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407989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知识点+练习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各要点题目总结各要点题目总结 一、课程内容及学科地位一、课程内容及学科地位 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 目的在于根据自然科学的成就阐明辩证法的规律在自然界也是 普遍存在的, 从而论证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普遍有效的方法, 自然科学家必自觉地学习 辩证哲学。 注意恩格斯并不是想要创立一门学科或确立站在科学研究之上指导科学实践的某种抽 象原则。他仅仅是想从自然界中找出辩证法的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 研究对象: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

2、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 A 非 B 非 C 。 自然辩证法是 A 由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演化而来的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科学 C 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科学 D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 A 属于哲学门类 B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C 属于思维科学范畴 D 属于科学技术范畴 自然辨证法学科的性质是 A 自然科学 B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C 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特殊学科 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二、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及学习目的二、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及学习目的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 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树

3、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 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解放思想, 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 A 非 B 非 C 。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 A 辩证唯物主义 B 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C 指导科学实践的一套原则 D 非 A 非 B 非 C 三、归纳原理与归纳主义主张三、归纳原理与归纳主义主张 归纳原理归纳原理 如下文字: “如果大量的 A 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 的 A 都无例外地具有

4、 B 性质,那么,所有 A 都有 B 性质。 ” A 正确说明了科学理论的产生 B 阐述的是归纳原理 C 非 A 非 B D 亦 A 亦 B 归纳? A 是科学发现的唯一方法 B 是科学发现的胡效方法 C 是科学证明的有效方法 D 是从单称陈述导出全称陈述的方法之一 从特殊性的前提得出普遍性结论的思维方式是? A 演绎法 B 类比法 C 归纳法 D 综合性 归纳归纳主义科学观主义科学观 三要点:三要点: 1. 科学从观察开始(在归纳主义的批判中说科学始于问题) 2. 观察提供科学知识赖以确立的可靠基础由单称陈述到全称陈述 3. 科学知识用归纳法从观察陈述中推导出来 一些主张:一些主张: 1.

5、“科学知识是已证明了的知识” 2. “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3. “科学是客观的,个人的意见或爱好和思辩在科学中没有地位” 4. “科学知识是可靠的,因为它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 之所以科学是客观的、科学知识是可靠的、是被客观证明了的,关键在于科学理论是使 用科学方法严格地从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科学理论是 A 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B 客观证明了的 C 绝对可靠的 D 非 A 非 B 非 C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

6、得到证明。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 A 亦 B 亦 C 。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科学知识的生产 A 要拒绝思辨 B 要彻底排除科学家的个人意见 C 受到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D 不允许个人偏见存在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 A 非 B 非 C 。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7、C 非 A 非 B 。 D 亦 A 亦 B 。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科学知识是 A 完全客观的 B 包含个人意见的 C 没有主观成份的 D 非 A 非 B 非 C 科学的发展是由自身规律和人类的选择共同决定的 四、四、归纳主义的批判之一:归纳主义的批判之一:不能证明科学原理从观察中归纳出来不能证明科学原理从观察中归纳出来 四个方面:四个方面: 1. 逻辑论证上不可能(归纳主义火鸡) 2. 经验论证无效:这种论证所使用的论证工具正是需要证明的归纳原理 3. 即使归纳是可能的,也还有许多难题

8、( “大量”的标准;许多变异;etc.) 4. 向概率退却不可能 哲学家罗素的“归纳主义火鸡”表明 A 对归纳原理的逻辑论证无效 B 对归纳原理的经验论证无效 C 对归纳原理的其他论证无效 D 亦 A 亦 B 亦 C 罗素火鸡 A 是对归纳主义提出的质疑。 B 是对归纳主义做的论证。 C 与归纳主义无关。 D 亦 A 亦 B 亦 C 。 五、归纳主义的批判之二:五、归纳主义的批判之二:观察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观察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批评批评: 1. 观察并非客观 2. 观察者的意识直接接触的并非是独一无二的观察实体对象,而是并非独一无二 的主观经验 3. 观察是易缪的 4. 理论

9、决定观察而不是观察决定理论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 A 非 B 非 C 。 正确的观察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C 不受动机的影响。 D 非 A 非 B 非 C 。 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 排除一切先入之见的干扰。 B 注意重复观察。 C 特别注意细节。 D 非 A 非 B 非 C 。 六、归纳主义的批判之三:六、归纳主义的批判之三:科学科学并非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并非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 两两个方面个方面批评批评: 1. 理论是观察陈述的前提 2.

