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7504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静电现象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教学准备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教 学 过 程修注栏一)趣味视频,引入新课播放:女同学手摸带电的球后,头发全都竖了起来和女同学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越梳越乱的视频师:这就是有趣的静电现象,今天我们

2、就一起探究与静电现象有关的知识.(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师:请大家想一想,相互交流讨论一下,你还知道哪些与静电有关的现象?师:想知到为什么吗?师:我们先来完成一个小实验师:请大家拿出塑料尺,泡沫,或者塑料笔,在你们聪明的脑袋上摩擦几下,靠近小纸屑看一看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师: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师:很多物体都能通过摩擦的方法使它带电演示:摩擦使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并吸引轻小物体师:它们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不是相同呢?你有什么依据吗?师: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师:带相同电荷的橡胶棒靠近时会出现什么

3、现象呢?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再相互讨论,制订一个实验方案一起来探究一下,验证你的猜想师: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同学们把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到已设计的表格中师:你们看到什么现象?师: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带相同的电荷,靠近时相互排斥,从物理学研究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论呢?师: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师:我们刚才通过摩擦的方法使很多物体都带上了电,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现有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个结论呢?师:引导学生多设计几种实验方案譬如用两根玻璃棒靠近,两根塑料尺靠近,两块泡沫靠近等师: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

4、是相互排斥的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师: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不是也相同呢?师:你能不能也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你的猜想呢?师: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一下,再完成实验师:你看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师: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至少存在几种电荷师:哪两种?师:是否存在第三种电荷呢?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学家,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怎样解决这个疑问?师:如果存在第三种电荷,会出现什么现象?师: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存在?同组同学先讨论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

5、验现象记录到表格中师: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师:你们认为存在几种电荷?师: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跟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发现:(课件展示)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而且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师:富兰克林这样提出电荷的正负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师:分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

6、构成的(课件展示)这是一幅水分子的图片,它们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这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这是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这种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师: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是也是可分的呢?(展示橡胶棒)它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带电的,为什么与毛皮摩擦后就带了电呢?师:17世纪末,人们对带电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还很模糊直到19世纪末,英国的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是相

7、等的,所以呈电中性,由原子构成的橡胶棒也不带电(课件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师:同学们肯定要有疑问了,为什么摩擦之后就带电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师:同学们可以猜一猜,也可以相互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猜测师:(播放课件:电子转移的视频)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等量的正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就是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跟他摩擦的毛皮因为失去电子就会带上等量的

8、正电荷,电荷的总数还是不变的师: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出电荷?师: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物质结构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师:我们经历过怎样的探究过程,学到了哪些知识?(四)及时反馈:师:(重新播放引入新课时的视频)你能用今天所学的静电知识解释视频中这些有趣的现象吗?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生:想学生活动一:同学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尺,泡沫,或者塑料笔,在脑袋上头发上摩擦后,靠近小纸屑.生:能吸引小纸屑生: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生:观察老师重复自己做过的实验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生: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实验方案,学生

9、活动二: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现象生: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现象带电橡胶棒带电橡胶棒生:相互排斥学生讨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学生活动三:生: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完成此实验现象带电玻璃棒带电玻璃棒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带相同电荷的玻璃棒也是相互排斥的。生:可能不一样学生活动四:学生讨论,并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现象带电橡胶棒带电玻璃棒带电橡胶棒带电玻璃棒生:相互吸引生: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生:两种生:一种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一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学生讨论:生:既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又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学生活动五:

10、探究是否存在第三种电荷现象带电橡胶棒带电玻璃棒另一种带电体带电橡胶棒带电玻璃棒生:另一带电体与带电橡胶棒吸引必与带电玻璃棒排斥生:两种学生:分子学生猜测,并热烈讨论部分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景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了解、肯定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时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亲身体验,很有说服力一动手实验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热情高涨,为保持积极的探究情绪打下伏笔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老师规范的实验操作为学生实验成功打下基础及时设问,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对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体现合作的重要

11、性养成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的习惯,有利于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及时巩固得到同种电荷的方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用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结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熟化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带着成功的喜悦再次进行新的探究,也给第一次实验失败的同学带来新的机会前面的探究活动给同学们积累到一些经验,这次的探究活动顺利多了进一步的追问不仅使下面要探究的问题更明了,同时能帮助部分学生把前面探究时得到的知识梳理一下新的问题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及时引导降低问题的剃度,便于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明确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节约实验时间,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五个探究活动不仅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新的疑问又产生了借助课件展示分子的构成,能使微观世界更直观、具体,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兴趣以问答的形式带领学生层层深入认识物质的构成,避免讲述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学生对原子结构有更形象的认识,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做了铺垫边讲解边播放视频使更多的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课堂不能成为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的需求难点不攻自破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能回顾所学知识,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