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31873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旅游发展要略 (四节)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2点:时间、创办人)一、旅游的产生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奴隶制社会,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人类开始外出经商。所以旅行活动主要是商人开创的。二、发展史举要(一)近代意义上的旅游直到19世纪初期履行的发展在多方面才开始有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特点。最主要的是因消遣目的而外出的观光或度假者在人数规模上已超过传统上午旅行。(二)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是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旅行社的雏形)。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书利物浦之行手册

2、。第二节 现代旅游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指开展旅游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三方面: 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 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 作为连接主体和客体的纽带“旅游服务及其设施”。 这三方面的基本条件构成现代旅游活动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一、 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07年)(一) 旅游的实践性意义世界旅游组织(W.T.O或UNWTO)1991年6月25日在加拿大召开“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对旅游基本概念重新下定义,旅游即:“包括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官场的环境,到某些地方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这定义包括三大部分,首先将旅游动机,为了休闲商

3、务和其他目的,排除为了谋生而实现的空间移动;接着讲旅游必须有较大的空间移动,有时这些空间移动需要停留,如住宿;最后将时间,即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这大多与签证有关。(二) 旅游者旅游者将旅游动机转化为旅游行为,这是与旅游相关的一切社会现象和关系发生的基础,也是旅游业赖于生存、发展的根本,因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1. 旅游者的基本定义旅游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目的地停留过业的称之为“旅游者”;另一类是在目的地不过夜停留,而是在当日瓦干的游客,称之为“短程游览者”或“一日游游客”。我国的旅游统计将旅游者分为入境旅游者、国内旅游者、出境旅游者三类。(1) 入境旅游者。只来我国观光、度假、探亲

4、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以及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目的)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对象)其中外国人指属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华人;华侨支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港澳台同胞之居住在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中国同胞。我国规定所谓入境旅游者是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常住国(或常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2) 国内旅游者。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以及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它地

5、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国内旅游者分两类,一类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旅游者;一类指国内一日游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旅游者。(3) 出境旅游者。出境旅游者是指出国境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以及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等中国人。参与这些活动,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截至2008年8月,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共有135个。2. 旅游

6、者出游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类。(1) 客观因素。主要指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有足够的可自由安排的闲暇时间,尚有其他种种客观因素。(2) 主观因素。主要是指旅游动机和个人需求。如出于生理动机和需求,调节生活,消除疲劳,增加体力活动等;出于安全动机和需求,如希望治安良好、秩序稳定、能受到保护等;爱的动机和需求,如对目的地的情感、对集体的荣誉感、对朋友的情谊、对家庭的爱等;出于受尊重的动机和需求,如自尊心、声望感、成功欲、成就感等;自我实现的动机和需求,如追求知识、追求信息、完善个性、全面发展等。二、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一) 旅游资源的通行意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旅

7、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凭借。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和它产生的旅游价值效应。(02、04年)一般而言,没有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仅有潜在价值,而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才具有效的旅游吸引力。(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类的方法很多,一般常见的是按性质分类(最广泛的方法)。可分为:1.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以及天象与气候景观类。2.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其他还有几种分法,如按生产划分,可分为自然赋存的旅游资源、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四大类。如按利

8、用限度和生成价值划分,可分为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旅游资源两大类。按开发利用的变化特征划分,可分为原生型旅游资源、萌生型旅游资源两大类。(三)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偏废的重要内容,保护是前提,是先决条件,特别是对一些不可再生的原生型的旅游资源,不保护,即失去了开发的前提。1. 保护的举措。一般而言保护举措有以下各个方面顺序要记住!:(1)制定保护规划(2)清除环境污染(3)向自然再投资(4)制定法律法规(5)严格管理(6)营造公众舆论2. 开发的基本原则(10年)(1)独特性原则,一般指旅游资源的个性特点开发是要加以突出。(2)民族性原则(3)地域性原则(4)

9、参与性原则(5)总和开发原则(6)经济性原则(7)现代性原则(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9)旅游开发与地区总体规划相结合的原则(10)可持续发展原则。三、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纽带旅游服务是指旅游行业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和协议,以一定的物质为凭借,为满足游客在旅游全过程中(包括游前服务、游中服务、游后服务)各种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旅游设施是指旅游行业人员,向游客提供服务时所依托的各项物质设施和设备。四、 现代旅游活动类型(一) 按目的地空间范围划分1. 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往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旅游,有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 国内旅游,指一特定国家的居住人口在本国的旅

