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411727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铺张浪费之风材料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但一些人大手大脚、暴殄天物、大肆挥霍的现象也令人震惊,铺张浪费之风已蔓延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吃喝浪费刺痛人心。各种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私人聚会,经常以“盛宴”开始,以“剩宴”结束,甚至有些山珍海味也成了“厨余垃圾”。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工程浪费随心所欲。在一些城市,铺路架桥、旧城改造,建了又拆、拆了又建,马路成了“拉链”,城市肌体“千疮百孔”;

2、“造城”运动、开发区建设“一窝蜂”,出现不少“鬼城”、空城,毁了万亩良田;培训中心、行政大楼豪华气派,让人望而生畏。这些,被网友称为“丑陋的奢华”。资源浪费比比皆是。一些缺水干旱城市大搞人工湖、水乡景观、“浴都”,惊现一条条“塞纳河”,一个个“西湖”;矿产资源开发无度,采富弃贫、大矿小开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商品过度包装,“3两茶叶10斤盒”、“百元月饼千元衣”,不知道是在卖“椟”还是卖“珠”。材料二:铺张浪费的现象不胜枚举,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是表面繁华,满足的是短暂虚荣,但脱离了基本国情、背离了优良传统,于党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是吞噬发展成果。“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虽然

3、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条件越来越好,但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吃光挖净。我国有13亿多人口,如果每人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乘以13亿,就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据统计,我国每年餐桌浪费价值为2000亿元,废弃包装价值高达4000亿元。仅这两项,就相当于毁掉了我国西部一个省份全年的生产总值。二是败坏社会风气。“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靡之风除了物质上的浪费,更可怕的是对人精神的腐蚀。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而且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三是损害党和政府形

4、象。一些党员干部讲排场、比阔气,认为只要为公家办事,标准可定得高些、钱可花得多些。殊不知,推杯换盏之间,喝坏了党风政风;高楼华宇之上,疏远了广大百姓。如果铺张浪费之风蔓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群众隔开,使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材料三:监督制约不到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是很多人对目前监督问题的形象概括。一方面,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管还不够,公款铺张浪费的冲动“此消彼长”;另一方面,公众监督“底气不足”,监督渠道、举报机制等不够畅通,舆论监督缺乏相应保障,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常常以“影响团结”、“影响工作”为理由,阻挠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材料四:从个人铺张浪费来

5、说,主要与“好面子”思想有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本来无可厚非。但慷慨过度,讲排场、爱攀比的思想也根深蒂固。许多人觉得,红白喜事就该大操大办,请客吃饭就该宁剩毋缺、宁多毋少,否则就是丢面子、跌份儿。正是出于这种想法,有的一掷千金、炫耀财富,有的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以无谓的浪费换来心理的安慰或满足。材料五:事实说明,公款铺张浪费成了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反复发生的问题,应从制度上找原因,也必须用制度加以规范。只有完善相关制度,才能构筑起“防火墙”,打好刹住公款浪费的“攻坚战”。改革公务接待制度。要想管住吃喝之风,首先拿公务接待制度“开刀”。最近

6、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浙江温州对公务接待“谁吃、在哪儿吃、怎么吃、怎么报”作出了明确规定,被称为史上“最细的公务接待标准”。下一步,应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接待标准,严格遵照执行,堵住用公款送礼和宴请,切实把接待费用降下来。规范财政预算制度。只有做到公共财政每一项花费都有明确用途,才能有效堵住公款铺张浪费的源头。应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仅标注大类而且列出具体项目,让预算约束真正硬起来。推进预算决算公开,防止财政资金被挪作吃喝之用。同时,严格监管预算外收入,取消“小金库”、“账外账”,将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真正管好政府钱

7、袋子,使大吃大喝“报销无门”。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应充分调研和论证,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决策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尊重客观、尊重科学;决策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问责惩戒制度。没有问责,管住公款铺张浪费就是一句空话。对于公款铺张浪费,不能仅停留在“口头批评”,而应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提高公款浪费的违法违纪成本。对于情节严重的要严肃查处,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心里有防线、有畏惧,不敢越“雷池”、碰“高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在遏制公款铺张浪费中扮演着

8、重要角色。刹住公款铺张浪费之风,关键是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人大、审计、纪委等监督职能,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第一题,概括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对当前浪费现象进行概括和归纳。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一、吃喝浪费: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私人聚会,经常产生剩菜剩饭,存在大量餐桌上的浪费。二、工程浪费: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领域存在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铺张浪费现象。三、水资源浪费:一些缺水干旱城市大搞人工湖、水乡景观。四、矿产资源浪费:一些地方矿产资源开发无度,采富弃贫、大矿小开现象比较普遍。五、包装浪费:

