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以善言为贤.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1872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不以善言为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不以善言为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不以善言为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不以善言为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不以善言为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不以善言为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不以善言为贤.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不以善言为贤”作文题解及其习作点评题目庄子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请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这句话,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博主题解】这是材料作文的题目。题目明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这句话的含义,然后从你所阐释的含义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你所写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要符合引句意思的观点。如果你认为引句所说观点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则要在文章中先阐述引句的意思,并指出其不够全面或错误的地方,然后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者与之针锋相对的见解,并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但是写反文句旨意的文章要慎重,要确保言之有理以说服阅卷者。所以,根

2、据文章的引句,我们可以用“言行必须一致”、“善言者务必善行、”“言必信者为贤”、“行先于言”、“善言不如善行”、“人以善行为贤”、“行大于言”“贤者善行慎言”“言教不如身教”“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夸夸其谈者必败”等来立意。如果从反其义而立论,我们可以说“人或(有的)以善言为贤”(如蔺相如以善言廷斥秦王,维护国家尊严;触龙以善言勇谏太后,确保国家安全。)。行文时,先阐述引句含义,再肯定其积极的意义,而后指出不足处,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但如果有些同学以“善言有益”、“说话需要技巧”、“讲究语言艺术”等为中心论点,那就可能离题。因为这些观点既不合引句的意思,也没有与引句产生矛盾的地方。引句并

3、没有否认善言的作用,只是说不能以是否善言来判定人是否有德有才,即善言者未必贤,不善言者未必不贤,这个观点与提倡善言的观点不存在“非此则比”的对立关系或者互为补充的关系,你论证了你的观点的正确,也无法说明引句观点是错误的或是片面的。所以,你所论证的内容就偏离了材料。至于有些同学以“倾听,是成功的基石”为中心论点写作,那所论证的就是与引句毫不相干的命题了。【学生作文举例及其点评】贤者善行福州十一中高一(1) 黄发荣孔子云“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此之谓君子。可见,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人离开了行动,话说得再漂亮也什么都不是。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一切。1861年3月4日,林肯正式就任于美国第16任总统。白宫一位

4、职员替他写了一个简单的通知给当时的国库秘书,要他在每月1日发给林肯月薪。林肯认为从3月5日才能全日办公,所以他把那份通知中的“1日”给成了“5日”。当时美国总统的年薪是2.5万元,就这样,这位一丝不苟的总统用行动替美国人民节省了73美元97美分。他用行动履行着责任。“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这句话的人是谁?欧洲哲学的开山鼻祖,伟大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当法官告诉他,如果他承认错误,他就会得到赦免,他拒绝了。他的朋友来到牢房告诉他,他们已经买通了所有妨碍他获得自由的人时,他也拒绝了。他淡淡地说:“告诉人们,他们杀死的只是我的肉体。”是的,他的肉体在当时被轻蔑地毁掉了,但是,他的思想

5、,他的智慧,却给人们打开了思想之们,也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千古声名。他践行为求真理。赵括自幼学习兵法,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并不称赞他。赵奢说:“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一定是赵括自己。”后来,赵括替了廉颇之后,因没实战经验,最终导致赵军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不躬者自败。晏子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常为而不至(“至”应改为“置”,放弃),常行而不休。”可见,上帝在给了你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你行动,而只有在行动中,生命才能焕发出璀璨夺目的色彩!(以上由福州十一中杨少艳老师供稿)【博主点评】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离开了行动,话说

6、得再漂亮也什么都不是。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一切”的中心论点。文章审题无误,观点正确,所举事例翔实而典型,所引名言也很有说服力。以下提几点建议:1、林肯故事的意义不仅在于“替美国人民节省了73美元97美分”,根据你的中心论点,如果这样议论:“言教不如身教,再漂亮的豪言壮语,也不如以身作则的行动。这位新任总统,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为官者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或者“没有严辞责备,没有豪言壮语。这位新任的总统,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为官者,必须如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此处无声胜有声”!”2、要引用苏格拉底的故事来论证中心论点,就必须用议论来阐明论据与

7、论点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故事说明苏格拉底不但善言,而且善行,他用实际行动,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去证明自己所说的一切是真理。因此,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议论:“苏格拉底不但用雄辩的语言阐释了他的哲学观点,在欧洲首次开拓哲学的领地,不但用振聋发聩的语言,表明自己捍卫真理的决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己的学说!试想,如果他只是用漂亮的语言阐释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而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主张,那么,欧洲广袤的土地上,能够率先开放灿烂的哲学之花吗?可见,如果没有善行,善言就等于零。”3、每个事例之间应该有过渡语言,特别是从引用正面事例到引用反面事例之间,一定要

