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4098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隆中对》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语文课 型教读课年级九年级时间13、8、19主备贺茹同伴签字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要实词“枉、倾颓、信、挟、资”等和虚词“以、而、于”的意义及用法2、感受文章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特点及刻画方法。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陇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少年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学习重、难点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要实词“枉、倾颓、信、挟、资”等和虚词“以、而、于”的意义及用法2、感受文章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特点及刻画方法。班级 姓名来源:学科网ZXXK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在田字格里抄两遍好为梁父吟( ) 宜枉驾顾之( ) 遂诣

2、亮( )因屏人( ) 度德量力( ) 遂用猖蹶( )挟天子而令诸候( ) 而不知存恤( ) 帝室之胄(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欲信大义于天下()来源:Z*xx*k.Com二、【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查有关资料,调动文章词汇积累,解释下列加点字。亮躬耕陇亩( ) 时人莫之许也( ) 将军岂愿见之乎( )此人可就见( ) 宜枉驾顾之( )( ) 遂诣亮( )因屏人曰( ) 汉室倾颓( ) 度德量( )来源:学科网ZXXK 遂用猖蹶( ) 自董卓已来( )不可胜数( )挟天子而令诸候( )此诚不可与争峰(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总揽英雄( ) 情好日密(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

3、军( )( ) (19)谓 谓为信然( ) (20)然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曰( ) 然志犹未已( )(21)犹 然志犹未已( ) (22)信 信义著于四海 ( )犹鱼之有水也(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课堂检测】太宗论盗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请重法以禁止 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安用重法邪 2、下面各句

4、中的“之”与“上哂之”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B、在乎山水之间也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来源:Zxxk.ComD、弗之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路不拾遗 商旅野宿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断句。民 之 所 以 为 盗 者 由 赋 繁 役 重 官 吏 贪 求 饥 寒 切 身 故 不 暇顾 廉耻耳4、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板书设计 【学到了什么】积累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来源:学科网ZXXK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 来源:学&科&网Z&X&X&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