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2364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培优版03_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突破】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六阶段3、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历程的启示4、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5、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近代四种经济形态比较7、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时空定位】【复习指导】1、线索指导:本专题,我们可以抓住两个时间段展开具体复习。一是晚清时期(1840-1912),在这一时期围绕着自然经济解体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两个方面的知识点展开复习。二是民国时期(1912-1949),在一这时期围绕着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知识点进行具体复习。2、重点分析:(1)本专题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与世

2、界史的进程联系起来。因为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与世界连成一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向世界开放和近代化的历史。(2)本专题复习过程,我们还应该注意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的启示。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要发展;封建势力,特别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3、方法指导:(1)复习本专题要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因素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曲折发展

3、的原因,从列强人侵到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变化理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2)复习本专题要结合各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和影响。(3)复习本专题还应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角度,追溯近代一些重大社会变革或社会变迁的根源。【重点突破】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2)近代工业出现。

4、在中国近代存在的近代工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六阶段阶段时间原因主要史实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3)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

5、救国热潮(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2)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短暂春天19121919年(1)辛亥革命的鼓舞(2)“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1)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2)厂矿企业增多(3)一战后萧条较快发展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1)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1)美国取得在华特权(2)官僚资本的挤压(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6、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3、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历程的启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是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对于我们今天民族经济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近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的侵略和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以及中国丧失了独立发发展民族经济的条件。(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实现发展的明证。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科技革命都为我们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

7、重大障碍。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投资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4)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艰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依赖性强。由此可见,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健全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4、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利因素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8、,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环境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传统思想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成为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有利因素列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政府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

9、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家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5、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政治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推动了

10、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结论:在近代中国,曾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并为此而奋斗,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6、近代四种经济形态比较经

11、济形态特征产生、发展地位结局自然经济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古代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渐解体在近代一直占统治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之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外国资本列强在中国的企业,带有掠夺性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兴起,甲午战争后日益增多近代长期占优势,垄断了重工业部门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将之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形成对经济的垄断洋务运动时兴起,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形成并走向膨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将之转化为国营经济民族资本近代中国人投资的民办企业,是在封建经济解体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

12、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后来日益萎缩是近代新经济因素,瓦解了自然经济,有利于社会进步;在三座大山的压制下艰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将之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

13、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时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次序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

14、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典例分析】(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项错误;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

15、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答案】A【技能点拨】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迁移训练】1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