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12635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1学案(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过渡“三低”空间科技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经济生态环境触摸高考1 (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的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图,完成(1)(2)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BCD解析:第(1)题,结论主要通过判读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线得出。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A项错误;在

2、各时间段中,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以下上升至20以上,D项正确。第(2)题,通过对2010年的“三率”对比可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次高的为亚洲,最低的为欧洲,次低的为北美洲。答案:(1)D(2)C主题升华正确判读和分析人口坐标统计图在有关人口统计的问题中,常会涉及以下几种图: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如图1;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如图2;人口“三率”柱状图,如图3;人口结构饼状(或扇形)图,如图4、图5;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如图6;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如图7;人

3、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如图8等。 图7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图8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其中类图直接根据扇形面积的大小确定各量的比例即可,相对简单。和类图的具体读图分析方法在前面已经讲述。及类图基本上都和坐标有关,是变化较大的一类人口统计图,在分析此类坐标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变量:时间、人口或是人口变化率。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这也是读所有坐标图最关键的一步。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则表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第三,思考几个量之间的因

4、果关系,要特别注意曲线起伏转折点所表示的含义、形成原因等,通过统计图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2(江苏卷)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完成(1)(2)题。(1)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而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低,B错;经济发达城市中如图中广东省并未进入老龄化阶段,B错;东北地区中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农村老龄人口占比,城市老龄化比农村明显,D错;我国东部超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均在6.5%以上,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在2%以下,故选A。第(2)题,我国中西部省份农村青壮年受经济因素影响多外出务工或经商,老年人留守,导致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是青壮年迁出的结果,故选B。答案:(1)A(2)B主题升华中国农民工与人口流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