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291613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科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选题1.按天体系统级别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B. 银河系一总星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C. 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D. 太阳系一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是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故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2.读图回答下题如果B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距日远近适中质量和体积适当有卫星绕转不停绕日公转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条件适中;

2、体积和质量适当,使地球有适宜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图中B行星上也有生命存在,必须满足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故A正确;与卫星的绕转和绕日公转无关。【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特殊行星,主要是因为地球A.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 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

3、和水等条件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条件适中,体积和质量适当,使地球有适宜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故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

4、形成水圈)4.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天空飘动的白云 B. 在太空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C. 安全着陆的美国航天飞机 D. 地球上的陨石【答案】B【解析】【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太空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是天体,B正确;但地球上的物体不是天体,故ACD错。5.木星的“左邻右舍”是A. 地球和水星 B. 火星和土星 C. 土星和天王星 D. 火星和天王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顺序。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火星和土星是木星的“左邻右舍”,B正确。6.汉书五行志记载:“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5、央”。记载中的“黑气“最可能指()A. 黑子 B. 耀斑 C. 红外线 D. 紫外线【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黑子是太阳强烈的磁场活动抑制了对流的作用,因而使得于表面温度相对较低、颜色较暗的区域。“黑气”是太阳光球层中的太阳黑子。A正确。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题。 7.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 海拔高,距太阳近C. 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8. 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A. 哈尔

6、滨 B. 上海 C. 广州 D. 北京【答案】7. C 8. C【解析】【分析】考点定位: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7题详解】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选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8题详解】为了使电池板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电池板应也太阳光线垂直;电池板与楼顶的倾角就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即电池板与楼板倾角最小时,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四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越低的城市,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也就是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四地中广州的纬度最低,选C正确。【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因素:地势高低,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太阳辐

7、射强;天气状况,晴天多的地方,太阳辐射强;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季节差异,夏季太阳高度大,昼长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关系;倾角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资料回答下列各题。9.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有()A. 耀斑和太阳风 B. 黑子和太阳风 C. 黑子和耀斑 D. 耀斑和日珥10.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 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 指南针失灵 D. 信鸽丢失【答案】9. C 10

8、. B【解析】【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使得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指南针失灵;信鸽之所以能够辨别方向归巢,全凭信鸽“鼻泡”感应地球磁场的作用。地球磁场受到太阳黑子爆发干扰后,便影响了信鸽感应、辨别地球磁场的功能,导致信鸽找不到“北”,再也无法归巢了。太阳活动不能干扰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1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 昼夜长短变化 B. 昼夜交替C. 四季的划分 D. 各地热量的差异【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故B正确。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划

9、分、各地热量的差异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12.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A. 4308 B. 4652 C. 2326 D. 6634【答案】C【解析】【详解】黄赤交角是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26。13.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A. 东九区的区时 B. 东八区的区时 C. 东七区的区时 D. 东六区的区时【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4.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A. 候鸟的季节性迁徙 B. 河流的季节性封冻C.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D. 树木年轮宽窄不等【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详解】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

10、向东自转,所以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故C正确。候鸟的季节性迁徙与候鸟的生活习性及其温度等有关;河流的季节性封冻与河流所在地的气温季节性变化有关;树木年轮宽窄不等与年轮所在时期的气温及树木的向阳、向阴等有关。1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点俯视是逆时针,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故A正确,BCD错。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3日19时(北京时间)新西兰南岛东岸发生了7.8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6. 地震主要发生在A. 海洋内部 B. 板块内部 C. 海陆交界处 D. 板块交界处17. 该地震

11、可能引发A. 海啸 B. 台风 C. 洪涝 D. 大雾【答案】16. D 17. A【解析】【16题详解】在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根据题意知,地震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岸,该处为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D对,ABC错。板块的交界处并不只在海洋,也不一定就在海陆交界处。【17题详解】本题考查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新西兰是个岛国,地震爆发释放的能量巨大,故极易引起海啸,A正确。台风是热带和副热带海面上爆发的强大涡旋,要有充足的热量和地转偏向力才行。此次震中位于南纬42.53度,纬度较高,不易发生地震,可排除B;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

12、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引发地震的地下能量在震后短期内是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的,但新西兰是个山地国家,且地震后不一定就会出现暴雨,故不易引发洪涝,C错;大雾是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尘埃等,气温降低,凝结成雾,地震后不一定有大雾,故D错。台风、洪涝、大雾与大气的运动有关,与地震无关,BCD错。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18. 右图中表示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19. 岩石圈包括A. 顶部 B. 的全部C. 的全部和顶部 D. 外部【答案】18. B 19. 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上到下

13、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是接近地表圈层,故是地壳,故B正确。【19题详解】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B.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依据C. 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变慢D. 在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一般先感到上下摇晃,然后是左右颠簸【答案】C【解析】【详解】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依据、由于纵波快、横波慢,故在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一般先感到上下摇晃,然后是左右颠簸,ABD正确。在莫霍界面,纵波和

14、横波的波速都变快,故C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二、综合题21.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B_。(2)指出地球圈层的名称:C_,D_。岩石圈主要存在于D圈层和_(填名称)的顶部。(3)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的发源地。【答案】 (1). 莫霍面 (2). 古登堡面 (3). 地核 (4). 地壳 (5). 上地幔 (6). H (7). 岩浆【解析】【详解】(1)地球内部圈层由上到下是地壳-地幔-地核。地下平均33千米处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在图中是A。地下平均2900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在图中是B。(2)C是地核,D是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3)地幔层(图中为H)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22.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_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行星。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其公转速度较_(快、慢)。(2)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生长提供了_。(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