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7243045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湘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如柳永、李清照。,作者照片,本词写于1935年2月,红军长征途中,娄山关激战后。1935年1月中旬,红军准备从四川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的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贵州军阀急调两个师固守娄山关。25日凌晨,红军借着夜色向娄山关挺进,与敌军遭遇,经过激烈拼搏,红军

2、终于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急速通过娄山关。26日,又击溃了反扑之敌。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战。,背景,原文呈现,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碎:细碎。 咽(y):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 这里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漫道:不要说 从头越

3、:重新跨越。 残阳:夕阳。,全文翻译,西风正猛烈地吹着,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一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再向前。 重振旗鼓再向前, 青山茫茫辽阔如海, 夕阳光华鲜红如血。,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上阕:写霜晨行军的情景,渲染苍凉沉郁的气氛。,下阕:写过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悲凉沉郁,雄劲豪放,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点明时间: 拂晓 环境:,西风、霜晨、残月、雁叫,造成一种 紧张而又肃穆的气氛。,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4、从听觉来写行军,突出寂静 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碎:地势不平、山路崎岖、步伐零乱,咽:西风中的军号声若断若续、 忽高忽低,显得悲壮深沉。,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以动写静、 以有声衬托无声。,写出战地行军的肃穆,红军慷慨赴敌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沉着的革命风度,为下阕蓄势。,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漫道:不要说。 对险阻的蔑视, 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从头:重新开始。 隐喻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真如铁:比喻娄山关的险固。,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的豪迈气概和 跨越一切艰险的豪放胸襟。,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比喻:把山比作海, 以血形容太阳。,象征意味: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 但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还要付出 许多流血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