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37037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做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中,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众多,随着气候的变化,该区冰湖面积、数量都呈现相应变化。下图为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高度带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变化。回答1819题。1.近30年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

2、区冰湖A. 总体呈萎缩态势 B. 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C. 海拔5200米附近冰湖最多D. 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最明显2.近30年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如上图态势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下降 B. 冰川退缩C. 过度引水灌溉 D. 降水减少下图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回答34题。3.某投资商拟在B行政区布局一超市,其选址条件为人口多且地价低的地区,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A. 3 B. 4 C. 7 D. 84.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

3、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34题。项目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霜日均值(日/月)2/104/1026/921/925/9距平(天)+5+7-1-6-2终霜日均值(日/月)3/521/515/522/520/5距平(天)-14+4-2+5+35.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A. 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 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C. 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 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6.该地有可能是我国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铁路运输供需缺口= 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

4、L)。据图回答78题。7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AT1 B.T2 C. T3 D. T48. 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C. 工业化程度提高 D.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回答910题。9.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 暖流增湿 B. 地形抬升C. 赤道低压控制 D. 受西风影响10.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可能出现大面积粗放牧业分布的是 A BC D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图,回答1112题。11、时期,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

5、.原料交通燃料 B.交通燃料市场 C.燃料原料市场 D.原料燃料市场1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A.制糖工业 B.普通服装 C.钢铁工业 D. 精密仪表工业 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1314题。13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 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14据图,可以判断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C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它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

6、空间分布图,回答1517题。15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16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7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1819题。18、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 B. C. D. 19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 A. B. C. D. 读我国19532000年

7、城乡人口对比图(亿人),回答2021题。20图中两类人口的变化反映了A乡村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B城镇住房压力不断增大C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城镇快 D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超过乡村21下列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C19821990年 D19902000年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22图二中显示的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中小城镇发展不足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

8、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23根据“网络城市”理论,更好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措施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A. B. C. D.下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完成24-25题。24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A6月22日23时44分 B12月22日12时16分C6月22日11时44分 D12月23日0时16分25设O点的纬度,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120 B30 C

9、290 D1802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利比里亚自然地理要素图及相关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利比里亚是传统的农业国,全国可耕地面积380万km2,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不足13%,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木薯,2005年水稻单产仅为170斤/亩,粮食不能自给,60%依靠粮援。近年来中国与该国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1)甲城为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雨都”之称。试分析甲城夏季降水丰沛的原因。(2)简述该国人口分布特点并简析其自然原因。(3)简析该国水稻单产较低的原因和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27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0、10分) (1)简述图示区域西侧近海等深线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2)分析图示草原的形成原因。 (3)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重要的农畜产品(牛肉、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28. 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半岛区域略图,甲城是重要的钢铁和化工工业基地。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点。(2)目前甲城缺水问题仍日益严重,简析原因并从产业发展方面提出解决措施。(3)该地西部地区应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9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1年3月1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11、,地处四川盆地,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成渝经济区规划为“双核五带”布局,是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中的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高起点、有选择地承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化工、轻工、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打造条产业链。(1)根据材料二,描述图示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产业发展带的比较优势。(2)根据材料简述重庆两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3)分析产业转移对重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4)根据材料三指出甲城市浓雾出现

12、的主要季节,并分析该季节浓雾形成的主要原因。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CBBACCCDDCD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DBCCBBBDBDBA第卷(综合题 共50分)26.(12分)(1)(4分,每点2分,得出二点以上即得4分) 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湿作用明显;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2)(4分) 分布特点:分布不均,集中在沿海平原(及西北部高原)。(2分)原因: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西北部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2分)(3)(4分) 原因: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2分); 条件:耕地面积广(沿海平原和河流谷地面积广);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土壤肥沃等。(2分)27(10分)(1)(2分)特征:南、北延伸,密集(1分)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