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97488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鲁滨孙造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关注人物命运,能够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关注人物命运,能够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教学课时一课时 知识点详解 鲁滨孙造船最近,我常常想起海岛对面的一片陆地。我心里暗想:如果能在那里上岸,我就设法去其他地方,最终肯定能找到逃生的办法。 这句话说明鲁滨孙时刻没有忘记逃生,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肯定”一词说明了鲁滨孙很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1自然

2、段交代了鲁滨孙遇险后没有绝望,积极思考逃生的办法。一想到这里,我便怀念起我那只长舢(shn)船了。我曾驾着这只挂着三角帆的舢船沿非洲海岸航行了一千多英里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写“我”回忆驾驶舢船远航的骄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对船的了解程度深以及驾驶技术高超。然而,光思念也于事无补。所以,我想去看看我们遇难的大船上的那只小艇(tn)。这小艇是在我们最初遇难时被风暴刮到岸上来的。它差不多还躺在原来的地方,但被风浪冲翻了个身。船底朝天,搁浅在一个高高的沙石堆上。 转,这里读zhun。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我”怀念起以前的航船经历,并找到了遇难时被风暴刮上岸来的小艇。现在,我一心想把这只小

3、艇翻个身,然后把受损的地方修好,使它成为一条不错的船,这样就可以乘着它去航海。于是,我走进树林,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鲁滨孙的智慧。他懂得利用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是鲁滨孙能在荒岛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砍了一些树干想做杠(n)杆或转木。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我把这些树干运到小艇旁,决定尽我所能试试看。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我”决定修好小艇乘着它去航海并且付诸行动。我不遗余力去干这件工作, 表现了鲁滨孙面对困难敢想敢做,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结果白费心思和力气,浪费了我整整三四个星期的时间。这句话表现出鲁滨孙怎样的精神?后来我意识到,我的力气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可能把小艇抬起。 说明鲁滨孙并不是一个盲

4、目瞎干的人,而是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我只得放弃这个工作,放弃了使用小艇的希望。“放弃”一词说明什么?但是,我要去海岛对面大陆上的愿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为难以实现而更加强烈。 可以看出鲁滨孙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滨孙具有怎样的精神?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由于“我”力气小而不得不放弃使用小艇的希望,但逃生的愿望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强烈了,从而体现了“我”锲而不舍的精神。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我”为了逃生不遗余力,费尽心思和力气去修小艇,结果没有成功,而逃生的愿望却更加强烈了。 心理描写,讲“我”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决定做一

5、只独木舟,这句话反映了“我”逃生的愿望很强烈。这时,我想到,能否像热带地区的土人那样做一只独木舟呢,尽管我没有工具,没有人手。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什么?所谓独木舟,就是用一棵大树的树干做成的船。我觉得这不但可能,而且很容易做到。 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我”为了逃生产生了做独木舟的想法。做独木舟的想法,让我非常激动。而且,我还认为,与黑人或印第安人相比,我还有不少有利条件。但我却完全没有想到,比起印第安人来,我还有许多特别不利的条件,那就是,独木舟一旦做成后,没有人手可以帮我让独木舟下水。是的,印第安人有印第安人的困难,他们没有工具,但是,我缺少人手的困难更难克服。 强烈地表达了“我”的困

6、难是无法克服的。“更”字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如果我能在树林里找到一棵大树,费了很大的劲把树砍倒,再用我的工具把树的外部砍成小舟形状,然后把里面烧空或凿空,做成一只小船;假如这些工作全部完成后,小船仍不得不留在原地而无法下水,那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 重点句解析:反问,用反问的语气更进一步说明了“我”遇到的困难之大。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意在说明什么? 着,这里读zhu。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我”产生了做独木舟的想法却忽视了缺少人手这一无法解决的困难。任何有头脑的人都不会像我这样傻就着手去造船。但是,我当时对自己的计划十分得意,根本不去仔细想想计划的可行性。 说明鲁滨孙对逃生是多么渴望!这句

