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上传人:华阳****室 文档编号:87311845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议论文知识点举例分析一.论点:1、作者明确告诉读者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2论点出现的位置(1)题目:如果题目是论点,应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找到包含题目在内的完整的语句,如果找不到,应用“我们应该+题目”*题目不是论点,就是论题(题目应表达作者的倾向性,才能成为论点)(2)开头:一般在文章的第1或第2节末尾,开门见山就出现论点的几乎没有。(3)结尾:一般在文章的最末一节开头或结尾。(4)中间:过渡句把握论点及概括论证内容,注意这些词语“由此可见”“告诉我们”“由上可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因此”等,后面往往是中心论点2012年哈尔滨中考语文不动笔墨不读书1、请写出

2、本文的中心论点答:不动笔墨不读书2012年南京中考语文知识的责任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答:知识分子应该担负知识的责任。2012年潍坊中考语文谈耐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易经中有这样一句卦辞:“潜龙勿用。”其引申的含义是,当自己处于弱小时,须藏锋守拙,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其实,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如果产生急躁的情绪,往往就会跌入失败的深渊。答: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三)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3、。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答: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2012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那些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真理。由此可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平常的事情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答: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

4、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2009年襄樊中考语文2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3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答: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

5、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有的中心论点需要分析全文或者结合分论点句归纳出来以后2012年安徽中考语文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最富饶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三段的分论点句)答: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富饶、最深情的事情3对分论点(分论点句)的考查。(1)概括找出各个分论点。答:在分析问题部分找到每一小节的中心句(一般在小节的开头);根据试题要求(或分值提示),对找到的分论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试卷上已经有例句,应该模仿例句:句式相同,字数相近。不可照抄原文,否则扣分,应进行适当地删减。)(2)补充某一个分论点。

6、答:找到文中的总起句或总结句,根据这些句子的提示确定内容;找到它前后已经有的分论点,模仿它们的句式,字数与它们接近;根据本小节的内容确定分论点的内容。(3)分论部分的小节能否前后颠倒。答:不能。(尊重原文)找到文中的总起句(或总结句),分论部分与“”(总起或总结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颠倒,就不能一一对应了。(4)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析文章的内容2012年安徽中考语文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2、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最富饶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三段的分论点句)答: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富饶、最深情的事情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过

7、有“容”的人生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第段依次从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答: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要敞开胸怀要审视自己要换位思考(段落的分说句)二论证结构:1基本结构(1)总分式(总分总)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就是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有时是先分说后总说,也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2)并列式(总分)(分说部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论点)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就是并列式。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3)层进式(总分)(分说部分有2个分论部分,前一个分论部分较短,后一个分论部分较长)文章各层次之间是

8、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就是层进式的结构。(4)对照式(总分)(分说部分有2个分论部分,前后成对比关系)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2题型分析某段落或者一部分的论证结构2012年潍坊市中考语文谈耐心3、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结构如何能做到遇事有耐心?我想,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冷静的心态能让你对事物有最理性的认识,它能帮助你在正确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决定:弱小时韬光养晦,强大时乘胜追击。而坚定的信

9、念能将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能让你目标恒定,坚定自己的步伐,不到最后,决不言败。就像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虽然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支撑下,默默工作,坚韧执著,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答:第段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说说“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再从“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两个方面分别论述。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三)4、分析文章第第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首先(不超过12字),其次(不超过24字),然后(不超过18字)答:(首先)明确“微公益”的概念(其次)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意义(然后)指出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段与段或

10、句与句的前后位置能否互换或某段文字应放在文章哪一位置。例1: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A.段之间B.段之间C.之段间D.段之间参考答案:C(3分)(2011年上海市中考向字典鞠躬第19题)三论据1.论据类型:(1)事实论据:名人名事,具体的数字;(2)道理论据:名人名言,理科的公式定理。2.理解论据的作用例1:联系上下文,第段列举吴晗等人的事例,其作用是:我国明朝的李时珍和达尔

11、文一样,行万里路,历时多年,整理药房11000多帖,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但是不宜把达尔文的例子换乘李时珍的例子,这是因为参考答案:充分证明了累累所过离不开汗水的浇灌。成功的桂冠属于古今中外那些孜孜不倦者。达尔文的例子是从“古今中外”的“外”这一角度论证的,如果改成李时珍的事例就无法照应“古今中外”的“外”了。例2:第段中引用了“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名言,第段中引用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名言,这两段名言不能对换,是因为。参考答案:第2段论述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第3段论证了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2010年上海市语文质量测

12、试(D)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根本事业)例3:请根据第段作者的论述,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如“长勺之战”、“抗日战争”等(事例正确1分,围绕“坚持积聚,有信念,有恒心”等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2006年上海市中考水的感悟第14题)例4:请你扣住中心论点(或某一分论点)再补一个论据,并做简要分析。答:找到原文中已经有的论据,进行仿写:(1)尽可能运用名人名例。(2)把文中的人名修改,对文中的事例稍作修改。根据文中作者对事例的的议论分析,扣住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进行分析议论。把文中的人名修改,对文中的分析议论稍作修改。四论证方法(一)类型:举例论证(事

13、实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1举例论证:即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引用论证:即引经据典地(包括引用经典性论述、名言警句、科学原理、定律、谚语等)证明论点,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3对比论证:即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4、比喻论证:即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二)答题方式论证方法辨识答题表述形式举例论证列举典型事例使用了举例论证(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事例(概括事例内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引用论证引用

14、经典性论述、名言警句等使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某某说的话)论据,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对比论证列举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和(概括内容)作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比喻论证通过形象地比喻来证明观点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012年四川眉山黄岩岛,到底属于谁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3选文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正反对比论证(或:对比论证,或归谬法2分)。作用:有力地驳斥了对方“地理邻近论”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或有力地论证了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意近即可,1分)2012年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