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时评四篇

上传人:Wholive****ourhea... 文档编号:87308239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时评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明节时评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明节时评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明节时评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明节时评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时评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时评四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时评四篇清明节时评四篇【篇一】清明节就快到了,不少人都准备着回乡祭祖扫墓。然而,往年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甚至引发山火;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甚至互相攀比等等。笔者认为,祭祖扫墓不能偏离传统文化的本义,文明祭扫才能让清明更加“清明”。清明节的核心要义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哀思。文明祭扫首先就要移风易俗,充分表达“怀念”的主题,彻底摒弃各种陈规陋习,倡导文明祭扫新风,使中华传统的“孝文化”以清明节为载体,代代传承下去。此外,文明祭扫还要保护环境。祭扫的时候难免要燃放爆竹、焚烧纸钱,这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适量而为无可厚非。但如果过量,不仅严重污染空气,破坏自然环境

2、,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要尽量少燃放或不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倡导绿色环保祭扫方式。【篇二】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每年这个时候,文明祭扫都会被广泛提起,今年也不例外这种“重复”已然还有继续甚至强化的必要,不文明祭扫方式依然普遍存在,个别领域甚至愈演愈烈,据说扫墓的祭品还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冥币”、“麻将”等物品。公墓外的一些摊位上,“奔驰轿车”、“豪华别墅”也被明码标价。也许有人说,清明祭扫烧几张纸有啥嘛?事实上,“家家点火、处处冒烟”,危害甚大。这种不文明祭扫方式首先就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在城市,一些烧纸者选择地点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在十字路口烧,更有的在紧挨高压线

3、、煤气站和加油站等,安全隐患极大。在农村祭扫过程中使用明火更是危险,山上树叶枯草很多,稍不留心,就会引起森林火灾。不文明祭扫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就是污染空气。近年来,中国几乎各大城市的空气状况都不容乐观,雾霾笼罩已经引起了国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面对雾霾萦绕不去的严峻形势,若大家仍为了追求所谓的“传统”,肆意烧纸,导致烟雾缭绕、纸灰飞扬,只能让雾霾雪上加霜。而据专家介绍,烧纸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环芳烃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此看来,不文明祭扫真是害人又害己。第三个明显危害就是资源浪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投入大量钱物,重视清明祭祖,各类祭品也变得种类繁多。笔者也

4、曾多次参与扫墓,根据亲身体会,一般市民每年都会去已故亲人墓地祭扫两三次,爆竹、烟花、火纸等算下来平均每次花费近百元。有些市民还会购买一些“冰箱”“彩电”“别墅”等热销的冥品,而这些祭祀的冥品都是用纸张剪贴而成,仅一座“别墅”就需用纸1-2公斤,如此烧掉,很是浪费。那么,究竟如何更好地践行文明祭扫呢?在笔者看来,既需要政府层面努力,有需要民间社会积极响应。就政府层面而言,要继续加强文明祭扫的宣传和倡导力度,通过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组织专班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倡导文明新风等形式,让文明祭扫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深入人心。此外,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公墓的管理,尤其是一些集体公墓,有必要配专人管理。例如有的地方在祭

5、祀高峰来临时期,当地组织村干部分批值班,给祭祀者文明的引领,文明上坟,井然有序。就民间社会而言,文明祭扫更是大有可为。说到底,祭扫烧纸本是中国民俗,移风易俗终究需要依赖于民众的自觉。否则,即便政府力量再强大,也防不住个体戴着口罩冷不丁地烧上一堆纸。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反映烟花爆竹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公民文明意识的提高。还是那句老话,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呵护。一个有责任感有文明意识的公民,应当学会文明祭祖,从小事做起、做好。【篇三】每逢节假日,中纪委网站都会推出节日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旨在“紧盯年节假期,一

6、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从中央到地方,在不断发出节日禁令之际,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禁令、举报、查处、通报的节日反腐“组合拳”。节假日本是倡导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正能量,传承人类优秀传统文化,是亲友团聚、喜庆团圆的日子。但是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节假日似乎变了味,不再是单纯的节日,节日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必须坚决遏止。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无论是节日期间还是在日常平时,中央到地方定的规矩、立的纪律,可谓不少,也很严,三令五申下,仍有人心存侥幸,剑走偏锋。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铁规矩、严纪律需要硬落实、严执行,要把问责作为节日反腐的重要抓手,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曝

7、光一起,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使党的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倒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打铁还需自身硬。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洁不洁,看过节”,节日是一面镜子,照的是“四风百态”,反映的也是党性。节日文化如何回归本位,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拧紧思想道德防线,从思想根源和灵魂深处清除“节日腐败”情结。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久久为公,坚持以上率下,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万不可因一时贪欲走向犯罪深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党的

8、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老虎”,拍“苍蝇”,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极大的振奋了党心民心,这些反腐硕果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力。“节日腐败”的重要成因,就是对权力缺乏有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唯有借群众这支生力军,才能编织起节日反腐的“恢恢天网”,才能彻底查处躲进“青纱帐”和“隐身衣”中的“四风”问题,真正将“节日腐败”打回原形,让“四风”无处藏身、无处遁形。路虽迩,不行不至,反腐败斗争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和点赞。节日反腐是场持久战。节日反腐不是一阵风,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公众笑称,节日到、干部倒,现如今,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提货卷等隐性

9、腐败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症施策,坚持标本兼治、扎进制度笼子。节日反腐,任重道远。持之以恒,发之以力,不信清风换不回。【篇四】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清明时节,草长莺飞,万象更新。“风清气明”不仅是人们对自然之景的向往,更是人民群众对党风、政风“清”、“明”的期盼。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各级纪委更应当好“清”“明”守护者。守住党风、政风“清”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清”是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的衡量标准,也是各级纪委开展执纪监督工作的不懈追求。当前,

10、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些变异的“四风”问题,一些更加隐蔽的腐败方式、腐败行为,都亟待纪检人以大公无私的品格、公正严明的态度去发现、去查处,坚决驱逐“劣币”,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反腐成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划清纪律、规矩“明”的界限。“清”是人民群众在宏观上对党风、政风的直观感受,“明”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微观上对于纪律、规矩边界的具体感知。纪检机关不仅要打“老虎”、拍“苍蝇”,更要注意抓早抓小,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于那些即将踩上红线的党员干部,能够大喝一声,及时红脸出汗,将错误消除在萌芽,避免今天是好同志、明天就是阶下囚的状况。这样既清了党风政风,又明了纪律规矩,为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明”打下牢固的纪律基础。清明节即将来临,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看明纪律的红线,看清组织的用心,为更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