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03563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9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昆明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中新课标 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集合,则1, 0,1M 2 | x230,NxxxZMN A. B. C. D1, 01, 0,1 0,10,1, 2 解析:集合,集合 N=,所以选 C 1, 0,1M0,1, 2MN 0,1 2.在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1+i i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1)位于第四象限,选 D 1+i =1i i 3.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2、 l n e x y A. B. C. D.(0,)0,)( ,)e(,) 解析:,所以函数的增区间为 ,选 A l n e=x(0) x yx0,) 4.已知椭圆 C:,,为左右焦点,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 A,B 两点,则的周长为 22 1 94 xy 1 F 2 F 1 F 2 ABF 2 A.4 B.6 C.8 D.12 解析:由椭圆的第一定义,的周长 4a=12,选 D 2 ABF 5.已知直线和直线,若,则 a 的值为 1 :40Laxy 2 : 430Lxay 12 L L A.-2 B. C.2 D.42 解析:若,选 B 12 L L 2 14 , 得4,2 43 a aa a

3、 6.已知是三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如果,则如果, C. D.如果, 则和mm如果, n, 则m nm 解析:对于 A,如果的位置无法确定。对于 B 正确,对于 C, ,和 的位置无法确定,对于 D,m,n 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选 B 如果, 则和mm 7.某几何体被挖去一部分,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半径为 r 的圆,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3 则它的表面积是 A. B. C. D. 3456 3 解析:此几何体为圆柱挖去一个半球后剩余的部分,圆柱的顶面半径和高均为 r,半球的半径为 r 所以 ,所以 23 14 r* 233 Vrr

4、r=1,选 C 22 侧圆半球 1 =2 r2 ,=,=4 r2 2 SrSrS 表=5 S 8.从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数记为 k,从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数记为 b,则直1,1, 2A2,1, 2B 线 y=kx+b 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概率为 A. B. C. D. 2 9 1 3 4 9 5 9 解析:k,b 的所有组合有 9 种,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则的组合有两种,所以选 Ak0, b0 9.执行如图的程勋框图,如果输入的 i=6,y=1,x=2,则输出的 v 等于 A.64 B.63 C.32 D.31 4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选 B 54321 22222163v 10.函数,则满足的

5、x 的取值范围是 0,0 ( ) 1,0 x f x x 2 ( )(1)2x f xxf x A. B. C. D. (, 0 1 (, 2 (,1 171 (, 4 解析:当,原式化为,0时x 2 x2x解得0x1 当时,原式化为-1x02, 解得-1x0x 当原式化为,综上,选 C1,x 02, 解得1x1x 11.已知函数,把 f(x)的图像先向右平移个单位,再把每个点的横坐( )si n 2cos(2) 6 f xxx 3 标扩大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 ,可得到的函数 g(x)图像,当时,方程 g(x)+k=0 有两个不0,x 同的实数根,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为 A. B.

6、 C. D. 3 ( 1, 2 1 1, 2 1, 1 3 ,1) 2 解析: 原式可化为,把 f(x)的图像先向右平移个单位,再把每个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 2 倍si n(2) 3 x 3 (纵坐标不变) ,可得到的函数 g(x)图像,当时,( )si n() 3 g xx 0,x ,要使方程 g(x)+k=0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必须 23 , 得-( )1 3332 xg x 5 ,所以属于 ,选 A 3 1 2 k 3 ( 1, 2 12.函数 y=f(x)的定义域为 R,其导函数为,有在上( )fx x R 2 ( )()20f xfxx(0,) ,若,则实数 t 的取值范围为(

7、)fx2x(4)( )168ftf tt A.-2,2 B. C. D. 2,)0,)(, 2 解析:令 2 ( )( ), 则g(-x)+g(x)=0g xf xx 所以 g(x)是奇函数,在上,所以 g(x)单调递增, (0,)( )( )20g xfxx 22 (4)( )(4)(4)( )ftf tgttg tt(4)( )168168gtg ttt 选 D 即(4)( ), 所以4,2gtg ttt t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在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a=9,c=5,则 b=_ 1 cos 10 A 解

