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4093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隆中对》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 (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唐雎( ) 2、韩傀( ) 3、免冠徒跣( )( )4、 以头抢地( ) 5、 彗星袭月( ) 6、天下缟素( )7、 寡人谕矣( )二、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_ 2、仓鹰击于殿上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5、以头抢地尔_ 三、翻译下列句子。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 长跪而谢之_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_ 否,非若是也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_通_意思_2.仓鹰击于殿上_通_意思_ 五、阅

2、读分析。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解释加点的词。 故不错意也_ 轻寡人与_ 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_ 请广于君_ 2.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今吾以十

3、倍之地,请广于君。( ) 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 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 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 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的领土。 3.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 _。 4.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_。 5.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_。 6.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隆中对练习题基础识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 因屏人( ) 猖蹶( )( ) 屯新野( ) 先主遂诣亮( ) 倾颓( ) 陇亩( ) 不可胜数( ) 乐毅(

4、 ) 欲信大义( ) 存恤()帝室之胄( ) 颍川()殆( ) 刘璋()北据汉沔(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 )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谓为信然 ( ) 此人可就见 ( ) 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5、,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一、基础1、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音 ,义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通 ,音 ,义 2、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字 (音),是朝人, 家,所著本书共 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对,是 的意思。3、翻译句子(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_(3)、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_二、回答问

6、题1、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_2、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_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_4、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_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_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_三、课内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

7、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其岩阻,西 诸戎,南 夷越,外 孙权,内 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胄( ) 戎( ) 箪(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国险而民附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箪食壶浆 2、 (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 ,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3、 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保 抚 和 争锋 修 B. 保 和 抚 结好 修 C. 守 和 抚 结好 修 D. 守 抚 和 争锋 修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