8、有过渡语,否则会使文章显得不够连贯。如果不用过渡语,每个部分的开头则要用相同的句式或者用相同的句子、词语点题以相互照应。例如主体部分两段我们可以分别用“善言不如善行”、“善言先要善行”开头,这样使文章条理分明,语言具有节奏感。如果文章能做这样的修改和补充,是否就能够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而且使文章的字数增多以达到高中写作的字数要求?记住:议论文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它是用来点明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析事例以突出论点、作小结和结论的。议论文的议论太多,则会重复罗嗦让人读之味同嚼蜡,不得要领;但如果议论过少,则无法阐明道理,没有说服力。必修三“人不以善言为贤”作文点评(二)题目:庄子徐无鬼:“狗不以善吠为良

9、,人不以善言为贤。”请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这句话,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贤人不善言而善行福州十一中学高一(1)陈珍桂翻开历史长卷,尽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于贤人的评判标准各异。但是贤人大多不善言而善行。话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子之赵括,从小时侯起便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熟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的父亲也自愧不如。因而,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将门虎子,将来一定是位卓越不凡的军事家。可事实上,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但昏庸的赵王却对他委以重任。终归在长平一战中,赵括被白起打得落花流水,免不了被射死的命运。赵国的40万大军全军覆没,从此赵国也就一蹶不振。善言者看似才高八斗,

10、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与赵括截然不同的是,因不善言,苏轼始终徘徊在新旧两党之间,被不断迫害,屡遭贬谪。但他为官政绩显著:在杭州两次为官期间,苏轼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在经历了旱涝灾害后,他深感兴修水利的重要性。他多次上书朝廷并撰写乞开杭州西湖状希望获得拨银,可不被重视。他只好亲自发起募捐,义卖字画来筹备资金,疏通西湖,保住了西湖如画的美景,并用挖出的泥土在西湖旁建筑了一道长堤,这便是著名的“苏堤”。这一举动感动了杭州百姓。闻一多先生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为一位学者,他专心学术研究,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为著古典新义

11、,他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作为一名民主战士,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闻一多先生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善行的闻一多更是用生命为代价,完成了最后一次演讲。我们都不是圣贤,只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但请允许我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杨少艳老师供稿)【博主点评】本文的小作者从一个角度理解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提出了“贤人不善言而善行”的观点。审题无误,所举事例也典型。以下提几个建议:一、把“不善言” 改为“慎言”、“讷于言”或者“不易于言(不轻易说话)”。“讷于言”意同“慎

12、言”。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善言者未必贤,贤者未必不善言。贤人,有才德的人,他们慎言却未必不善言,只是他们不巧言令色,不夸夸其谈,不自吹自擂,不言而不行,不言而无信。他们不当说时则不说,当说则必说,而且还说得好。例如小作者文章所举两个正面事例正说明这个道理:苏轼可能因不巧言令色、不夸夸其谈而不受赏识,但他却为兴修水利一事不但说了,而且上书皇帝系统地说。闻一多在做学问方面,先做了才说,或者做了不说;但作为民主斗士,他拍案而起,面叱特务,慷慨陈辞,他的最后的演讲,令听众同仇敌忾,热血沸腾,而且激励了一代代的人,这难道不是“善言”吗?而关键还在于,他为

13、民主,为自由,不但“善言”,而且还“善行”,他用生命践行了他的誓言!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我们敬仰的英雄!因此,文中划线处的论述有失偏颇,划线的修改建议如前所说。划线处建议把“闻一多先生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与“作为一位学者”两句的语序对调,写成“作为一位学者,闻一多先生并没有说,但他做了。”想想原因。二、要注意举例前的议论要与紧跟其后的事例前后照应。即正面议论后面要紧跟正面事例,反面议论后面紧跟反面事例。例如划线句,要论的是“贤人”,紧随其后的第二、三段应该正面举“贤人”之事例,写完之后用议论过渡到反面事例。这样上下文才能一气贯通。三、建议以“贤人慎言而善行”为中心论点,重新分析苏轼和闻一多的事例来编写分论点,而后改写文章,相信小作者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