8、析:由余弦定理b=8 或-7,所以 b=8 2 22 2cos ,得abcbcA 14.若实数 x,y 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 20 0 0 xy xy x 2 2 xy 解析:由图知,z=2x+y 过点(1,1)时最大为 3,所以的最大值为 8 2 2 xy 6 15.在ABC 中,60 AC=1,BC=2,则=_ CABBC 解析:=(+)ABBCAC C BBCACBCC B BC 1 * 2 * cos 60 16.观察下列各式:的末尾两位数是_ 2342018 749, 7343, 72401,则7 解析:,当指数为 4k-1 时, 234567 749, 7343, 72401, 7

9、 末两位数字是 43,当指数是 4k-2 时,末两位数字是 49,当指数是 4k-3 时,末两位是 07,当指数是 4k 时, 末两位是 01,所以的末两位数字是 49 2018 7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已知数列满足 n a 2 123 23() n aaanan nN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2)若,求 m 的值 122 116 b, 且 33(2) nm n bbb nn a 解析:(1)由得: 2 12

10、3 23 n aaanan ,两式相减得: 2 1231 23(1)(1) n aaanan ,即,当 n=1 时也满足。21 n nan 21( 2) n n an n 7 (2),所以 2 11111 b() (21)(21)2 2121(2) n n nnnnnn a 12 11111111 (1)(1) 2335212122121 m m bbb mmmm 所以 16 ,16 2133 m m m 18.为了向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疫苗,某生物技术公司研制出一种新流感疫苗,为测试该疫苗的有效性(若疫 苗有效的概率小于 90%,则认为测试没有通过) ,公司规定选定 2000 个流感疫苗样本分成

11、 A,B,C 三组,则是 结果如下表 已知在全体样本中抽取一个,抽到 B 组疫苗有效的概率是 0.33 (1)求 x 的值; (2)现在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体样本中抽取 360 个测试结果,问应在 C 组抽取多少个? (3)已知,求测试结果不能通过的概率 465,25yz 解析:(1)在全体样本中抽取一个,抽到 B 组疫苗有效的概率是 0.33,所以 x=2000*0.33=660 (2)C 组样本个数为 2000-673-77-660-90=500=y+z,现在用分层抽样,C 组的个数为 36 500 *90 2000 (3)C 组有效无效的可能情况记为(y,z) ,y+z=500,且属于正

12、整数,所有的基本事件有(465,35) , (466,34) , (475,25) ,共 11 个,若不能通过,77+90+z,基本情况有两个,所以不 33z 能通过的概率为 2 11 P 1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2,且,点 E,F 分别是 60D AB PA,CD 的中点, 8 (1)求证:EF平面 PBC (2)若 PC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求 C 到平面 PBD 的距离 解析:(1)取 PD 的中点 M, ;连接 EM,MF,因为 E 是 PA 的中点, 所以 EMAD,因为 ABCD 是菱形,所以 ADBC,,

13、所以 EMBC,其中 ,所以,平面,平面EMPBC BCPBC平面EMPBC 同理可证,所以,FM平面PBC而FMEM =M平面平面EFMPBC 平面,平面PBCEFEFMEF (2)连接 AC,BD 交于 O,因为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2,且所以 60D AB ,因为 PA平面 ABCD,PC 与平, 且1,2 3BDACBOAC 1 =si n= 3 2 S C BDBCC DBC D 面 A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所以,所以 45 ,2 3,PC APAACPAAD PAAB PD=PB=4,等腰三角形 PBD 的高=,,设 C 到平面 PBD 的距离为 h, 2 411515S PBD ,解得 11 得: 33 C PADP C BDPBDC BD VVShSPA 2 15 h 5 20.已知AOB 的一个顶点 O 是抛物线 C:的顶点,A,B 两点都在 C 上,且, 2 y2x 0oA oB (1)证明:直线 AB 横过顶点 P(2,0) (2)求AOB 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1)当直线 AB 垂直 x 轴时,AB 的方程为:x=2,直线 AB 过定点(2,0) ,当直线 AB 不与 x 轴垂直时。 设直线 OA 的方程为 y=kx(),则直线 OB 的方程为,将 y=kx 代入,解得 A(0k 1 yx k 2 y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