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1605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1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燃烧现象及条件、灭火的原理和常用的灭火方法。能区分完全和不完全燃烧,知道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的措施。过程与方法 探究燃烧的条件,概括出灭火的原理,知道灭火的方法依据。 观察比较乙炔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探究控制燃烧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燃烧的条件,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唯物注意观点。相关知识对于爆炸的原因全面分析,并不是所有的爆炸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轮胎爆炸)。充分利用在线测试,有

2、意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缓慢氧化、着火点。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爆炸的发生原理和防爆措施难点: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能达到促进燃烧和灭火的目的,认识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利用火三角直观表现燃烧的三个条件,加深记忆。利用生活中常见现象(烛火一吹就灭,炉火越吹越旺等),探究如何控制燃烧的条件以达到使其充分燃烧的目的。比较学习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概念。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在灭火时,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板书提纲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燃烧和灭火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使用常识清除可燃物或

3、使可燃物与其它可燃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爆炸原理和常见易燃易爆物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灭火的原理1.灭火的方法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燃烧的定义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1.通过真实的火灾的信息,认识火灾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激发学生对火灾受难者的同情,引导学生对灭火的探究动力。2.引导学生讨论列举常见的灭火方法(如酒精灯、森林大火等),与学生交流灭火常识,简单介绍常见的灭火器,培养学生安全用火的意识。安全提示:出现家庭火灾可做以下措施拨打火警119;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灭火物品(如水、沙等)

4、适当灭火;如有大火,撤离是应用湿毛巾或被褥之类捂住口鼻,延墙撤离;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不可直接泼水;不要贸然开窗,以免扩大火势3.从灭火的方法中总结归纳出燃烧所需具备的条件,以“火三角”直观的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与燃烧的关系。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简单谈谈对火灾的认识结合P84 活动天地尽可能的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总结归纳灭火方法,变向思维燃烧与灭火的关系,探究燃烧所需的条件二、促进燃烧的方法1.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2.促进燃烧的方法1.控制燃烧的条件,比较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不同的燃烧效果。2.通过现象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不完全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对燃料的浪费。3.从燃烧反应的条件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结:1.燃烧和灭火2.促进燃烧的方法P86 活动天地认真观察所给的两幅图象,找出它们的区别,总结乙炔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探究原因是什么。P87活动天地联系生活常见现象(如蜂窝煤等),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常见的四种灭火器的用途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等,优点不留痕迹。干粉灭火器优点干燥易于流动。清水灭火器利用自身吸收显热和潜热的能力发挥冷却灭火作用。简易式灭火器特点是轻便适用于家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