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404339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世纪-20世纪),政治史第一部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 政治史第二部分:无产阶级推进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内容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2)发展 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在宪章运动的推动下,1867年英国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限制。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议会改革,又进一步扩大了选民的范围,政治制度逐步完善。,2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合在一起的产物。 (2)国王: 虚位元首-形式上的权力,礼仪性的职能。

2、(3)内阁: 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4)议会: 权力中心立法者,监督者。,议会改革的趋势,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 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基本实现普选; 议席分配逐渐从地区代表制向比例代表制过渡。,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君主,上院,下院,内阁,司 法 独 立,任命,(大贵族),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选民),美国联邦共和制(1787年宪法) 1背景 邦联体制存在

3、严重的缺陷。 2确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 (1) 内容( 体现原则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

4、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2) 评价: 积极: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 (1)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3)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3联邦政府 (1)建立:1789年 (2)构成: 国会行使立法权: 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集民兵;只有国会有宣战权;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 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 总统拥有行政权: 由选民间接选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5、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实现了一个转变: 规定了三大权力: 体现了三大原则:,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1875) 1确立前提: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确立: 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内阁部长(即后来的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总理)共同向议会负责。 4.确立特点: 共和制

6、与帝制多次反复,共和制艰难确立。,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宪法) 1确立前提: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2确立: 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实行联邦制。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议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批准预算的权力。 4.特点: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政治、经济),君主立宪制,首相(内阁),皇帝,民主共和制,总统,总统,议会,国会,议会,议会,议会,皇帝,总统,议会,探究:比较近代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皇帝,无,国王,有,内阁首相,宰相,有,有,总

7、统,总统,总统,内阁总理,对议会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相互制约,一、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历史特征 1英国 (1)制度演变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美国 (1)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的原则是美国宪法的主要特征。 (2)美国通过战争与法律的形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法国 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异常激烈。 4德国 (1)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完善、不彻底的代议制,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即代议制民主。如何解决

8、人民行使权力的问题,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和完善普选制。 (2)两种政体: 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3)三种原则: 即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2多样性的表现 (1)法、美共和制的差别: 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差异: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规律总结: 各国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探究:资产阶级代议制,1、含义: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

9、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 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 组织形式。,2、特点 (1)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 己手中,并以此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同时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2)分权制衡的原则。 (3)大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3、确立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民主意识的增强。,4、确立的途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和美国;改革,如俄国和日本,完成统一,如德国和意大利。,5、实质(局限性):代议制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它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6、历史作用 (

10、1)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有效地防止封建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3)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7、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关系,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联系、差异,1、联系: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源头,它所创立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所继承和发展。,2、差异,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联系、差异,无产阶级推进政治民

11、主化,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到科学) 2、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革命实践 初次实践巴黎公社 首次变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创造性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一国到多国-亚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到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与教训,挫折到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无力量壮大 批判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并总结工运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

12、民主理论,它诞生的条件主要有,A,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C.理论基础 D.实践基础,一、为什么求民主?,一、为什么求民主?,材料三为榨取高额利润,资本家迫使工人每天工作12到18小时,并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年仅五六岁的童工每天竟劳动10到12小时。许多矿工因长期在潮湿、低矮的矿坑中劳动,导致身体发育畸形。19世纪40年代法国工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材料二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后,各国不断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 无

13、产阶级民主权利根本没有保障,材料四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群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却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如何求民主,(一)民主理论的产生: (二)民主理论的实践:,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爆发巴黎公社 (1871) 十月革命 (1917),1、内容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

14、界。 共产党宣言,(一)民主理论的产生:发表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1)依靠力量及采用的手段: 前者采用说服的方式希望资产阶级接受他们的主张;后者依靠无产阶级的暴力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2)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前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后者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社会主义理论从原来的空想,发展到科学,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哪?,共产党宣言提到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现实如何?是否不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最“科学”的地方是什么?,普法战争 1870-7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镇压,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巴黎公社革命,187

15、1年3月18日-5月28日,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梯也尔,如何判断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2、巴黎公社如何尝试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马克思说:“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 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1)政权的产生 (2)领导人和阶级成分 (3)政策措施,3、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结果与经验教训是什么?,如何理解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支持,力量强大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领导 C资本主义上升发展,不具

16、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经济基础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C,“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意义,巴黎公社的措施,对今天的民主建设有何启迪? (1)实行人民普选制 (2)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 (3)反对个人专断 (4)实行人民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 (5)加强法制,把民主制度渗透到实际生活中,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最根本的经验是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 B.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 D.没收资本家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1、民主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2、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完善必需通过无产阶级求民主的斗争推动。,A,1、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