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404385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参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上午题】 第 1 题 所谓信息系统集成是指( 1 )。 ( 1 )A.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 B.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部署和实施 C.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发、 实施和服务 D.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参考答案:(1) 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的“2.1.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一节中的“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制度”在论述“对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进行资质认证”时指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是指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

2、、实施、服务及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显著特点如下:(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过程,技术是系统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第 2 题 ( 2 )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 ( 2 )A.数据库,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B.信息资源,国家信息

3、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C.地理信息系统,国家信息网络,工业与信息化,软件技术与服务,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D.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工业与信息化,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参考答案:(2)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构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的“1.1.3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中指出: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图1.1所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图1.1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系关系

4、图 第 3 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3 )。 ( 3 )A.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共分四个级别,其中第四级为最高级 B.该资质由授权的认证机构进行评审和批准 C.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D.申报二级资质的企业,其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数目应不少于20名 参考答案:(3) C 试题分析:本题依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考查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于1999年11月份发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 1047号文件),后面陆续出台了一些细则及补充办法。1047号文为系统集成资质的管理从管理原则、

5、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等方面提供了管理办法。在该教程的“2.1.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一节中的“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制度”在论述“对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进行资质认证”时指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二、三、四级”。该教程的“2.2.2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一节的“管理原则”中指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根据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按照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信息产业部门审批的工作程序进行”。依据1047号文,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届满三年应及时更新新证。换证时需由评审机构对申请单位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达到原有等级条件时,其资质等级保持不变。信息产业部于200

6、3年10月颁布了关于发布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00号文),400号文对申请二级资质的企业规定“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5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3名”。 第 4 题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管”是指( 4 )。 ( 4 )A.整体管理、范围管理和安全管理B.范围管理、进度管理和合同管理B.进度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 D.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 参考答案:(4) D 试题分析:本题依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考查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该教程的“2.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一节中,在提及“信

7、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工作内容”时,指出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详细解释如下。四控: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上程进度控制;信息系统工程投资控制;信息系统工程变更控制。三管: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一协调:在信息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 第 5 题 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C/S)架构相比,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架构的最大优点是( 5 )。 ( 5 )A.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B.部署和维护方便、易于扩展 C.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8、,支持多层应用架构D.将应用一分为二,允许网络分布操作 参考答案:(5) B 试题分析: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C/S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C/S模式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图1.2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示意图,由两部分构成:前端是客户机,通常是PC;后端是服务器,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的查询和管理。图1.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C/S模式的优点是: 客户机与服务器分离,允许网络分布操作。二者的开发也可分开同时进行。 一个服务器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机。随着企业

9、规模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二层C/S模式的缺点日益突出。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信依赖于网络,可能成为整个系统运作的瓶颈;客户机的负荷过重,难以管理大量的客户机,系统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部署和维护的成本过高,例如不仅要对服务器进行部署和维护,对所有的客户机也要做部署和维护。 二层C/S模式采用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至广域网或Internet。 数据安全性不好。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使数据库的安全性受到威胁。C/S模式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C/S模式中客户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浏览/服务器(B/S )模式;为了解决C/S模式中服务器

10、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三层(多层)C/S模式,即多层应用架构。在B/S模式下,客户机上几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Firefox、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作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个认证(如CA 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系统就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B/S不仅可以架构在Inter

11、net之上,而且最大的优点之一是部署和维护方便、易于扩展。 第 6 题 ( 6 )的目的是评价项目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 ( 6 )A.IT审计 B.技术评审 C.管理评审 D.走查 参考答案:(6)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什么是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以及审计等。依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在该教程的“3.3.4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一节中“评审与审计”中指出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滩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 第 7 题

12、 按照规范的文档管理机制,程序流程图必须在( 7 )两个阶段内完成。 ( 7 )A.需求分析、概要设计 B.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C.详细设计、实现阶段 D.实现阶段、测试阶段 参考答案:(7) B 试题分析:程序流程图是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来表示程序中的操作顺序的图形,根据国标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1988)规定,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在设计阶段(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完成。 第 8 题 信息系统的软件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最后的成果之一,( 8 )不是软件需求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 ( 8 )A.数据描述 B.功能描述 C.系统结构描述 D.性能描述 参考答案:(8) C

13、试题分析: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过程了解客户需求和用户的业务,为客户、用户和开发者之间建立一个对于待开发的软件产品的共同理解,并把软件需求分析结果写到软件需求说明书中。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准确地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待建系统必须做什么,即What to do?,并用需求规格说明书以规范的形式准确地表达用户的需求。让用户和开发者共同明确待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关注待建的系统要做什么、应具备什么功能和性能。一个典型的、传统的结构化的需求分析过程形成的软件需求说明书包括如下内容:1 前言1.1目的1.2范围1.3定义、缩写词、略语1.4参考资料2 软件项目概述2.1软件产品描述2.2软

14、件产品功能概述2.3用户特点2.4一般约束2.5假设和依据3 具体需求3.1功能需求3.2外部接=1需求3.3性能需求3.4设计约束3.5属性3.6其他需求3.6.1数据库3.6.2操作3.6.3场合适应性使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软件篇求说明书内容如下:(1)引言(2)信息描述(3)类、对象、类图、对象图、用例概览(4)功能描述及用例模型(5)行为描述及对象行为模型(6)质量保证(7)接口描述(8)其他描述而对系统结构描述则属于系统分析的任务。 第 9 题 在GB/T143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标准中,( 9 )不是详细设计评审的内容。 ( 9 )A.各单元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 C.测试文件、软件开发工具 D.测试原理、要求、文件和工具 参考答案:(9) D 试题分析:在GB/T 1439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标准中,详细设计评审的内容分别为:各单位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可靠性和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