10、 理论指导观察和实验 科学研究始于 A 问题。 B 理论。 C 观察。 D 争论。 七、证实与证伪的逻辑不对等七、证实与证伪的逻辑不对等 证实(证实(即即归纳主义)归纳主义) 归纳主义对科学的预见和解释在演绎形式上是正确的,但不能保证其结论为真:大前提- 由观察和归纳得来的定律和理论可能是错误的 证伪证伪 以观察陈述为前提,凭逻辑推论证明普遍的定律和理论之谬误则是可能的:千只万只白 天鹅都不能证明“天鹅都是白的”,而 1 只黑天鹅便可否证之 可证伪:理论的标志 高度可证伪要求高的明晰性和精确性 当一个理论的检验蕴涵被确证之后,就意味着 A 这个理论被证伪了。 B 这个理论得到了一次确证。 C

11、这个理论被证明了。 D 非 A 非 B 非 C 。 千万白天鹅都不能证明“天鹅皆白”而一只黑天鹅便可否证之,说明 A 从逻辑上说,证实科学定律和理论很难但证伪却很容易 B 证实和证伪在逻辑上的不对等 C 亦 A 亦 B D 非 A 非 B 八、逻辑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八、逻辑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逻辑上,啥子都有可能? 九、证伪主义的其他内容九、证伪主义的其他内容 1. 证伪主义的精致化证伪主义的精致化 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可证伪度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可证伪度:要求可证伪度高是对竞争理论之间的比较而言的 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越好的科学理论 A 越容易被证伪 B 越不容易被证伪 C 非 A 非 B D 亦

12、A 亦 B 特设性假说特设性假说:为避免某一理论被证伪而新增加的假定或对现有假定作新的修改,如果不 能产生新的可检验推断,这种新增加的或修改的假定被称为特设性假定 如果不管事物如何变化都永远驳不倒某一个理论,那么这个理论 A 就是真理 B 就是诡辩 C 非 A 非 B D 亦 A 亦 B 修改科学理论时,应当 A 使其能够逃避检验。 B 使其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够被证实。 C 避免增加特设性假定。 D 亦 A 亦 B 亦 C 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一种推测经受住了观察或实验的检验未被证伪就叫被确证 大胆的推测被确证,或是谨慎的推测被证伪都能得到新颖预见,是重大进步 背景知

13、识背景知识:推测的大胆与见解的新颖都只能是相对背景知识而言的 当科学理论遇到问题时,一般的辩护策略是把问题转嫁给 A 观察。 B 背景理论。 C 辅助性假定。 D 亦 A 亦 B 亦 C 。 两种确证观两种确证观: 即归纳主义与证伪主义 (确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确证的历史背景为 转移) 2. 证伪主义的难题证伪主义的难题 证伪的易缪性:证伪的易缪性:观察是易缪的 检验的复杂性检验的复杂性 与科学实际不符与科学实际不符 十、库恩的范式的概念十、库恩的范式的概念 1.1.库恩的科学演变图示库恩的科学演变图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 2.2.一门成熟科学由一种范式支配.即范式

14、为合理工作规定标准,指导常规科学家“解决难题” 的活动.有没有这样一个维持常规科学传统的范式存在,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标志。 3.3.危机与革命:危机与革命: 不服从范式的反常现象(反常太多)危机(危机加重)对范式的怀疑新的范式出现 革命 4.4.相对主义的科学进步观相对主义的科学进步观 要点:要点: 范式是不精确的、开放的 常规科学常规科学即即“解难题活动解难题活动”就是改进、发展范式就是改进、发展范式,使之在各种条件下与自然,使之在各种条件下与自然 匹配匹配. . 它包括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它包括理论与实验两方面 范式是不能批评的,反常不是证伪; 对某一科学理论的价值判断是由多因素造成的.不同

15、的人影响不一,无统一的标准 对立范式使用的标准和形而上学原则等完全各行其是,无法比较,象政治革命 是心理学因素使科学家改变信仰 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导致了我们无法判断当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的时候是进步 还是退步 只有在一个范式内部的变化也许可以称作进步 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 科学知识在本质是共同体的产物。 B 科学家个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C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 D 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 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就是 A 有很多范式存在的科学 B 没有范式存在的科学 C 非 A 非 B D 亦 A 亦 B 库恩的范式包括 A 基本的科学理论 B 形而上学假定 C 解难题的示范方法 D A+B+C 以下哪本是 T.S. 库恩的代表著作? A 科学革命的结构 B 猜想与反驳 C 反对方法 D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P1-TT-EE-P2”这是?提出的科学发展的“问题模式” A 波普尔 B 培根 C 库恩 D 拉卡托斯 十一、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的概念十一、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的概念 任何一套科学理论都有一套指导其研究发展的研究纲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