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405316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4,1,第六章 制度变迁理论,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与制度的供给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动因与过程 第四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2019/4/4,2,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制度起源理论实质上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存在制度,或者说制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从一般意义讲,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的起源在于资源的稀缺性。 具体地讲,制度起源说主要有以下两种: 合作起源说 交易费用说,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3,(一)合作起源说“囚犯困境”模型 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人们现在谈论博弈论,一般指的都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在人们的行为

2、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强调的是效率、公正和公平;而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和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4,“囚犯困境”与合作制度形成:,“囚犯困境”博弈揭示出: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的冲突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并不总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在重复博弈中,对于参与者中任何一方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另一位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这样,采取违约或欺骗的一方就有可能永远丧失与对方合作的机会,并因此而遭受长期的惨重损失。在长期的交往和“博弈”中,处于“囚犯困境”中的参与者双方会越

3、来越发现合作的重要性,并最终导致有利于合作的制度的自发形成。,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5,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是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囚犯困境”告诉我们强调个人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往往可能是无效率的,相反,重视团体理性的合作博弈则一般可以带来“合作剩余”。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就在于在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这个协议的达成过程,其实就是制度起源的过程。,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6,(二)交易费用说 交易费用是科斯制度起源理论的核心范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这两篇经典论文都与解释制度起源有关。 科斯制度起源

4、的思想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行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科斯的制度起源“制度选择思想”。,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7,1.“科斯中性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 科斯中性定理表明,在交易费用为零时,任何一种制度安排(科斯的文章中讲的是法律规则,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特例)只对财富或收入的分配有影响,而对产出的构成,亦即对资源配置没有影响,有效率的结果总可以通过无代价的市场谈判达到。,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8,2.“科斯定理”

5、: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斯定理则表明,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制度安排不仅对分配有影响,而且对资源配置,及其对产出的构成有影响。因为在某些制度安排下会产生较高的交易费用,从而使有效益的结果不能出现。,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9,3.“制度选择思想”:在不同的经济、法律环境下,外在性问题存在不同的最佳解决办法,即需要我们在几种制度安排中间进行选择。 在科斯看来,选择的依据是两个层次上的比较: (1)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制度类型的交易费用比较; (2)制度变迁、操作的成本与其带来的收益的比较。,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

6、4,10,科斯的发现是:在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并不免费,交易费用为正;而“企业”组织正是由于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企业之能够节约交易费用,是因为组合在企业内的各生产要素,不必彼此签订一系列买卖合约,原来用于签订和执行这些市场合约的费用,因此被节约了。在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它们的不同表现在: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管理协调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以权威替代价格机制”。,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11,结论:科斯的贡献在于将

7、制度因素纳入了经济分析。既然交易费用是一不为零的正数,且为数甚巨,那么它也是节约的对象,制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实现这一节约,这就是制度的效率性质,而不仅仅具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作用。由此得出了制度存在的理由,制度选择的标准和制度演进以及创新的动因,从而使一个具有操作性和实证性的制度分析理论的建立成为可能。,第六章第一节 制度的起源,2019/4/4,12,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与制度的供给,一、制度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二、制度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三、制度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四、制度变迁的周期,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13,最早对制度变迁进行供求分析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是舒

8、尔茨。他1968年明确地提出了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供求分析、制度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并把它们引入制度变迁的分析中。 戴维斯和诺思1971年再次将制度供求分析应用到对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并对引起制度安排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 拉坦1978年明确使用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的供给”概念,并对引起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变化的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还指出了舒尔茨和诺思等人的制度供求分析的不足,即对制度变迁的供给缺乏分析。 林毅夫1989年总结说:“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

9、4/4,14,一、制度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一)为什么会产生制度需求 人们之所以对制度产生需求,是因为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增进人们的利益。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制度需求?菲尼认为:“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利润。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15,所谓“潜在利润”就是外部利润,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取的利润。只要这种外部利润存在,就表明社会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还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即在不损害其他任何人利益的前提

10、下,至少还可以使一个人的处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社会净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实质上是指现有资源的配置还有改进的余地或潜力。由于外部利润不能在既有的制度结构中获取,因此,要实现帕累托改进,要获取外部利润,就必须进行制度再安排,即制度创新。这种新的制度安排的目的就在于使显露在现存的制度安排结构外面的利润内部化,以求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16,(二)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 (1)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是诱致历史上多次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当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某种原因变得稀缺因而相对价格(或价值)上升时,其所有者可以从对这种

11、要素或产品的所有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当所有者从对产品或要素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产权制度的建立就会成为迫切的需要。,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17,(2)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的变化,即政权的基本规则的变化,它能深刻影响创立新的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和利益,因而也就深刻影响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 (3)技术 技术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技术进步可能影响交易费用并使原先不起作用的某些制度安排起作用。技术进步可以降低产权的排他性费用。,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18,(4)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扩大对制度需求

12、的影响表现为: 首先,市场规模的扩大,固定成本可以通过很多的交易,而不是相对很少的几笔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障碍了。 其次,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一些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得以创新,如股份公司制度、跨国公司制度等。再次,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一些制度的运作成本大大降低。,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19,二、制度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一)制度供给 制度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可以是一个阶级,一个企业或别的组织,也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也可以是个人。在这些制度变迁供给主体中,政府(国家)是最重要的。 制度可能由人们有意地设计出来

13、,也可能是逐步演化而自发形成,这两种不同的制度供给方式有不同的特点。设计创造的制度是正式制度,逐步演化的制度是非正式制度。,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20,1. 正式制度的供给 (1)正式制度是管束群体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正式规则。在国家出现之前,正式制度的供给量是不足的,维系社会运转的更多是靠非正式制度。 (2)国家在制度供给上的优势:国家能够增加制度供给量。国家本身是一种制度安排,其特殊性在于它在暴力方面是具有规模经济的组织,国家是暴力的自然垄断。暴力国家作为专业化的制度供给者,它不必要求一致同意就能推行规则,在至少能维持其已有利益水平时就可能发生。,第六章第二节

14、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21,(3)国家在制度供给上的消极作用 即国家的正式制度供给常常不是自由契约的结果,它包含了国家的强力意志。 国家强力意志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时极易演变为只是官僚们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扭曲制度供给。,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22,2. 非正式制度供给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属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非正式制度的供给不包含集体行动。制度的供给完全取决于个别人对供给的收益和成本的计算。一般说来,只要个人觉得制度创新有利可

15、图,他就会创造新的习惯和道德。个人进行理性权衡之后,可能首先违背已有行为规范和创造新的行为规范,给社会造成一种冲击。当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了新的行为规范后,制度的供给就实现了。,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23,(二)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 1.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界定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形式。 宪法自由的调查和社会实践,或者可能起到根本的压制作用。 宪法秩序将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如果在现有宪法秩序下利益主体无法承受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或者既得利益格局对新的立法阻力过大,都将有可能限制制度创新;反之,则

16、有助于制度创新。 一种稳定而有活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从而大大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24,2.制度设计成本。 制度供给的基本原则是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因此,在制度变迁的收益已定的情况下,制度变迁的成本,包括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等,就成为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重要因素。 制度设计的成本,取决于设计新的制度安排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要素价格。,第六章第二节 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2019/4/4,25,3.知识积累及其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 当社会科学知识进步时,制度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社会知识使制度绩效和制度创新得以增进,主要是通过成功先例的逐渐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副产品来实现的。在最近的一个世纪,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已为制度创新的效率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4.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 制度从潜在安排转变为现实安排的关键就是制度安排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