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订鬼》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7940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订鬼》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7)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7.3《订鬼》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7)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3《订鬼》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订鬼》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订鬼 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本文选自 ,作者是东汉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故得病寝衽(故: )存想则目虚见(虚见: )传曰(传: )用精至矣(至: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4、课文第一段使用了的修辞手法。5、“精念存想”如何在目、耳、口表现出来?6、译句: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二、同步解读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这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

2、。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7、选文的论点是什么?8、作者认为,造成“思念存想”的原因是什么?9、第二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10、“何以效之”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11、“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的原因是什么?12、你生活中有类似伯乐、庖丁的感受吗?请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三、美文赏读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以饮器,大小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己而谓其朋曰:

3、“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口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目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注麓:山脚下。醴尊:装满甜酒的酒壶。履:鞋。属:连缀。已而:随后。盍:何不。慎:小心。爵:古代的一种酒杯。睨:斜视。蹈藉:践蹈。就絷:被拘囚。恶:憎恨。13翻译下列句子。(1)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2)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14作者认为“猩猩智矣”,从文中哪处可以看出来?15文中描写猩猩醉态的句子是 ,作者议论的句子是。16这则寓言使你想起哪类人?猩猩的结局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