这个问题, 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 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 也是一样的事情。 ”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 知识是正确的。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大,波澜壮阔、不可名状。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 1月 4日) 5 材材料料二:二: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 量,不必唯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