7、话说明什么?虽然我也想到船建成后,下水可能是一大难题,但对于自己的疑惑,我总是愚蠢地认为:“把船造好了再说,到时总会想出办法的。” 段导读:第7自然段写“我”决定着手造船,等船造好后再去想办法解决困难。这是最荒谬(mi)的主意!可我真是思船心切,立即着手工作。我砍倒了一棵大柏树。我相信,连天神建造宫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靠近树根的直径达五英尺十英寸,在二十二英尺处直径也达四英尺十一英寸,然后才渐渐细下去,并开始长出枝杈。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树干的粗大,同时也体现了做船之艰难。我费尽辛苦才把树砍倒:用二十二天时间砍断根部, 体会到鲁滨孙身上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战胜困难争取成功的惊人

8、毅力和顽强意志。又花了十四天时间使用大斧小斧砍掉树枝和向四周张开的巨大的树顶,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从砍树的过程你体会到什么?然后,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又砍又削,最后刮出了船底的形状,使其下水后能浮在水上。这时,树干已砍削得初具船的形状了。接着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把中间挖空, 间,这里读jin。做得完全像只小船。在挖空树干时,我不用火烧,而是用锤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地凿空,最后确实成了一只像模像样的独木舟,大得可乘二十六个人。句导读:详细描写了造独体舟的全过程。鲁滨孙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终于完成了一项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工程”。 这样,不仅我自己可以乘上船,而且可以把我所有的东西都装进

9、去。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我”经过艰辛的劳动,终于做成了独木舟。这项工程完成后,我心里高兴极了。这艘小船比我以前看到过的任何独木舟都大。当然,做成这只大型独木舟我是费尽心血的。现在,剩下的就是下水问题了。要是我的独木舟真的下水了,我肯定会进行一次有史以来最为疯狂、最不可思议的航行了。 表现了鲁滨孙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肯定”一词表现了鲁滨孙怎样的心理?段导读:第9自然段写出了“我”做好独木舟后激动的心情。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写“我”为了逃生,不怕困难,终于做成了一只独木舟。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不遗余力、微不足道、不可思议”等词语的意思。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

10、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多媒体课件。一谈话入题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名家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勇敢机智的蔺相如,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足智多谋的周瑜,顽强勇敢的老渔夫也正是他们这些鲜活的形象,丰富了我们的“名著之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板书:鲁滨孙)关于这个人,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2.(再板书:造船)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是写鲁滨孙在荒岛上造独木舟这一故事情节。)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

11、“谬”读作mi,不要读成mio。(2)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挺()杠()艇()扛()(3)理解词语的意思。搁浅:(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杠杆:一种简单机械,是一个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用尽全部力量。遗,留下。余,剩余。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得一谈。足,值得。道,说。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一言难尽:几句话是说不完的。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围绕“造船”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文章写鲁滨孙先修船不成,后决心造船直至成功,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三细读领悟,体会态度1.再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想想鲁滨孙

12、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四人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读读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投影出示相关句子)(1)我不遗余力去干这件工作,结果白费心思和力气,浪费了我整整三四个星期的时间。“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从“白费”“浪费”“三四个星期”这些词语你体会出什么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既然课文要写鲁滨孙造船,为什么还要写他花大力气去修船呢?)全班交流。文章写鲁滨孙先修船不成,后决心造船直至成功,这样的情节变化和曲折经历有力地表现了鲁滨孙虽然身处逆境却不退缩、不逃避,而是敢于正视并勇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2)但是,我要去海岛对面大陆上的愿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

13、为难以实现而更加强烈。指名朗读句子。你觉得鲁滨孙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全班交流。(“不但反而”表现了鲁滨孙面对困难敢想敢做,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并不盲目瞎干,而是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行为。)(3)我费尽辛苦才把树砍倒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言难尽”。从这句话你体会出了什么?这些语句都生动地表现出鲁滨孙身上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勇于战胜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观察书中插图,想象鲁滨孙造船时的劳动场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4.交流感受。读了这故事,文章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相机指导朗读)5.感兴趣的同学把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找来读一

14、读,同学之间交流读后的体会。1.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假如你意外地来到了一个荒岛上,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2.教师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3.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这项课外训练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1.选字组词。非(洲)洲州杠(杆)秆杆不(遗)余力遗遣砍(削)销削 不可思(议)义议2.鲁滨孙明知道没有人帮忙,他无法让独木舟下水,为什么他还要做呢? 3.你觉得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