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4041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胆外科常见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常见检验项目:三大常规(血、尿、粪),血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全套、输血全套、感染性标志物、血糖血脂、血气分析、胸腹肺部引流液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心肌标志物、肿瘤标志物、血尿HCG检测及与移植相关的配型及抗原抗体检测、血药浓度的检测等等。一、血常规检查正常值与临床意义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 4.010 12-5.310 *12个/L女: 3.510 12-5.010* 12个/L儿童:4.010 12-5.310 *12个/L临床意义l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l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

2、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临床意义n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n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 4-1010*9/L(4000-10000/mm3)。新生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临床意义u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

3、生儿。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u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

4、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5、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

5、症等。二、尿常规及临床意义尿常规化验单常见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等。所具体的临床意义如下:1. 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正常参考值:5个/HP。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

6、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3、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4、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5、尿蛋白(R-PRO)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6、葡萄糖(UGlu)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临床意义:阳性

7、,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7、尿比重(SG)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正常参考值:1.015-1.025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 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 8尿酸碱度(UpH)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度)在5

8、.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9隐血(UBLO)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还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

9、等。三、粪常规1粪便隐血试验(OB):阳性,见于消化道溃疡,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2. 胆色素检查: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等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四、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1.谷丙转氨酶(ALT):0-46U/L2谷草转氨酶(AST):0-46 U/LAST/ALT: 0.2-2.03.直接胆红素(Dbil)0-7ummol/L4.间接胆红素: 1.5-18 ummol/L5总胆红素:(Tbil) 0-25 ummol/L6.白蛋白(ALB):35-55g/L7.球蛋白(GLB):20-30 g/L8.ALT/AST: 1.5-2.59.总蛋白: 60-83 g/L10.尿素氮: 1.7-7.2mmol

10、/L11.肌酐: 45-117u mmol/L为评估肝肾功能及机体免疫力提供有力依据。五肝功能肝脏的功能包括: 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造血、肝脏再生功能。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项目 参考范围ALT() 046AST() 046AST/ALT(谷草/谷丙) 0.22.0GGT(谷氨酰转移酶) 732ALP(碱性磷酸酶) 53128TBILI(总胆红素) 5.119.0DBILI(直接胆红素) 0.05.1IBILI(间接胆红素) 5.012.0TP() 6080ALB(白蛋白) 4055GLB(球蛋白) 2030.0A/G(白球比) (1.52.5):1LDH-L

11、(乳酸脱氢酶) 109245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总胆红素的检查。肝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地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六肾功能1 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 1.77.2m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2.血肌

12、酐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46-117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 119417mol/L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4.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78mmol/d。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5 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 阴性 定量:6.2mmol/L见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饮食,特别是胆总管

13、阻塞,如胆道结石,肝、胆、胰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降低:见于严重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 ,也可见于营养不良、贫血。n 血清甘油三酯:0.56-1.7mmol/L,增高见于原发或者继发高脂血症;降低见于严重肝脏疾病、肾上腺功能减退,甲亢。n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4-2.0mmol/L降低具有临床意义,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n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6.4mmol/L为升高,升高具有临床意义,与冠心病成正相关。十一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快速检测血液中的血气、生化、电解质、血球压积甚至尿素氮、肌酐、出血时间,PT等。 正常值:PH: 7.35-7.45PCO2: 35-45mmHgPO2: 80-100mmHg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