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96824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6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教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微专题微专题 5 5 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 类型一 反应原理类简答题 1.平衡移动类 (1)找出平衡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等)。 (2)列出题目改变的条件(温度的变化、容器容积的改变、浓度的改变等)。 (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改变的条件导致平衡的移动方向。 (4)得出结论(平衡移动以后导致的结果:体系颜色的变化、浓度的变化、沉淀的溶解或增加等)。 【例 1】 (2018北京卷,27 节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 过程如下: (1)反应:2H2SO4(l)2SO2(g)+2

2、H2O(g)+O2(g) H1=+551 kJmol-1 反应:S(s)+O2(g)SO2(g) H3=-297 kJmol-1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对反应,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 p1(填“”或“p1。 解析:(1)由题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O2+2H2O2H2SO4+S。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反应+ 反应)可得:3SO2(g)+2H2O(g)2H2SO4(l)+S(s) H2=-254 kJmol-1。 (2)由图可知,一定温度下,p2时 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比 p1时大,结合 3SO2(g

3、)+2H2O(g)2H2SO4(l)+S(s)知,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 p2p1。 答案:(1)3SO2(g)+2H2O(g)2H2SO4(l)+S(s) H2=-254 kJmol-1 (2) 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 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1.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H+HCH2CO3,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的 pH 变化不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2 。 解析:根据平衡可知,当少量酸性物

4、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 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 pH 基本不变;当 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 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 pH 基本不变。 答案: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 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 pH 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 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 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 pH 基本不变 2.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SO2(g)+NO2(g)SO3(g)+NO(g) H=-42 kJ mol-1。 在 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SO2(g)和 NO2(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

5、mol实验 编号 温度 n(SO2)n(NO2)n(NO) 甲T10.800.200.18 乙T20.200.800.16 丙T20.200.30a (1)实验甲中,若 2 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 4.2 kJ,则 02 min 时间内,用 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SO2)=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 (2)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3)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 T2(填“” “”或“=”),判断的理由是 。 解析:2 min 时放出的热量是 4.2 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消耗 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0.1 mol,则用 1 4.2 42 SO2(g

6、)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SO2)=0.05 molL-1 min-1, SO2(g)+NO2(g)SO3(g)+NO(g) 开始(mol)0.8 0.2 00 转化(mol)0.180.180.180.18 平衡(mol)0.620.020.180.18 甲的平衡常数为 K=2.613; 0.18 0.18 0.62 0.02 SO2(g)+NO2(g)SO3(g)+NO(g) 开始(mol)0.2 0.8 00 转化(mol)0.160.160.160.16 平衡(mol)0.040.640.160.16 乙的平衡常数为 K=1; 0.16 0.16 0.64 0.04 设丙中二氧化硫的转

7、化量为 a mol SO2(g)+NO2(g)SO3(g)+NO(g) 开始(mol)0.2 0.3 00 转化(mol)aaaa 平衡(mol)0.2-a0.3-aaa 乙、丙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 K=1,a=0.12, 2 (0.2 )(0.3 ) 3 NO2的转化率=100%=40%; 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乙的平衡常数小于甲的平衡常数,则 T1T2。 答案:(1)0.05 molL-1 min-1 2.613 (2)40% (3)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1=2.613,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所以 T1T2(其他

8、合理答案也可)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N2O4(g)。已知 Fe3+对 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利用 下图 a 和 b 中的信息,按图 c 装置(连通的 A、B 瓶中已充有 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 B 瓶中气体颜色比 A 瓶中的 (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 解析:升高温度,生成 NO2的量增多,颜色加深,H2O2分解放热,使平衡 2NO2(g)N2O4(g)向生成 NO2的方向移动。 答案:深 H2O2分解放热,使平衡 2NO2(g)N2O4(g)向生成 NO2的方向移动 2.电化学类 电化学类简答题在前几年频繁出现在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地方

