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86397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南省益阳市十五中)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变名师教案 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结果 匈牙利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外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通过学习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全面评价苏联改革的得与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和正确评价问题的能力。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理解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内容,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感知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匈牙利改革的过程及结果,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否从实际出发,

2、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资料,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是必要的,以此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感情和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赫鲁晓夫改革很多方面脱离了苏联国情,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方向,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东欧各国改革虽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且多有失误,改革遇到了重大挫折甚至失败,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改革的艰巨性。重点难点重点:

3、赫鲁晓夫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提问: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什么体制?这种体制存在着哪些严重弊端?“二战”后,又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学生回答后指出: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趋严重,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0世纪4050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改革时期。新课教学一、赫鲁晓夫改革本子目设计以下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参照课前所收集的资料完成:1赫鲁晓夫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改革的?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政治上的弊端主要有哪些?对此,赫鲁晓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4、?3赫鲁晓夫是怎样评价斯大林的?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说说你心中的斯大林。4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怎样看待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5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的弊端主要有哪些?对此,赫鲁晓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6对于赫鲁晓夫改革,我们应如何认识?二、匈牙利改革1东欧各国改革的原因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8个。改革的原因:各国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随着这种体制的弊端不断暴露,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因而各国纷纷进行改革。2匈牙利改革3

5、东欧各国改革的结果都未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都遇到挫折甚至失败。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外交困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新思维”经济上,企业实行“三自一全”;以指导性计划取代指令性计划,实行大部分生产资料自由买卖等。政治上,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并把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论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要素。3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核心内容: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这一理论的提出,意味着苏联将放弃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动脑筋:按照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新思维”,你能猜猜不久后的苏联可能会是什么情况吗?)小结巩固提问一:这节课

6、我们学习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请说说这些改革的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提问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中国也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中国和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会出现这种不同的结果?请谈谈你的看法。【备课资料】知识卡片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家 革命建设 改革苏联(俄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道路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带来许多问题事例俄国十月革命、反对外国干涉和国内反叛斗争事例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清洗运动等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佳,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导致苏联解体中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全面社会主

7、义建设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然后推进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政治民主改革推进,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失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成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四次反围剿胜利、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成效土地改革完成、农业合作化运动、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完成等结论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找到适合本国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