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2013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86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9_磁体与磁场(有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题专题 2929 磁体与磁场磁体与磁场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 1(2018湘西州)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擦B塑料三角板C木炭 D铁钉 【分析】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的物体叫磁体。 【解答】解:磁铁是具有磁性的物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材料,不能吸引其它金属及橡皮、塑料和 木材。 故选:D。 2(2018桂林)小关在探究磁现象的活动中能够实现的是( ) A用小磁针吸起铜块或铝块 B用放大镜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C用磁铁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 D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地理北极 【分析】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

2、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 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了有方向的曲线,称为磁感线;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解:A、小磁针具有磁性,只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不能吸引铜或铝。故 A 不可能实现; B、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所以用放大镜也不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故 B 不可能实现; C、铜导线制成的轻质螺线管通过电流时,周围会产生磁场。所以用磁铁能够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 轻质螺线管。故 C 可能实现; D、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此磁铁的 S 极。故 D 不可能实现。 故选

3、:C。 3(2018自贡)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互吸引 B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 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 【分析】(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3)磁体具有指向性,当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其 N 极指北,S 极指南; (4)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玻璃不能隔离磁场。 【解答】解: 2 A、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 A 错误; B、由课本知识知和: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条形磁体能

4、够吸引小铁钉,故 B 正确; C、将条形磁体用线悬挂起来,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叫南(或 S)极,指向地理北 极的是磁体的北极(N 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 C 错误; D、玻璃不能隔离磁场,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互相作用,故 D 错误。 故选:B。 4(2018恩施州)下列有关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面虚拟的封闭曲线 C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D地面上的指南针 N 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分析】(1)(3)磁体周围和通电导体周围都存在磁场; (2)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分

5、布引入的物理模型; (4)小磁针放在地球这个磁体的磁场中,即可指南北;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但不重合,地磁的 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解答】解: 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真实存在的,故 A 正确; B、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引入的物理模型,是虚拟的封闭曲线,故 B 正确; C、根据奥斯特实验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 C 正确; D、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相反,所以指南针静止时,指南针的 N 极指向地磁的 南极即地理的北极,故 D 错误。 故选:D。 5(2018泰州)下面所做探究活动与得出结论相匹配的是( ) A活动

6、: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结论: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活动:观察惯性现象结论:一切物体都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活动:马德堡半球实验结论:大气压真实存在且很大 D活动:探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1)磁感线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力、惯性的作用等; (3)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4)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A、磁感线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磁感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故 A 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7、它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 B 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 C 正确; 3 D、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 D 错误。 故选:C。 6(2018苏州)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 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 【分析】在磁体周

8、围空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是磁场; 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 态越容易改变。 【解答】解:A、磁体周围始终存在磁场,借助细铁屑可以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但不是将原来不 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故 A 错误; B、铁屑原来没有磁性,但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获得磁性,说明被磁化了。故 B 正确; C、铁屑质量较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所以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故 C 正确; D、铁屑受到磁场的作用

9、,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逐渐有序排列。故 D 正确。 故选:A。 7(2018绵阳)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 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分析】(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4 (2)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 【解答】解: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

10、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 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 S 表示;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 向是地理北极,地磁南极。故 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A。 8(2018上海)以下正确的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 NS 极)( ) ABCD 【分析】根据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 S 极判定。 【解答】解: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 S 极; A、图中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S 极出来回到 N 极,故 A 错误; B、图中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 S 极,故

11、B 正确; C、图中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S 极出来回到 N 极,故 C 错误; D、图中左侧 N 极的磁感线是回到 N 极,故 D 错误; 故选:B。 9(2018山西)如今,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磁铁支撑着并不为过。史上最强有力的钕磁铁广泛用于手机、电 脑、冰箱等。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通过实验情景,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钕磁铁周围存在磁感线,不存在磁场 B钕磁铁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 C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钕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分析】(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2)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作用而运

12、动; (3)我们规定小磁针 N 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5 (4)根据磁感线是为了描述(或研究)磁场方便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分析。 【解答】解:A、钕磁铁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的描述磁场而假象的线, 故 A 错误; B、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时,通电后,钕磁铁会产生磁场,会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 使曲别针运动,故 B 正确; C、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小磁针位置不同,N 极的方向不同,说明钕磁铁周围 各点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故 C 错误; D、磁感线是为了描述(或研究)磁场方便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在磁铁的周围磁感线分布不均

13、匀,在磁场强 的地方磁感线密,故 D 错误。 故选:B。 10(2018临沂)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c 端是电源正极 B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c 端是电源负极 C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d 端是电源正极 D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d 端是电源负极 【分析】据小磁针的 NS 极,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判断出电磁铁的 NS 极,而后据安排定则判断出电流的 方向,进而得出正确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据题目可知,小磁针左端是 N 极,右端是 S 极,所以电磁铁的左端,即 a 端为 N 即,右端为 S 极,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

14、 d 端流出后进入电磁铁,故 d 端是电源的正极,c 端是负极,故 B 正确。 故选:B。 11(2018攀枝花)下面哪一位科学家的发现,首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 A法拉第B焦耳 C奥斯持D安培 【分析】根据各位科学家的贡献进行解答。 【解答】解: 1820 年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后,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证明了“电生磁”,故 C 正确。 故选:C。 12(2018贵阳)如图所示,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实验装置的一部分,置于水平桌面 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直导线。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当直导

15、线通电时,小磁针会离开支架悬浮起来 C小磁针用于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 N 极的指向不变 【分析】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解答】解: 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 A 错误; B、当直导线通电时,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会发生偏转,不会悬浮起来,故 B 错误; C、小磁针偏转,能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小磁针用于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故 C 正 确; D、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 N 极的指向改变,故错误。 故选:C。 13(2

16、018绍兴)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一条向上射出的阴极射线可以看作是 许多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则通过这束电子流的运动方向推断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是( ) ABCD 【分析】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知道电流的方向, 根据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向上的,电子带负电,故电流的方向是向下的,根据右手螺 旋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的,故 A 正确。 故选:A。 14(2018南京)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外面露出一段细长的导线,在不损坏导线的情况下, 用图乙中(a)、(b)两个实验所对应的结论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 A只有(a)能B只有(b)能C(a)(b)都能D(a)(b)都不能 【分析】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通常的做法有:用电流表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