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34885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诚信教育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利己”思潮和冷漠行为,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时刻侵蚀着校园,给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中出现的以“自我”、“自利”为核心的,也包括以“维护班级荣誉”为表象的具有自我保护目的的言行不一和面对不同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了一种缺乏诚信的两面性人格,严重地危害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加强诚信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所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德育组抓住

2、机遇,开展了诚信教育课题研究,为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美德,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诚信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和正面的鼓励,让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低年级:说话实实在在,不掩盖,不

3、说谎,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拾东西交教师;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尽力去做,做不到的事不要说。(2)中、高年级:真诚待人,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有错必改,感谢别人批评,学会道歉,说话实在,表里如一,考试不作弊,不抄作业;不欺骗别人,不随意承诺,尽力兑现承诺。四、课题研究内容(1)小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2)如何在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诚信意识。五、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要解决“心目不一”的问题,要求做到真诚、诚实,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能口是心非,虚情假意。 (2)要解决“言行不一”的问题,要求做到重诺言、守信用,言行一致,不能言而无

4、信,出尔反尔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1)调查研究法: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下,进行小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到教育的切入点。(2)案例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开展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个案分析,得出具体的实施策略。(3)行动研究法:围绕主题班会,开展系列活动,形成“诚信意识”的主阵地七、课题研究中要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研究过程要认真学习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有关理论,了解他们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心理特点,遵循道德发展特点,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的诚信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系列。(2)实践性原则:研究

5、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诚信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3)渗透性原则:充分拓展诚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有效利用课堂及课余等开展各种活动,让诚信教育假期不休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网,这样不仅能加强诚信教育的落实,还能使诚信之风由学校吹向社会。八、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学习他博大的教育思想,其真的教育实践,知性合一的师德风范。(2)要求研究人员对“诚信”的教育内容、要求、层次进行分析研究,以利提高实验的科学性。(3)优化校园文化氛围。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土地说话。充

6、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展示诚信文化;做到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4)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诚信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实践体验中,把诚信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及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5)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了增强学校德育的整体合力,我们必须将学校教育自身的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中。 “诚信教育”不仅要从学生自己做起,还要小手拉大手,呼唤家长共同实践“诚信”,从而提高家庭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水平。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的目标与内容。(2)实施阶段。20

7、13、42013、5 确立研究主题于方2013、52013、6 各种活动设计徐艳珍 2013、92014、6 学科渗透 徐冬云 郑军丽 (3)总结阶段,完成课题终结报告,申请结题。2013、52014、6收集整理材料 许雪琴 冯秀琴十、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以课堂为主渠道,渗透诚信教育。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本次实验中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寓德于教的作用,将课题实验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显性教育即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而隐性教育则是本次教育的重点,特别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8、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过程。可以说,寓德于教无处不在。 (二)、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诚信教育。根据小学生好动性大,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校举办诚信“悦读”读书活动。课题研究和读书活动结合,让有关诚信的优秀书籍浸润学生的心灵,做到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坚持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绽放诚信 快乐成长”主题班会,开展以“诚信”为内容的手抄报比赛等常规教育,号召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于方老师绽放诚信 快乐成长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主题班会。李飞在“创建诚信校园 培育诚信师生”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徐艳珍老师在“创建诚信校园 培育诚信师生

9、”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徐艳珍老师在“创建诚信校园 培育诚信师生”征文比赛中获优秀辅导奖。十一、课题研究所面临的困惑一个时期以来,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反面事例的影响,历来视诚信为身家性命的知识分子中,也流行起“诚实人吃亏”的观念,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疑问:“在机遇来临时,如果不守信用就可以轻易成功,那么,我们还背不背信用这个沉重的包袱?”这种观念和想法在教师以及家长队伍中也有一定市场。小学生缺乏社会生活体验,难以深刻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光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而且诚信美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难免有反复,必须长时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苏章营小学2014年4月20日小学

10、生诚信教育探索与实践获嘉县位庄中心校苏章营小学 于方诚信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新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尽一份力。一、 正确对待小学生的说谎小学生年纪小,年龄跨度大,这样构成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不一、思维不同、意识差异。因此,在小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互相衔接,相互连贯,达到系统化,以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在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

11、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这样按不同年级,分层次进行不同要求、不同内容进行诚信教育,循序渐进,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二、创设道德氛围,实行环境育诚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诚信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诚信教育氛围,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墙壁上悬挂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校内广播、黑板报大力宣传,使全体师生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12、除学校创设诚信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创设诚信的环境氛围。制订班级诚信道德基本范畴目标:如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团结同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诚实做人、知错就改;遵守规则、不损害他人利益。牢记“诚信为本、做人在先”的道理,努力作一名诚实、守信、正直、履约、不欺、不瞒、不说谎话、品德高尚的中国公民。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诚信的内容。促使学生自觉地从上课、作业、考试、值日等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校内校外一样、人前人后一样,自觉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三、以课堂为主渠道,渗透诚信教育小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学习学科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发挥课堂教学这对学生进行

13、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诚信教育的渗透点,加强学科诚信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诚信教育。语文课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关诚信的课文、描述有关诚信的词句找出来,认真朗读并加以分析理解。思品课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中让学生受到熏陶。社会课利用生动、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说理教育通过各学科渗透,把诚信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而具体。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诚信教育进行到底,才能实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四、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诚信教育根据小学生好动性大

14、,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校举办诚信“悦读”读书活动。学生在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过程中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格言、谚语,摘抄出来做成书签,相互传阅。学生从哲人的“言必信,行必果”,诗人的“三杯吐承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的佳话中感受到诚信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我守信,我自豪”振振有词的告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孩子,在校做一个诚信的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那铮铮入骨的誓言; “忠诚是友谊的桥梁,欺骗是友谊的敌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似一篇篇呼唤诚信,共筑诚信的倡议书;像一股股活

15、水,如一缕缕清风,逐渐浸润,深入人心,吹开孩子们的心扉。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中,我们在文字的世界,欣喜地听到诚信是一种美德的呼唤,我诚信 我快乐的表白,信誓旦旦的诚信,我能行五年级“我诚信 我快乐”的主题班会上,小品“呼唤诚信”让学生体验到被人欺骗的难过、沮丧、愤恨;三句半诚信之花处处开让领悟诚信真谛,歌曲诚信中国让学生知晓“诚”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这次主题班会还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主题班会。五、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诚信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体验“诚信”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受诚信对成长的重要,才会更深刻地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学校经常组

16、织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到退休老教师献爱心、植爱心树的活动,进行诚信体验活动,使他们的身心在奉献中得以陶冶。从中感受做人要讲文明、守诚信。当学生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的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不仅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上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在诚信教育中,我们还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周围的典型素材,如“劣质奶粉”,调查劣质奶粉的生产、销售、危害及社会民众对此的反映等。同学们以纯真的眼光,体验了诚信。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瞪大了眼睛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顺势点拨:诚信不仅是人的修身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同学们从社会实践中体验了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