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291385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文综试卷1.秦朝以“法”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最终导致国家崩溃。秦朝的治国实践和权力运作,饱含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足资诫鉴的政治教训。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不包括A. 儒法相济的统治思想B. 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C. 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D. 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秦朝以“法”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可知,秦朝皇权独尊,至高无上。秦帝国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严刑峻法,轻罪重罚。秦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

2、的措施,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所以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包括儒法相济、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不包括强化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A、B、C项,都是汉朝统治者从秦朝汲取的政治智慧,排除。【点睛】“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朝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汲取亲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而“郡国并行”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法学家谢沃拉在亚细亚行省告示中首次在法律意义上使用了“诚信”,西塞罗将这一内容固定到罗马法当中。法律意义上的善意.诚信原则在法学家盖尤斯的著作中被详细地记录。查士丁尼则对诚信内容进行了确认,如各种要物契约(信托、质押等)合意契约(买卖、租赁等)准契约(共有、

3、监护)等规定。由此可知A. 罗马法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主要依据B. 罗马法在查士丁尼时代形成完备法律体系C. 诚信原则的伦理属性不符合自然法的精神D. 契约行为主体的失信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罗马法重视诚信,尤其是查士丁尼时期,各种契约所涉及的诚信内容,可知失信行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判断案情的依据,排除。B项,罗马法是在查士丁尼时期完备,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诚信原则与自然法关系,排除。3.有学者认为,“士”是精英群体的一份子。在唐宋之间,使人成为士的三种最重要的身份属性是文化出身和官位,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4、(下表)。在该学者看来A. 文官家族的形成主要在于“重文轻武”政策B. 地方精英时代声誉是其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C. 士转型背后折射出唐宋时代局部社会大变迁D. 科举制建立之后门第家世不再具有重要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从唐代到南宋,士的身份属性及社会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为逐渐下移,门阀、世家大族被打破,体现出了唐宋社会变迁,礼制下移。所以在该学者看来士转型背后折射出唐宋时代局部社会大变迁,故答案为C项。A项,文官家族的形成与宋初“重文轻武”政策有关,但不是材料主旨,无法体现出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地方精英时代,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为何,排除。D项,科举制出现于隋朝,唐朝时

5、门第家世依然很重要,排除。4.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共和国,而不是纯粹的民主国家”,他们知道“被统治者的同意是政府的终极基础”,但并不认为“被统治者的同意可以简约为简单的多数统治”。下列符合这一论述的是,美国A. 众议院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直接选出B.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C. 国会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D. 政治精英理念违背“主权在民”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要实行民主制,但不能是“简单的多数”,而是实行代议制,故答案为C项,A项,众议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与材料“但并不认为被统治者的同意可以简约为简单的多数统治”不符,排除。B项,美国总

6、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间接选举产生,排除。D项,政治精英理念不违背“主权在民”原则,排除。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在其著作中写到:在八路军敢于深入的地方,到处都有群众组织,他们组织了农民、学生、商人、妇女和儿童的组织团体,而且正在引导年轻人参加游击队,年纪较大的加入自卫队。这说明当时A. 中共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进行民众动员B. 民众动员有了一定的组织依托和保证C. 使民众动员的广度达到了不可控状态D. 中共对民众的动员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在八路军敢于深入的地方,到处都有群众组织”可知,对民众的动员有一定的组织依托和保证,故答案为B项。A项,由“八路军”的番号

7、可知,此时为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民众动员是可控的,排除。D项,中共对民众的动员是否形成完整体系并不是材料要说明的问题,排除。6.上海租界建立后,规定行人必须靠边行走,马车、人力车一律靠左行驶;居民倾倒垃圾必须在上午9点以前,公共场所不得随地便溺;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违反相关规定会被处于罚款、枷号、拘留、罚作劳役等。据此可知A. 上海市民适应了近代的生活方式B. 以上规定侵犯了市民的人身自由C. 利于市民养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D. 上海租界最早引进现代市政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上海租界制定的各种规定及违反相关规定的惩罚措施,都与近代西方城市化生活有关,所以有利于市民养成城市化的生活

