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03871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会认 1 个字,会写 3 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 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 (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 为什么呢?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2、课件展示) )知道重阳节吗?它是 哪一天?(九月九日(课件出示) ) 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头像)在重阳 2 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展示出:“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家知 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请打开课本。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指名读,正音。 3.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我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课件出示: 说

3、起重阳节,它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九日,都要 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节登高的 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 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 课件出示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 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据说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可以避邪、消灾。 )像 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一种避邪、消灾的植物一样。见 过吗? 【设计意图:重阳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但是通过课件提示这个环节,学生 们就很容易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文化。 】 5.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想想,题目中的“忆”是什

4、么意思?(想念、思念) 3 简述“山东”的意思。 (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说的山东 省不同。 )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 6.对于我们的诗人王维,同学们又知道多少,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简介王维: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宋苏 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 ) 7.老师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在十几 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

5、直 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特别是在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 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8.现在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我们再来读读这 首诗,好吗?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9.恩,真不错!现在我们来欣赏朗读。课件出示 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 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读文悟情 1.生读诗,师巡视。 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 (师板书课件出示:倍思亲) 。 4 3.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 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课

6、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字义,自己试着说说它的 意思。 (课件出示: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外地生活的人。逢: 遇到。倍:加倍。整句诗意: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佳 节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 4.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 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2)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长 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两个 “异”字,更突出了诗人的

7、“独” 。想想实际生活中,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 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他是多么的想 念自己的亲人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说出自己离开爸爸妈妈一段时间后的思念亲人 的情感,使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 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5 1.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 上眼睛想象一下。 2.学生交流。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3.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遥知兄弟登高 处。 “遥想兄弟们正

8、在登高望远” ) 五、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 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 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整首诗) 2.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 思念,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 3.指名读。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读。 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指名读) 六、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 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师从其中选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文给大家赏 读,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 大家听。 6 2.学生自由练读静夜思 。 七、情感升华,再次吟诵。 1.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 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2.配乐齐诵诗文。 八、课外作业 请采访一下你的家人或亲友,他们外出学习、务工的时候,过节是否思念故乡 和亲人,请亲身体会一下“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人 登高 插茱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