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291402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学期月考试题地 理一选择题。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1.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A. 质量越大B. 体积越小C. 公转周期越长D. 自转周期越短2. 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A. 日地距离适中B. 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C. 地球公转周期适中D.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答案】1. C 2. B【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远近与质量无明显相关性,质量最大的是巨行星木星、土星。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1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质量可能小,质量最大的是巨行星,A错。越远,公转周期越长,B错

2、,C对。与自转周期先变短,后变长,D错。【2题详解】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B对。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A错。地球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是地表温度适宜的影响因素,与大气厚度无关,C、D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 读下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A. 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B. 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强年要大于太阳活动弱年C. 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D. 白天,2003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4. 某一

3、时间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 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 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答案】3. D 4. B【解析】【3题详解】读上图,根据图示曲线,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低于夜间,A错误。图中可以看到,在100千米高度上,电离层电子浓度小于1011 时,太阳活动强年等于太阳活动弱年,大于1011 时,太阳活动强年大于太阳活动弱年,B错误。夜间 ,在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减小,C错误。白天,100

4、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 cm3以上,D正确。【4题详解】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B对。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与无线信号中断无关,A错。太阳黑子增多影响地球气候,C错。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不变,D错。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 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 总体比较寒冷 B. 总体比较湿润C. 冷暖干湿交替 D. 温暖干旱明显6. 在图示甲时期A. 被子植物繁盛 B. 大

5、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 海平面高于现代 D. 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答案】5. D 6. B【解析】【5题详解】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全球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选D正确。【6题详解】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并没有繁生;图示该时段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温度你,海平面较低;这时期还没有传统农业。选B正确。【点晴】距今2.5亿年-6500万年前的时代,地质学上分为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称为中生代,是地球上爬虫类统治地球最鼎盛的时代,其中代表动物恐龙,出现于三叠纪晚期,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灭绝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6、由于当时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就是恐龙(统治地球时间长达约1.6亿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被子植物是在大约1.3亿1.3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起源的。直到离今80009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被子植物才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占了统治的地位。学习地理,一定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日常所见的现象中,蕴藏着许多地理知识。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肉眼所见的天空中明亮的太阳为太阳大气最外部的日冕层B. 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C.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都是恒星D. 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

7、用较弱8. 秋冬季节的早晨,我们常看到地表物体上有露、霜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阴雨天的夜晚,气温较低,易形成露、霜B. 出现露、霜的夜晚,大气逆福射一般较强C. 露、霜不参与水循环的运动过程D. 露、霜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较弱【答案】7. D 8. D【解析】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多数是恒星,也有金星等行星,月球等卫星。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露、霜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较弱。【7题详解】肉眼所见的天空中明亮的太阳为太阳大气最外部的光球层,A错误。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辐射释放的能量,B错误

8、。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多数是恒星,也有金星等行星,月球等卫星,C错误。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D正确。【8题详解】秋冬季节的早晨,我们常看到地表物体上有露、霜形成,阴雨天的夜晚,地面降温慢,不易形成露、霜,A错误。出现露、霜的夜晚,大气逆福射一般较弱,B错误。露、霜同样参与水循环的运动过程,C错误。露、霜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较弱,D正确。9.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四点的气压B. 甲地多晴朗天气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 近地面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答案】C【解析】【详解】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结合图中等压

9、面形态,图中四点的气压=,A错。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甲地近地面气压低,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错。同一水平面上,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温度高于乙地,C对。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错。【点睛】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结合图中等压面形态,图中四点的气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同一水平面上,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温度高于乙地。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0. 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 A B. B C. C D. D11. 图中A、B、C、D(黑点处为四点位置)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10. C 11. C【解析】【10

10、题详解】近地面的风向特征: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故C正确。风应该从高压吹向低压,A、D处的风向从低压吹向高压,故错误。B位于低压中心,气流垂直上升,不能形成风,故B错误。【11题详解】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比较图示的ABCD四点,C处的等压线最密,因此风力最大。故C正确。【点睛】风是因空气的水平运动而成的,当气压差异存在时,空气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动,从而产生风速大小不同的风。高、低压中心,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因而无风。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15米高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

11、列各题。12.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 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C. 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 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13. 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绿洲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气温日较差小,A错。与绿洲相比,半沙漠地区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B对。新疆位于温带,图中气温最小值大于0,温度数据不可能是当地的冬季,C错。太阳辐射最高值在正午12点,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不一致,D错。故选B。【13题

12、详解】读图,时段内是白天,半沙漠区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绿洲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a处的风向由绿洲吹向半沙漠,北半球向右偏,结合指向标,主要为西南风,C对。A、B、D错。故选C。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4. 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A. B. C. D. 15.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塑造地形地貌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促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增加A. B. C. D. 16.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 海洋蒸发 B. 地表径流 C. 水汽输送 D

13、. 凝结降水【答案】14. D 15. A 16. B【解析】【14题详解】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地表径流,D对。图中 是海水蒸发,A错。是水汽输送,是由海洋吹向陆地,B错。 是降水环节,C错。【15题详解】水循环意义是塑造地表的地形地貌,对。促进海陆间能量交交换和物质转移,对。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对。不能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错。A对,B、C、D错。【16题详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影响,B对。人类活动对海洋蒸发、水汽

14、输送、凝结降水的影响小,A、C、D错。17.“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 B. 风力堆积C. 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答案】C【解析】【详解】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当地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雅丹地貌因风力侵蚀而成,故C正确。【点睛】本题简单,属基础性题目。某课堂演示实验(下图)如下: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下列各题。18. 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C. 沉积作用 D. 风化作用19. 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A. 河流出山口 B. 平原边缘处C. 狭长山谷底 D. 河流入海口【答案】18. C 19. A【解析】【18题详解】该演示实验中,沙子沿书本中缝滑下,形成堆积体,模拟的外力作用是沉积作用,C对。风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A错。水蚀作用形成沟谷地貌,B错。 风化作用使岩石崩碎,碎屑堆积物颗粒大,D错。【19题详解】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从山谷中流出,地形变的开阔,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A对。平原边缘处、狭长山谷底没有冲积扇分布,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