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上传人:华阳****室 文档编号:87311790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记叙文知识点举例分析一、记叙文六要素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常见题型有:1、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述。2、阅读全文,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阅读父亲的眼神,简要概括: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3分)(2009.贵阳)文中人物有:父亲、“我”事件的起因:“我”高考无望辍学回家;事件的经过:父亲带“我”干农活,并借此教育“我”;事件的结果:“我”重新返校,终于有所成就。:归纳方法:(记叙文)第一步:写了什么人;第二步:围绕人物写了什么事;第三步:在概括事件的时候,可以先概括起因和结果,再梳理经过;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仔细、规范作答。一般格式:人物+事件(起

2、因、经过、结果)归纳方法:(小说类)第一步:找准主人公;第二步:围绕主人公写了什么事;第三步:在概括故事情节的时候,可以先概括开端、结局,然后梳理高潮,最后再梳理发展;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仔细、规范作答。一般格式: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阅读那年大雪,请用几句话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010年浙江嘉兴)开端:在城里发了的梁子回来了,大家希望能跟他一起去见世面。发展:海子有只小绵羊,狗子为讨好梁子提议宰羊吃。高潮:在海子和“我”都无法动手宰羊时,梁子用欺骗的手段残忍地宰杀了绵羊。结局:梁子一个人离开了村里。概括故事情节:在城里发了的梁子回来了,大家都想跟他一起去见世面。宰杀小绵羊时

3、,“我”和海子都无法下手,梁子却用欺骗的手段宰杀了羊。而后,梁子一个人离开了村庄。2010年浙江金华烧炭工和绅士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3分)绅士的儿子(诺比斯)羞辱了烧炭工的儿子,绅士要儿子道歉。(大意相符即可)(道歉的原因不写,扣1分;没有指明绅士,扣1分。)2012浙江湖州中考题妈妈和房客1、请以“妈妈”的口吻概括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60字)答:.我把房子租给了海德。海德与我们融洽相处,给我们家尤其是尼尔斯带来了积极影响。后来他离开了,我不认为他欠我们什么(后来,我烧毁了海德离开时留下的支票)。二、记叙文的顺序记叙文常用的记叙顺序(1) 顺叙

4、(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012年甘肃兰州-月到中秋3.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2分)答:(2分)从“天渐渐黑下来”、“月亮出来了”、“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高空”、“夜已深沉”看出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是顺叙。(摘录时间完整,1分;答出“顺叙”,1分)(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一个七美元的梦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记叙线索是 。答:倒叙 一把小提琴(或我对小提琴的珍爱之情)。(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

5、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2012昆明试题-让花儿悄悄开放2、选文4、5段插叙了哪些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插叙了若花被烧伤的经过和一直没有实施整容手术的原因。交代了相关情节,丰富了内容,让读者对若花致残的原因和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使叙述完整且显得有波澜。(内容概括1分,作用2分)三、记叙文的线索 1、线索分类:(1)以人物为线 (2)以时间为线(3)以地点为线 (4)以事件为线 (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 (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

6、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2012年广东省-淡淡的深情2(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的平常事情串连在一起?答:淡淡的深情12年湖北襄阳-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1、本文以()为线索,叙说了()这件事答:一张字条班长贺琼把老师写给自己的字条转交给梁夏,使她放下包袱2011日照-雕花烟斗21.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3分)答案:凤尾菊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

7、,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四、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或增强文章的真实感)2011兰州-银行里的男孩18.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2分)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第二人称:称要写的人为你或你们,亲切自然,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于抒发感情)2011荆州-兵之后19.(2分)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试体会其妙处。答:采用第二人称;便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的叙

8、述。五、五种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分类: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描写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2、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为故事发展作好铺垫(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2012湖北黄冈-青花瓷瓶1、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问: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

9、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作好了铺垫2011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2、选文第二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景物描写为珍妮芙太太的出场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011年荆州-汤姆的午餐26、读划线句子“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说说这是什么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答:环境描写;起烘托作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感动的内心(答出“以声衬静”也可)。2011沈阳-光明行16.选文第9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答.环境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我”逐渐平静的心情。3

10、、人物描写及作用: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012安徽-橘子红了3、(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答:愁闷,期盼;惊讶;欣喜2012南京-兄弟16.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答:“塞”表现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死心;“捏”表现了福生感受到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意同即可)2012哈尔滨-母亲的心3、第8段中划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1、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答: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提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螃蟹做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21、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3分)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 ;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答: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作用: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4、议论与抒情议论:A.文章开头议论的作用:开篇点题、揭示文章中心,统领全文。B

12、.文章中间引论的作用: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情的意义、评价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承上启下,表达作者的感情。C.文章末尾议论的作用:揭示文章中心,升华或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或题目。抒情: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作用都是突出中心思想,感染读者,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表达作者对人、对事的思想感情。文章结尾一般用到的表达方式为议论和抒情,起作用可概括为四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或深化主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2011年承德-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23从表达方式和情感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

13、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答:从表达上,最后一段是对全文思想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是人们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有清晰深刻的理解。从情感上看,最后一段是作者态度的阐述和抒发,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肯定了善意应该受到保护和赞扬。六、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具体可感,可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也可以使说理更透彻。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夸张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排比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

14、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均匀: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题型一般为赏析句子,答题技巧为四步法:明确修辞方法,分析修辞方法,通过这种修辞起到什么效果(体现事物什么特征),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2012年重庆-春光美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答:(2)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1分)2012湖南株洲-一碗汤的温度2有人认为第段划波浪线句写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米粉像一群滑梯上的小孩子,嗤溜嗤溜、排着队下肚答: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粉的可爱及我吃米粉时的感觉。(1分)2012贵州六盘水-无人看到你的忧伤2、第8段划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我看着他两条瘦瘦的小腿,犹如一制小鸟的翼翅,自由地在风里拍打答: 第八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因为看到这只流浪狗便会想到自己的弟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