9、卷中,需要考生用语言表达出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以及原理的应用。但近几年关于电化学在卷的设问主要集中在电化学计算或者用电极反应式等作答。 (1)原电池 确定原电池的原理反应。 根据原理反应确定出电池的负极、正极。 确定出电子(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 (2)电解池 确定电解池的阴极、阳极。 判断溶液中离子在两电极上的放电顺序。 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沉淀的生成;溶液 pH 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 【例 2】 (2014全国卷,27 节选)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

10、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 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4 (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 H3PO2的原因 。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 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 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 原因是 。 思路点拨:(1)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硫酸溶液中 OH-放电H+浓度增大。 (2)得到 H3PO2 ? 阳极室的 + 通过阳膜进入产品室 原料室的2 2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 (3)H3PO2或 H2P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 P ? 32 、

11、2 2中处于 + 1价,有还原性 阳极有强氧化性 3 4 解析:(1)阳极为水电离出的 OH-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2)阳极室中的 H+穿过阳膜进入产 品室,原料室中的 H2P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两者反应生成 H3PO2。(3)在阳极区 H2P或 H3PO2可能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即生成物中会混有 P。 3 4 答案:(1)2H2O-4e-O2+4H+ (2)阳极室的 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 H2P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 室,两者反应生成 H3PO2 (3)P H2P或 H3PO2被氧化 3 4 1.某研究所组装的 CH3OH 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

12、图 1 所示。 (1)该电池工作时,b 口通入的物质为 。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 2 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 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1)根据装置可知,d 处生成大量的水,所以 c 电极通入的是氧气,b 口通入的物质为 CH3OH。(2)d 处生成 大量的水,c 电极通入氧气,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4e-+4H+2H2O。(3)在电解池中,金属铝为阳极,发 5 生电极反应:Al-3e-Al3+,铝离子会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

13、氧化铝沉淀和二氧 化碳,即 Al3+3HCAl(OH)3+3CO2,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 答案:(1)CH3OH (2)O2+4e-+4H+2H2O (3)Al-3e-Al3+、Al3+3HCAl(OH)3+3CO2 2.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 HNO3,如图所示。 中,电解 NO 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4NO3,需补充物质 A,A 是 ,说 明理由: 。 解析:根据工作原理装置图,可以确定阳极为 NO 失去电子转变为 N,阴极 NO 转变为 N,根据电极反应书写 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NO-3e-+2H2ON+4H+ 阴极:NO+5e

14、-+6H+N+H2O 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要多于铵根离子物质的量,所以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NH3来把多余 硝酸转变为硝酸铵(8NO+7H2O3NH4NO3+2HNO3)。 答案:NH3 根据反应 8NO+7H2O3NH4NO3+2HNO3,电解产生的 HNO3多 类型二 实验操作类简答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 6568 页) 1.实验现象的描述 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做到全面:看到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逸出、液面的变化、生成烟雾等);听到的(声 音);闻到的(气体的气味);摸到的(温度变化等)。还要叙述简洁准确,使用化学术语。 (1)气体的变化现象 生成色、味的气体 气体由色变为

15、色 气体先变色,再变色 (2)溶液中的现象 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 溶液中产生色沉淀 溶液变浑浊(澄清) 6 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差) 溶液发生倒吸 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有色气体逸出) 液体分层(上层显色、下层显色) (3)固体的变化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固体部分溶解) 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由色逐渐变为色 溶液中有色固体析出 (4)其他常见现象描述 发出的光 产生色的火焰 产生色的烟(雾) 【例 1】 (2018全国卷,26 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 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 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现象 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静置, 思路点拨:(1)清楚目的:检验 S,消除干扰 S2。 2 3 (2)依据性质,确定方案:S2+2H+S+SO2+H2O;S+Ba2+BaSO4。 2 3 2 4 (3)依据反应,描述现象。 解析:Na2S2O35H2O 晶体样品中含有 S,在 S的检验过程中应防止加入氧化剂,如 H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