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323928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常见的五种削弱方法判断推理是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判断推理模块中,削弱型题目又是考察重点,一方面此类题型的考题数量较多,另一方面其难度略大。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对削弱题型感到十分头疼。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胡海滨老师总结多年教学实践,对削弱题型进行系统梳理,向大家介绍五种最为常见的、可以快速掌握、清晰界定的削弱方法,希望能对大家备战公考有所帮助。解削弱题型的关键是首先应明确原文的推理主线是什么,即什么是前提(因)、什么是结论(果),明确“推理主线:前提 结论”之后,寻找削弱的基本方向可以是针对前提、结论和论证本身。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当

2、中,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并不能很好的把削弱方法界定清楚,所以,根据我们的长期教学经验和实践总结,把削弱方法划分为五类:他因削弱、否因削弱、反例削弱、因果倒置、以偏概全。这五类方法虽然没有涵盖所有削弱方法,但是它们是最为常见的、可以快速掌握、可以清晰界定清楚的削弱方法,因此,是我们解决削弱题型的重要基础。下面我们针对这五种削弱方法,分别对其削弱的本质进行分析,并辅以真题实例,一、他因削弱推理主线AB,他因反驳:CB【例】在疟疾流行地区,许多人多次感染疟疾后,对此病产生免疫力。很明显,感染一次疟疾后人的免疫系统仅受到轻微的激活;而多次感染疟疾,与疟原虫接触,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使人免于患疟疾。

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疟疾病人由于体质的严重消耗,极易同时感染其他疾病。B。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疟疾,身体对某一种疟原虫的免疫反应并不能保护其免于其他类型的疟疾感染。C。疟疾只通过蚊子传播,现在的蚊子对杀蚊剂已产生抵抗力。D。将疟疾患者隔离不能阻止此病的流行。【解析】推理主线:每次感染轻微激活免疫系统 多次感染后有免疫B项,是因为每次感染的是不同类型,所以感染多次有免疫,而不是题干给出的原因,他因削弱。二、否因削弱推理主线:AB,指出A不成立或者起不到作用。【例】有些外科手术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线带,使外科伤口缝合达到十天,这是外科伤口需要线带的最长时间。D型带是这种线带的一个新品

4、种。D型带的销售人员声称D型带将会提高治疗功效,因为D型带的粘附时间是目前使用的线带的两倍长。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

5、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

6、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

7、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以下哪项如是成立,最能说明D型带销售人员所做声明中的漏洞:A。大多数外科伤口愈合大约需要十天。B。大多数外科线带是从医院而不是从药店得到的。C。目前使用的线带的粘性足够使伤口缝合十天。D。现在还不清楚究竟是D型带还是目前使用的线带更有利于皮肤的愈合。【解析】推理主线:D型带是普通带粘附时间的两倍 提高治疗效果

8、C项,目前使用的线带已经足够使伤口缝合10天,那么销售人员强调的“两倍时间”就起不到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否因削弱。三、反例削弱找出一个反例情况来削弱论证,既满足你的因,却得不到你的果【例】美国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试图改变蝙蝠在人们心目中一直存在的恐怖形象。这个组织认为,蝙蝠之所以让人觉得可怕和遭到捕杀,仅仅是因为这些羞怯的动物在夜间表现出特别的活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上述动物保护组织的观点构成最严重的质疑?A。蝙蝠之所以能在夜间特别活跃,是由于它们具有在夜间感知各种射线和声波的特殊能力。B。蝙蝠是夜间飞行昆虫的主要捕食者。在这样的夜间飞行昆虫中,有很多是危害人类健康的。C。蝙蝠在中国及其他许

9、多国家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恐怖的飞禽。D。美国人熟知的浣熊和中国人熟知的食蚊雀,都是些在夜间特别活跃的羞怯动物,但在大众的印象中一般并没有恐怖的印象。【解析】推理主线:夜间活跃 导致恐怖形象D项,举出两个反例,浣熊和食蚊雀都夜间活跃,却没有恐怖的印象,证明夜间活跃和恐怖形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题干中夜间飞行不能成为导致恐怖形象原因。四、因果倒置当两个现象A和B同时出现,就断定A是B的原因,但实际上可能恰恰相反,B是A的原因,这种削弱方式称为因果倒置。【例】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肥胖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月平均量,只占正常体重者的不到一半,而肥胖者的食物摄入的月平均量,基本和正常体重者持平。专家由此得出结

10、论,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锻炼,而不是摄入过多的热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削弱上述论证?A。肥胖者的食物摄入平均量总体上和正常体重者基本持平,但肥胖者中有人是在节食。B。肥胖者由于体重的负担,比正常体重者较为不乐意参加体育锻炼。C。某些肥胖者体育锻炼的平均量,要大于正常体重者。D。体育锻炼通常会刺激食欲,从而增加食物摄入量。【解析】推理主线:肥胖者锻炼少,同时和正常体重者吃的一样多 缺乏锻炼导致肥胖推理过程,肥胖和缺乏锻炼同时出现,而吃的却一样多(排除吃的因素干扰),就认为:缺乏锻炼导致肥胖。但实际上的因果关系为:肥胖导致没法锻炼。B项,指出由于体重负担,他们不乐意参加体育锻炼。五、以偏

11、概全调查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由此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例】为了估计当前人们对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管理者杂志为读者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答卷活动。答卷评分后发现,60%的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社会群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削弱以上结论?A。管理基本知识的范围很广,仅凭一次答卷得出结论未免过于草率。B。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还有相当的差距。C。并非所有的管理者的读者都参加了此次答卷活动。D。从定价、发行渠道等方面看,管理者的读者主要集中在高等学历知识阶层。【解析】推理主线:管理者杂志读者中调查发现管理知识水平很高 社会群众对管理知识掌握好D项,指出管理者杂志的读者比较特殊,并不能代表社会群众,指出题干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结论。这五种方法是较为常见、可以快速掌握、可以清晰界定清楚的削弱方法,它们是我们解决削弱题题的重要基础,同时配合提取“推理主线”的读题技巧,同学们就能系统和高效地解决所有削弱类题型。祝大家在公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资料下载关注微博公务员考试资料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