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22428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临床医学专业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耐药性检测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关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问题,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发展了多种检测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方面作一综述。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耐药性检测The mechanism and 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s

2、istance to macrolidesABSTRACT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s the main of pathogen of chronic active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PU). Recently Hp resistance to macrolide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with regard to resistant mechanism of Hp, there has been many deba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

3、on technology, many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are developed to detect resistance of Hp.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and detection of Hp resistance to macrolides are reviewed.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Macrolides; Resistance mechanism; Resistance detection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

4、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尤其是克拉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成为根除 Hp 感染的主要方案。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导致 Hp 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克拉霉素对 Hp 敏感株的根除率大约为 90%,对耐药菌株的根除率仅在 050%之间。故阐明 Hp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以及早期检测 Hp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根除 Hp 感染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 Hp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迁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克拉霉素为代表)具有对酸稳定和在胃黏膜中浓度高

5、、口服后生物利用率好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根除 Hp 治疗方案的主要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几乎为 0, 其临2床根除 Hp 的疗效良好, 含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与不含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相比,Hp 根除率提高 10%20%。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影响了克拉霉素的抗菌效果。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耐药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8 年 Glupczynski1对欧洲进行的多中心调查显示,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仅为 99%;在亚洲,Tangmankongworakoon2等对泰国皇家医院20012002 年间 56

6、0 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耐药研究,发现克拉霉素耐药率为190%。在某些发达国家,如日本东京3,4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从 1989 年的 0上升到 1995 的 62%,2001 年达到 221%;韩国首尔5历时 16 年的研究发现,1987 年 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 0,1994 年上升至 28%,2003 年则达到 138%。在保加利亚6 ,1994 年 Hp 对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148%和87%,1998 年 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增加到 125%,红霉素的继发耐药率远高于克拉霉素。在发展中国家,例如秘鲁地区71995 年 Hp 的耐药率高达 50%。国内资料也显示,20

7、01 年北京地区 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 135%;上海地区 Hp的耐药率从 1995 年的 0 上升至 1999 年的 10%;沈阳地区 2002 年 Hp 耐药率高达233%,可能与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有关;2001 年广东地区的原发耐药率为 61%812 。总之,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其耐药率普遍较发达国家更高,可能与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以及教育都有一定的关系。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已成为全球普遍性的问题,这可能与 Hp 原发耐药和临床上滥用抗生素有关,故了解 Hp 的耐药机制并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 Hp 相关疾病中就显得至关重要。2

8、Hp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进入细胞内结合在Hp23S rRNA 功能区 V 区的 50S 大亚基上,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影响核蛋白体移位过程,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和肽链延伸。Hp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基因突变。Versalovic13,14等首次发现 Hp23S rRNA 基因多肽转移酶区的点突变与克拉霉素耐药性的产生有关,结果在 Hp 耐药菌株 23S rRNA V 区基因中发现 2143 和/或 2144 位点发生了 AG 的突变(与大肠埃希菌 2058 和 2059 位相对应),这一观点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证实。机

9、理为 Hp的 23S rRNA 的 V 区上发生了点突变,导致核糖体的构象改变,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位点也随之改变,Hp 与大环内酯类亲合力下降,药物不能阻止细菌的蛋白合成,最终产生耐药性。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与克拉霉素耐药有关的 Hp23S rRNA 点突变的两个位置记数不一致。Taylor15等通过引物的延伸,以核苷酸 A 作为 Hp23S rRNA 的 5末端,发现这两个与克拉霉素耐药有关的位置为A2142 和 A2143,并通过比较两者最低抑菌浓度(MIC)证实 A2142G 突变的 MIC 高于 A2143G 突变。Alarcon16等利用 3端错配特异引物 PCR 方法对克拉霉素耐药

10、株进行检测时,未发现 2142 或 2143 位点 AG 突变,结果得到一个包括A2142C 突变的 700bp 的扩增产物,表明 A2142C 突变与克拉霉素的耐药有关,但较少见。Hulten17等的研究除得到 A2143G 和 A2144G 的突变菌株外,还发现一株具有 A2116G 和 A2142G 的突变。Fontana18等为探讨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新机制,对 230 例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 Hp 培养,结果 86 例标本中培养出Hp,其中 12 株具有克拉霉素耐药性,对该 12 株细菌的 23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发现 7 个分离株在 2717 位具有 TC 转换,并且产生了 Hh

