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43703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期中练习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单项选择题(50分)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2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3“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由黄河流域移到了

2、长江流域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4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黔、鲁、京、浙、苏 B豫、新、京、浙、苏 C渝、琼、京、津、沪 D沪、京、津、浙、苏5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人口的出生率 人口的死亡率 人口迁移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6 城市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是 (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D城市的进出口总值7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 靠近交通干道 拓展城市范围 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城市环境 A B C D8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形态呈条带状格局的城市有 ( )

3、兰州 成都 重庆 北京9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10下列不同等级、不同种类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书店超市 C医院储蓄所1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指 ( )A农业生产都必须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B各农业区具有不同的自然和农业景观C农业区自然环境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D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12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是 ( )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高温多雨寒冷干燥1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 )中部平

4、原西部高原南部沿海五大湖附近14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农业、商品谷物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农业、季风水田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15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 ) A日本B加拿大 C美国D西班牙16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1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5、).商业区用地 .工业区用地.住宅区用地 .文教区用地18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 ( ) 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1920题: 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离OABC甲乙丙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19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 )A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 B租赁者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C城市建筑物的艺术性和自然环境 D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知名度20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应该是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混合模式21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6、(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2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23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24引起大量人口迁入攀枝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矿产因素 C气候条件 D光照条件25我国东北、西北的国营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

7、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二、双项选择题(10分)26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经商 战争 自然灾害 旅游27关于城市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 B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C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近 D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少28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退化 D垃圾污染29目前在一些西方大城市,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的原因主要有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环境优雅,但供水困难C高速公路,地铁的迅速发展 D农产品满足不了城市的需要30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

8、确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是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C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 综合题31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国,老人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国。(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_;_。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_;_。32读“常州市功能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双项选择题

9、)形成常州市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A、历史过程中自然形的B、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 污染日渐突出C、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保护城市环境D、城市功能分工的必然结果 (2)(单项选择题)常州市工业的分布除具有上面所列出的分布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尽量把工业布局在铁路线、公路线和运输河道附近,其原因是( ) A、便于工人上下班 B、便于购货人员就近订货 C、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缩短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D、就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体力消耗33读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 B、_ C、_。(2)A、B、C三地均为_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和_地区。(3)本地区_稠密,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是:_;_;_;_。34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 和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