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740538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杏坛中学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试卷语 文说明: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上规定的地方,并且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或者无分。考试结束后要保管好试题卷,以备评讲试卷。)一、语言知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点缀 辍学 啜泣 掇取 B、肖像 洞箫 消减 逍遥C、模糊 模范 模样 模型 D、仆从 璞玉 菩提 匍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枯燥 拭目以待 奥秘 足不出户 B、衡量 娇揉造作 骷髅 一丝不苟C、沉寂 屈指可数 冒味 众星捧月 D、腐化 沧海一栗 奢侈 虚无缥缈3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重要。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 这句话说得很中肯。希望大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而使你的书面表达更加正确和完善。 B、“他耳不聋,眼不花,”林牧场场长说:“爬山越岭,脚步快得连小伙子都撵不上。” C、试分析这篇文章在观点上有什么问题? D、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话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编写了“冲击波”病毒来攻击操作系统,微软公司很快在网上发布了“补丁”程序供用户下载杀毒,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B、知识经济已经

3、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达白热化。 D、在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上,亚洲国家强调了这样的知识:亚洲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希望,在亚洲建立经济一体化是众望所归,也是亚洲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导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C、老年人心力衰竭发

4、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和感冒等诱发的。 D、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6、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词按风格可以分婉约派和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属于豪放派。B、王维,字摩诘。是我国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构思巧妙,想像奇特,夸张大胆,往往借助神话、传说表达情感,体现出豪放飘逸的风格特征。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D、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5、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每题2分):耶律奴妻萧氏,小字意辛,国舅驸马都尉陶苏斡之女。母胡独公主。意辛美姿容,年二十,始适奴。事亲睦族,以孝谨闻。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意辛曰 :“厌魅不若礼法 。”众问其故,意辛曰 :“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夫以柔,抚下以宽,毋使君子见其轻易,此之为礼法,自然取重于夫。以厌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 !”闻者大惭。初,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及皇太子废,被诬夺爵,没入 兴圣宫,流乌古部。上以意辛公主之女,欲使绝婚。意辛辞曰:“陛下以妾葭莩之亲,使免流窜,实天地之恩。然夫妇之

6、义,生死以之。妾自笄年从奴,一旦临难,顿尔乖离,背纲常之道,于禽兽何异?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 !”帝感其言,从之。意辛久在贬所,亲执役事,虽劳无难色。事夫礼敬,有加于旧。寿隆中,上书乞子孙为著帐郎君。帝嘉其节,召举家还。子国隐,乾统间始仕。保大中,意辛在临演,谓诸子曰:“吾度卢彦伦必叛,汝辈速避,我当死之。”贼至,遇害。(辽史列女传)注:娣姒( s):妯娌。古代妇女称丈夫的弟妇为娣,丈夫的嫂子为姒。厌(yn)魅:用迷信的方法,祈祷鬼神或诅咒。厌,噩梦,同“魇”。葭(ji f)莩:芦苇里的薄膜。古人常用来比喻虽然疏远但还有些关系的亲戚。乖离:背叛分离。乖:违背,不协调。注意在古代,“

7、乖”字不当乖巧讲。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二十,始适奴 适:女子出嫁 B.独不愧于心乎 独:仅,只有C .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 隙:怨恨,隔阂 D.帝嘉其节 嘉:赞许8、比较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自然取重于夫 独不愧于心乎 于禽兽何异 事夫礼敬,有加于旧A和相同,和不同 B和相同,和不同 C和不同,和相同 D都不同9、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 以孝谨闻 B.比去,以手阖门 事夫以柔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修己以洁 D.夷以近,则至者众 抚下以宽10、文中“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意辛曰

8、 :厌魅不若礼法 。”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关联词语,应当是:A既然那么 B只要就C如果那么 D虽然但是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意辛重感情、守节操的一组是事亲睦族,以孝谨闻 以厌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 然夫妇之义,生死以之。 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 意辛久在贬所,亲执役事,虽劳无难色。 事夫礼敬,有加于旧。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个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传主萧意辛事亲睦族,重礼仪,反厌魅,教诲妯娌以礼法取宠于丈夫,认为女人如果靠厌魅取宠于人是有愧于心的。B萧意辛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拒绝了皇帝让她免于流窜的好意,反对在大难临

9、头时弃夫不顾,坚持与夫同行,侍奉丈夫更加礼敬。C萧意辛得知贼人卢彦伦反叛的消息,坦然应对,无柔弱女子戚戚之容,而有女中丈夫从容之风,最后为国死节。D萧意辛的事迹算不上轰轰烈烈,但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下的公主之女、皇帝姻亲,萧意辛也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奇女子了。其一言一行,今日读来,犹让人为之敛容,为之肃然起敬。三、(24分)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文(8分):(1) 奉长以敬,侍夫以柔,抚下以宽 (2) 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 (3) 一旦临难于禽兽何异? 14、认真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小 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

10、高。(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分)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 的艺术手法,(1分)(3)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15、默写(任选五句)(10分)(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3)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5)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 , 。(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6分)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

11、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不和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这个和谐中间。后代的人听到莫扎特的作品,对于他的命运可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但能够完全认识他的内心。你看他多么沉着,多么高贵,多么隐藏!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作为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他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我们知道他的苦难,他的作品表现他天使般的温柔。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当做愤怒的武器来反攻上帝,他觉得从上帝那儿得来的艺术是应当用做安慰的,而不是用做报复的。一个反抗、愤怒、憎恨的天才固然值得钦佩,一个隐忍、宽恕、遗忘的天才,同样值得钦佩。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痛苦,他的

12、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在莫扎特最本色的音乐中,就是说不是代表他这个或那个人物的音乐,而是纯粹代表他自己的音乐中,你找不到愤怒或反抗,连一点儿口吻都听不见,连一点儿斗争的痕迹,或者只是一点挣扎的痕迹都找不到。可是这位温和的大师的门,跟那位悲壮的大师的门同样被命运惊心动魂的敲过几下。但这几下的回声并没有传到他的作品里去,因为他心中并没去回答或抵抗那命运的叩门,而是向他屈服了。莫扎特既不知道什么是暴力,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惶惑和怀疑,他不像贝多芬那样,对于“为什么”这个永久的问题,在音乐中寻求答案;他不想解答人生的谜。莫扎特的朴素,跟他的温和与纯洁都到了同样的程度。对于他的心灵而论,便是在他心灵中间,根本无所谓谜,无所谓疑问。跟他的心灵发生关系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跟他的心灵协和的不是眼前的生命,而是另外一个生命,一个不会再有痛苦,一切都会解决了的生命。他与其说是“我们的现在”的音乐家,不如说是“我们的将来”的音乐家。丹纳说的非常好:“他的本性爱好完全的美。”这种美只有在上帝旁边,在上帝身上我们才能找到这种美,才会用那种不留余地的爱去爱这种美。但莫扎特在尘世上已经在爱那种美了。在许多原因中间,尤其是这个原因,使莫扎特有资格称为超凡圣人的。 (选自傅雷家书,略有删节)16、第一段中“这个和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