11、aI 的限制位点。3Scarpellini1921等利用 DGDGGE 方法检测出在克拉霉素耐药菌株中还存在T2183C 的突变,随后 Khan 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但最近的某些报道与此不同。由于不同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有不同的基因特征,故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幽门螺杆菌耐药的菌株中,还存在其他形式的突变,如 A2514G和 A2515G,G2141A 和 G2142A。秦浩22等最近发现了 3 个与克拉霉素耐药相关的新突变位点,它们是 G2224A、C2245T 和 T2289C。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耐药位置和耐药形式还存在很多争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实;rRNA 甲基化

12、酶引起大环内酯类药物失活;细胞膜渗透性下降使进入细菌的药物减少;大环内酯类药物排出增加。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 Hp 对克拉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仍是 23S rRNA 基因突变所致,其余机制相对作用较弱。通过对 Hp 耐药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可以看出,临床上急需建立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来分析 Hp 对大环内酯类药的耐药性以及耐药水平,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和减少抗生素的盲目使用。3 Hp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Hp 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和地区性耐药率监测有助于了解人群中感染 Hp 耐药率变迁和指导本地区用药。随着对 Hp 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已发展出多种对 Hp

13、耐药的检测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传统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两大类。3.1 传统检测方法传统的 Hp 耐药检测是在对 Hp 培养增殖的基础上,通过体外药敏试验获得结果。目前应用的方法大致分为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ETest 试验,它们各有优、缺点。纸片扩散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够准确,且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和不能得出该药的 MIC,故该方法的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琼脂稀释法是 NCCLS 批准的试验方法,也是唯一被FDA 批准的试验方法,技术要求较高;ETest 法操作也较简单,但试纸价格较昂贵。3.2 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 Hp 的生物学特性使体外药敏试验耗时较长,

14、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运用快速、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 Hp 耐药进行检测具有明显优势。它可以不需要培养而直接应用于胃黏膜标本甚至胃液,结果更可靠,重复性更好。(1)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基本原理为利用特异的引物对包含突变位点在内的 Hp 23S rRNA 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由于碱基的变异可能导致酶切点的消失或新的切点的出现,利用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对PCR 产物进行酶切,然后电泳分析,根据 DNA 片段长度的差异作出判断。Marais23等利用 PCR 扩增出 23S rRNA 肽酰基转移酶的片段(约 425bp),然后用 BbsI 和 BsaI 两种酶对其进行酶

15、切,当存在 2143 位点 AG 的突变时,可以被 BbsI 识别并将其切割为 331 和 94bp 两个片段;若存在 2144 位 AG 的突变时,可以被 BsaI 识别,扩增产物被酶切为 319 和 106bp 的两个片段。Fontana24等成功地用 PCRRFLP 从患者粪便中直接取样进行突变检测,在 125 个粪便标本中扩增出约 783bp 的片段,然后用 BsaI、BbsI 和 HhaI 对产物进行切割,当存在A2142G 突变时,可以被 BbsI 酶切为 670 和 112bp 两个片段;当存在 T2717C 突变时,可以被 HhaI 识别并将其切割为 515、168 和 100

16、bp 三个片段,不存在此突4变时仅产生 615 和 168bp 两个片段;当存在 A2143G 突变时,可以被 BsaI 酶切为671 和 113bp 两个片段,根据电泳条带的不同可以得出突变的位置和形式。目前这项检测技术已在不同实验室中被运用。并且标本的获取逐渐从 Hp 培养过渡到从胃液或胃黏膜中直接取样25 。(2)PCR 寡核苷酸链接检测法(PCR oligonucleofideligafon assay,OLA) 利用 OLA 检测 Hp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基因时,需要 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俘获探针和 5端磷酸化,3端标记有报告基团(如地高辛)的报告探针,标记有生物素的俘获探针可以识别 Hp 23S rRNA 基因的突变位点,通过 DNA 连接酶可以与报告探针相连接。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的亲和力形成的双链连接产物,可以与已经固定在固相支持物上的亲和素结合,然后通过显色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突变和突变的类型26 。(3)DNA 酶免疫测定(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