10、游。(二) 按旅游组织的形式划分1. 团体旅游,简称G.I.T,又称“集体综合旅游”。一般指日程、线路、交通工具、住宿、餐饮、导游服务、收费标准划一的团队旅游。2. 散客旅游,简称F.I.T,又称“个别旅游”。一般是,其旅游日程、线路等有旅游者自己选择决定,而由旅行社做机票(或船票、火车票)、旅馆安排。3. 自助旅游,指交通、食宿、游览、娱乐、购物等有旅游者自己选择决定或有旅游者自己组织的一种旅游类型。(三) 按旅游的性质和目的划分一般可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三大类,三大类下可细分。观光旅游可有现代城市观光、现代工业观光、现代农业观光等休闲旅游可有城市度假、乡村度假等专项旅游可有商务旅

11、游、会议展览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旅游、蜜月旅游等。五、 现代旅游活动特点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其主要特点是:(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旅游的性质、内容、形势、规模都有了重大的变化。(二) 旅游已成为人民大众的社会活动,带薪度假、分时度假日益增多(三) 旅游交通工具是旅游者在时间和空间上越益自由(四) 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信息愈益现代化、国际化,也愈带有民族、地域特色,可满足旅游者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五) 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现代

12、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也随之不断完善(六) 各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美,人口素质不断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不断被激发,因此旅游的范围迅速从本土扩大到全球(七) 以人为本,追求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要求环境和服务的完美,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共识。(八) 社会化的旅游活动是现代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或支柱产业,成为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最大产业之一。第三节 现代旅游业一、 现代旅游业的概念、性质、特点、意义(一) 现代旅游业的概念现代旅游业是实施旅游活动的介体,或称媒体。他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要素作为供给核心组成的。(06、08年)即以旅游者为对

13、象,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属于第三产业,并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现代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1. 性质。现代旅游业究其性质而言,与其他产业不同,它既是文化性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的文化产业。2. 特点。现代旅游业主要特点是:(1)综合性。现代旅游业在横向和纵向上关联性特别强。(2)服务性。现代旅游业必须满足旅游者物质和精神享受。服务贯穿于旅游产品销售的全过程。(3)劳动密集性。它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旅游服务。(4)敏感性。无论是旅游业内部或旅游业外部,稍有变化即会引起旅游业的弹性变化。(5)国际性,或称涉

14、外性。旅游的接待,货币的兑换,经济、文化、科技等交流等,都会超越国界而具国际性或涉外性。(6)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三)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意义1. 就其经济意义而言,主要表现在:(1)扩大外汇收入;(2)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回笼人民币(3)平衡国际外汇收支;(4)增加劳动就业机会(5)促进与旅游相关的经济部门发展(6)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7)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乃至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 就其文化意义而言,主要表现在:(1)促进跨文化的传播(2)加强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增强世界人民的友谊(3)推动区域文化交流和区域之间的联系(4)促进文物保护和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5)有利于科学技术的

15、交流和发展(6)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然,也应该看到,发展旅游业也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超负荷的客流量带来生态破坏,估计损坏;旅游者的习俗、道德也会与当地文化习俗发生冲突,使淳朴的民风破坏;不少宗教场所,因旅游发展而日益商业化,失去其宗教神学的原汁原味;还有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等。因此,在充分发挥旅游的经济、文化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应加强管理。二、 现代旅游业的基本构成(一) 通行说法根据联合国的国际产业划分标准以及对从事旅游业务具体部门的状况分析,现代旅游业即由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为代表的住宿部门组成,属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构成三种类型的企业。在我国,也通常将旅行社业、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二) 旅游目的地说主要指国家或地区,有住宿接待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履行业务组织部门和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等五部门组成。(三) 我国国情说按照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现代旅游业的构成,应包括以下各类企业。1. 旅行社业;2.旅游饭店(酒店、旅馆)业;3.餐饮业; 4.旅游交通业;5.旅游景区(点)业; 6.旅游娱乐业; 7.旅游购物业; 8.旅游信息业; 9.与旅游相关产业三、 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一) 旅游市场(国际、国内、上海市场)1. 定义。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相互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