9、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对一些商品过度包装,包装成本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第二题,分析题,请你根据给定材料2,分析铺张浪费的危害。要求:分析深刻;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参考答案:1、吞噬发展成果。个人物质上的浪费虽然看似渺小,但是,全国的浪费加总数目惊人。2、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铺张浪费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3、败坏社会风气。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4、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一些党员干部讲排场、比阔气,破坏了党风政风,5、伤害党群关系。铺张浪费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不利于党群关系。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3至5,为克服

10、铺张浪费提出一些建议。要求:准确;具体;有条理;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1、 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完善公务接待标准,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接待标准,严格遵照执行,堵住用公款送礼和宴请,切实把接待费用降下来。2、规范财政预算制度。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预算决算公开;严格监管预算外收入。3、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决策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决策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严格问责惩戒制度。对于公款铺张浪费,应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提高公款浪费的违法违纪成本。5、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发挥各

11、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人大、审计、纪委等监督职能,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第四题,公文写作题,根据给定资料,以市政府的名义写一份共同遏制浪费现象的倡议书。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明确;有号召力;语言生动;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倡议书全体市民: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不高,一些资源甚至比较短缺。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一些领域存在的浪费现象,工程浪费、餐桌上的浪费、包装浪费,屡见不鲜。为了遏制浪费现象,特提出以下倡议:一、个人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节约资源。例如,在不使用时,及时关上水龙头、电脑、电灯;用中水洗车;双面使用纸张等等。二、企业应增强自

12、主节约的意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三、公务人员应该做出表率,杜绝在公款吃喝、出行上的浪费。四、媒体对于浪费行为进行曝光,并宣传正面典型。五、公众积极参与“随手拍”活动,将浪费现象拍成照片,反映给有关部门。浪费现象与我国国情不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杜绝浪费,从我做起;遏制浪费,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挥别陋习!市政府X年 X月 X日第五题、作文题,请以反对铺张浪费为主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深刻;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1000字至1200字。参考答案:从“不敢”、“不能”到“不想”对反对铺张浪费的思考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

13、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然而,铺张浪费的现象也随之出现。餐桌上的“剩宴”、“舌尖上的浪费”、“包装浪费”、“建设浪费”,近些年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据统计,我国每年餐桌上的浪费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金额达到2000亿。铺张浪费于国情不符,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于政府不利,杜绝铺张浪费,需从“不敢”、“不能”到“不想”。铺张浪费现象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虽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排名八十多位,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全国仍然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还有上千万人生活在棚户区。我国人口众多,哪怕每人浪费点滴,加总起来就让人难以想象。铺张浪费也不符合我国的优良传

14、统,古语有云:“成由节俭败由奢”。铺张浪费有百害而无一利。“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铺张浪费现象对个人不利,容易让个人滋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家庭不利,所谓“勤俭持家”,铺张浪费既不利于家庭经济长久支撑,也不利于良好家风的维护;对社会不利,容易滋生一味追求物质的社会不良风气;对政府不利,铺张浪费破坏党纪政风,疏远了与群众的距离。有果必有因,导致铺张浪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部分党员干部的铺张浪费而言,公务接待、财务报销、监督举报机制不完善等是重要原因,而其深层原因还是思想观念,过度公款吃喝、以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会议造成的浪费,是错误的权力观使然,“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造成的浪费是错误

15、的政绩观使然。就部分群众铺张浪费而言,主要原因是“好面子”,有些人是为了不丢面子,有些人是为了挣面子,殊不知,这样恰恰有损于自己的“里子”。就像鲁迅说的:“暴露出棉袄里的小来”。杜绝铺张浪费,需加强监督制约,形成不敢浪费、不能浪费的条件。离开了监督,倡导反对浪费就成为空谈,至少短期来说是这样。因为,很多人将节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特别是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时,那种自觉性仿佛早就忘记,“节约”二字也就抛到九霄云外。既要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也要“抓铁留痕、踏石有印”。对于部分公务人员的铺张浪费行为,既要加强纪检等部门的监管,还要有效利用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畅通监督渠道、举报机制。对于部分群众的铺张浪费主要靠道德约束,形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氛围,让节俭成为时尚,让浪费成为落伍的代名词、成为丢脸的行为,让浪费受人鄙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杜绝铺张浪费,需加大宣传教育,从根本上形成不想浪费的氛围。部分群众的铺张浪费是由于“好面子”、“好客”,也是由于对于优良传统的淡忘。加强宣传,形成正确舆论氛围有利于让群众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有面子,什么是丢面子。倡导节俭的知识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诗经、论语等经典中挖掘,节俭教育可从幼儿园贯穿到大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铺张浪费是一种病,既要对症下药,更要标本兼治,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让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