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325650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考研政治变动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考研政治新大纲增补-马原理1.唯物辩证法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

2、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四个全面”不仅揭示了“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之间的联系,也揭示各自战略目标和举措之间的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四个全面”思想也体现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辩证思想。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四个“全面”思想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如要求人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等,“四个全面”思想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总之,“四个全

3、面”战略思想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现。2016考研政治新大纲增补-1.“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依据首先,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再次,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最后,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它集中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

4、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措施:第一,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必须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

5、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第二,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努力做到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 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 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第三,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某种程度上是世界文明的制度化体现,不同文明的相互包容,规

6、则才更公正、合理。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变化、国际经济规则面重构的条件下,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要积极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大“发展成分”和“非西方因素”,促使其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四,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核心利益;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壮大软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采取综合对策,既要注重传统安全, 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3.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

7、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

8、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4.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2015年5月,习近平深刻总结

9、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5点重要主张,回答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未来之路应该怎么走的重大问题,也回应了当前两岸民众关心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社,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第四,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5.全面从严治党第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

10、治党。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第三,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第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6.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习近平提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2016考研政治新大纲增补-史纲1.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一个时期奋斗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两者是“姊妹篇”,有如鸟

11、之两冀、车之双轮;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为了锻造我们事业的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6月5日他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2)全面深化改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全会强调,

1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决定提出,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建议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4)全面从严治党。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2

13、014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5年4月,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陆续展开。2016考研政治新大纲增补-思修法基1. 确立成才的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大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应当着力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2. 思想道德与法律体系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4、提供制度保障。(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3.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4. 中国精神是强国之魂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15、复兴的中国梦。(1)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5. 正确认识人生矛盾丰富而复杂的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6.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其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

16、的需要。7.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要代表的革命者,以自己的行动甚至以鲜血和生命,成为率先践履革命道德的典范。(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8.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9. 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