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04193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礼记二则文章主旨虽有佳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大道之行也对理想的“大同”社会进行了描述,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纲领、特征以及社会状况,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结构图示 重难解读“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指理想社会。拓展链接礼记名言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2.择师不可不慎也。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5.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8.来而不往

2、非礼也。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嘉 肴 兑 命 修 睦 矜寡孤独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讲信修睦(m)B学学半(xu)C选贤与能(j) D男有分(fn)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味美) 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困惑)C讲信修睦(修整) D女有归(女子出嫁)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 B教学相长也C大道之行也 D男有分,女有归5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教 然 后 知 困(2)故 人 不 独 亲 其 亲,不 独 子 其 子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

3、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C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阐述的观点,告诉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D大道之行也对理想的大同社会进行了描述,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课内精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7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类比引出“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述了“_”的道理。(用原文相关语句填空)8翻译下面的句子。(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2)兑命

4、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9.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_10“教学相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人不独亲其亲_(2)男有分_(3)女有归_(4)谋闭而不兴_(5)盗窃乱贼而不作_12翻译下面的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_1

5、3请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_1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有什么现实意义?_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选自礼记礼运)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天下为家_(2)以正君臣_(3)以贤勇知_(4)而兵由此起_16翻译下列句子。(2分)(1)礼义以为纪。_(2)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_17“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实质是什么?(3分)_18你认为“家天下”与“公天下”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什么?(4分)_19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1)老而无子的人。()(2)老而无夫的人。()(3)老而无妻的人。()(4)幼而无父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