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7283530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80427128(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铝的重要性质(跟酸、碱反应,铝热反应,钝化现象)。2铝合金。ba目标定位1.根据铝的原子结构,会分析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知道铝能与非金属、酸、碱反应。2认识铝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相似与不同。3了解铝及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的金属,密度较小,有较强的韧性和延展性,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2化学性质(1)铝与O2反应铝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但生活中许多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这是因为常温下铝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并牢固的覆盖在

2、铝表面,能阻止氧气等与铝进一步反应,因而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如果将铝丝加强热后插入到纯氧中会观察到铝丝剧烈燃烧,并产生耀眼的白光,最后得到白色块状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2)铝与酸、碱的反应将两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浓硫酸,观察铝片能否溶解?有无气体产生?答案铝片不溶解,无气体产生。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片铝片,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用手小心触摸试管外壁有热感(反应放热);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试管口部,发生的现象是产生爆鸣声。由此可说

3、明反应过程中有H2产生。由以上实验可知,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者均生成氢气。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b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6H=2Al33H2。(3)铝热反应如下图所示,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小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5 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 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上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通过以上实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写出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并指出:_是氧化剂,_是还原剂,该反应称为_。选出该实验的实验现象(将字母填写在横线上):_。a镁条剧烈燃烧b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火星四射c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d熔落物能够被磁铁吸引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生成物为金属铁?答案Fe2O32AlAl2O32FeFe2O3Al铝热反应abcd用磁铁吸引生成物,如磁铁上有黑色物质被吸附,则证明生成物中有金属铁。归纳总结铝的性质(1)除O2外,Cl2、S、Br2、I2等许多非金属单质也能在一定条件下与Al反应。(2)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的表面会迅速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停止反应,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铝的钝化。因此,浓硝酸

5、、浓硫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亦可用铝制槽车运输。(3)铝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比较还原剂均为Al,1 mol Al失去电子数目均为3 mol,与酸反应产物为Al3,与碱溶液反应产物为AlO。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11。产生相同量的H2,所需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3O4、CuO、MnO2、Cr2O3、V2O5等)组成的混合物叫铝热剂,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可用来冶炼难熔的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如V、Cr、Mn)、焊接钢轨等。提醒(1)常温下,Al在浓HNO3、浓H2SO4中的钝化是发生化学

6、反应的结果,而不是未发生反应。(2)Al不能与NH3H2O等弱碱反应,也不能与H2CO3等很弱的酸反应。1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答案B解析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浓硫酸反应,加热时浓硫酸能与铝反应;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强。2把铝粉和氧化亚铁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到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质

7、量比是()A32 B23C11 D289答案C解析本题应分析两个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铝置换出铁,铁再和盐酸反应生成H2和铝直接与烧碱反应生成H2,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化学方程式如下:2Al3FeOAl2O33Fe,3Fe6HCl=3FeCl2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此可看出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1。二铝合金及其应用1金属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铝合金。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等优点。2铝及合金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决定其重要用途,请把以下左栏列举的铝的重要用途与右栏列举的有关铝的性质用线连起来:归纳总结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铝合金中的铝

8、可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3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最长高速铁路。高铁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A比纯铝熔点高B具有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C各种成分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容易获取D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答案D解析A项,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低,错误;B项,作为制造车厢的材料铝合金抗腐蚀能力较强,即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错误;C项,铝的含量较丰富,但却不容易获取,制取金属铝需消耗很多能量,错误;D项正确。4铝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C密度小 D强度高

9、答案B1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C盐酸 D浓硝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铝的性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根据关系式:2Al2NaOH,2Al3H2SO4,2Al6HCl,A项正确,B、C项错误;浓硝酸会使Al发生钝化,不会放出氢气。2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C铝能置换出Fe、Cr、Mn等金属,是因为铝的还原性强且铝转化为氧化铝时放出大量的热D铝槽车能贮存浓硫酸、浓盐酸,铝合金是制造门窗、汽车、飞机的重要材料答案C解析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表面生成氧化膜),A

10、项错;铝与氯气能反应,B项错;铝与FexOy、Cr2O3、MnO2等发生铝热反应,C项正确;铝槽车不能贮存浓盐酸,D项错。3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 B12C13 D21答案B解析铝与足量的酸或碱反应,相同质量的铝产生等量的氢气,故氢气的体积比即为铝的质量比。4用铝热法还原下列化合物,制得金属各1 mol时,消耗铝的量最少的是()AMnO2 BWO3CCo3O4 DCr2O3答案C解析比较生成1 mol金属时转移的电子数目即可得出答案。由“MnO2Mn(降4价)、WO3W(降6价)、Co3O4

11、Co(降价)、Cr2O3Cr(降3价)”可知,生成1 mol金属时,Co的化合价降低最少即得电子数最少,因而消耗的Al最少(耗Al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BAD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1)铝和盐酸、NaOH溶液的反应中,铝作还原剂。(2)等质量的铝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H2物质的量相等。(3)等体积等物质的浓度的盐酸、NaOH溶液与过量的Al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相等。(4)铝与NaOH溶液反应中,每转移3 mol e,就生成1.5 mol H2。答案(3)解析(3)由反应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3H2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NaO

12、H与足量的Al反应,放出H2的体积比为13。6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 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_;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_。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_、_。答案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NaOH溶液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2,随着易拉罐内H2的量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CO22OH=COH2O2Al2OH2H2O=2AlO3H2解析易拉罐的材质是铝,本题应从CO2

13、、铝与NaOH的反应入手分析,结合气体压强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课时作业经典基础题1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 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 D氨水答案C解析Mg、Al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反应,但与氨水都不反应,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故可用NaOH溶液除去Mg中含有的Al杂质。2将足量的铝粉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两者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占有相同的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消耗的铝的质量相等BNaOH溶液和盐酸的体积相等C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不相等D反应后两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答案A解析两者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