8、方式,故答案为C项。A项,由材料可知,租界刚建立,上海市民并没有适应近代生活方式,排除。B项,以上规定会使城市生活更有序、整洁,而不是侵犯人身自由,排除。D项,材料不能看出上海租界是否最早引进现代市政管理,排除。【点睛】根据题干中规定的内容“靠左行驶”、“不得随地便溺”等,以及违反规定的惩罚,结合相关知识即可得出“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的正确答案。也可以分析选项的合理性,逐个排除。7.1904年商部在奏疏中说:丝茶两项为出口货之大宗,往往以散商急思出脱,跌盘争售,而一二殷实巨商,亦为牵累。有商会则亟宜声明罚例,儆戒将来。商部在商会简明章程中指出:凡华商遇有纠葛,可赴商会告知总理,定期邀集各董,秉公

9、理论,从众公断,如尔造尚不折服,准其具禀地方官核办。材料表明A. 清政府认识到华商在市场竞争上的劣势B. 商会作为政府机构承担着工商管理功能C. 商会为市民社会的孕育提供了关键条件D. 商会成立利于改善市场主体的营商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商部奏疏可知,商会在规范市场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市场主体的营商环境,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华商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处于劣势,排除。B项,商部是政府机构,而商会并不是政府机构,排除。C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也曾使用过“市民社会”这一术语,一般指资产阶级社会,有时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关系。商会没有为市民社会的孕育提供关键

10、条件,排除。【点睛】商会为工商界人士自己的组织,1904年1月11日,商部奏请“劝谕各业”“创设商会”,并送呈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得旨允行”。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说明A. “一国两制”的首要目的在于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B. 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高度自治权”来自中央授权C. 中央与香港特区间是分权关系,

11、而非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D. “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拥有“固有权力”、“自主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一国两制”要坚持一个中国为前提,维护国家主权,中央对香港有全面管制权,香港地区的“高度自治”来自中央授权,故答案为B项。A项,“一国两制”的首要目的是实现祖国统一,排除。C项,中央与香港不是分权关系,排除。D项,“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没有“自主权力”,排除。【点睛】80年代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9.榫卯是极

12、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该材料反映了A. 传统木结构建筑优于现代钢架建筑B. 其使用的主因是古代缺乏铁等金属C.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D. 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应对地震的发生【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榫卯结构极为精巧,不用钉子而且有一定抗震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体现的是榫卯结

13、构(木结构),而不是木结构建筑,而且材料并不能说明传统木结构建筑优于现代钢架建筑,排除。B,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否缺铁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意为这种结构有利于抗震,而不是用于应对地震,排除。10.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二十一年,“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番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这一举措A. 禁止权贵在海外贸易中与政府争利B. 反映了元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 表明对外贸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促进了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规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描述的是海外贸易中的利息,政府抽取七成,并

14、且禁止权势之家从事海外贸易,这就说明了禁止权贵在海外贸易中与政府争利,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朝,排除。D项,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不是对民间海外贸易规范,而是禁止权贵与政府争利,排除。11.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21世纪初我国确定了周边安全战略的基本架构可以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对于这一框架理解正确的是A. 稳定两翼就是稳住东翼朝鲜和西翼巴基斯坦B. 强固后背的意思是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C. 经略东南的意思是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D. 斗而不破就是从全球利益角度构建中美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

15、斗而不破指从全球利益角度构建中美关系。包括要以两手对两手,争取双赢,避免双损;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扩大共识,减少对抗;要突出核心利益,减少美对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干涉,故答案为D项。A项,稳定两翼是指改善在亚太多边关系中的现实处境。在东翼,稳住朝鲜和日本;在西翼,努力发展中印关系,排除。B项,强固后背是指构造以中俄关系为核心的欧亚大陆战略。将运筹中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构筑欧亚大陆友好中间地带,排除。C项,经略东南是指提升在亚太及世界大国中的战略地位。包括必须下决心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加强岛内工作,排除。12.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日关系虽有所发展,但两国间的安全困境却随着中国的实力的增长、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和美日双边军事同盟的重新定义而变得愈发难解。这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当对安全的焦虑强烈到一定程度时,即使较高水平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关国际机制的存在也不可能保证和平”该材料反映了A. 安全焦虑使中日之间不可能实现长久和平B. 两国间的安全困境决定了两国的外交走向C. 新时期中日两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D. 各种现实问题制约着两国关系的继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虽然中日两国关系有所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如中国实力增长、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和美日双边军事同盟等,故答案为D项。A项,“不可能保证和平”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