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2163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训练(提高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能力提升训练(提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5 分)1(2010·合肥一检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B实p;#183;苏州调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3;济南模考)据某管理科学研究机构调研显示:中国各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收入是一线工人年收入的 510 倍左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本制度D有利于防止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4(2008·广东)某私营企业出口的 员工工资 其他费用DVD(台) 32 3 10 18 1资本、技术C管理、技术 D劳动、技术5(20

2、10·福州质检)国务院决定,从 2009 年起三年内我国医改投入 8 500 亿,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样做A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B是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C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要求 6(2009·上海)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A. B C D(2010·临沂期中)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

3、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据此回答 78 题。72009 年 9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 被称为“限薪令”) 。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 “限薪令”的依据在于A国经济效率的保证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8要解决我国上述收入差距大的问题,还应该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再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A. B C D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增加财#183;南通期末)观察下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

4、确的是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11(2010·海门模拟)改革开放 30 年来,在所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创造性- 2 -12(2010·苏州调研)根据下图中从 A 点到 B 点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在 B 点适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A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C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2010·青岛质量检测)国务院决定从 2009 年起

5、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据此回答1314 题。13国务院通过开展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养老不犯愁” 。这说明A国务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国务院履行组织社会执行机关14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 50%,使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这说明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合理的、完善的C中央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D中央财政是农民平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法律保障15.(2009·广东单科)200

6、9 年我国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预计达 9 500 亿元。这表明本年度我国A国债支出大于国债收入 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C税收支出大于税收收入 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2010·南通二调)2009 年我国 财政安排了 9 500 亿元赤字,其中包括 2 000 亿元的地方债,该地方债为期三年,个人购买 可免利息税。 据此回答 16 17 题。16.下列选项中,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17发行政府债券和征缴税

7、收的区别是前者具有有偿性,后者具有无偿性前者不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后者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前者具有非固定性,后者具有固定性前者发行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后者征缴的主体是中央政府A. B C D18(2010·潍坊一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有专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 2 000 元提高到 3 000 元,原则上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认可,可望择机实行。到时,月薪 7 500 元的职工实际少缴多少税款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1 不超过 500 元的部分 52 超过 500 元至 2 000 元的部分

8、103 超过 2 000 元至 5 000 元的部分 154 超过 5 000 元至 20 000 元的部分 20A.725 元 B550 元 C1 000 元 D175 元19(2010·临沂期中)财政部于 2009 年 6 月再次提高我国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自2008 年 8 月以来第七次大范围提高出口退税率,相比此前的 6 次上调,这次覆盖商品范围更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这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B这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C表明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D表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20(2009·佛山二测)在现实的社

9、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时候,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 3 -打折优惠。商家的行为是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B是一种抗税行为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2009·广州二测)根据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回答 2122 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1造成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所反映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我国税收的性质需要改变B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C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不高D政府部门存在着大量腐败现象22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

10、的监督意识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我国税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税款的缴纳是公民行为,税收的使用是政府行为A. B C D二、非选择题23(2009&阶段的哪种分配方式? (2)我国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010·抚顺月考)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 一) 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 (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1)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更加注重公平的精神下,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2)中央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

11、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这有什么重要意义?(3)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25(2009·苏州调研)随着经济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 50%。我国石油利用效率低、单耗水平高、浪 费现象 严重。- 4 -目前大城市 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燃油污染也日益严重。我国高油耗、大排量汽车发展迅速,而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因发展环境不利而受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品油价税费环节上缺少有效的手段,以引导公众的消费行为, 购买、使用节能环保汽车。为此,我国适时进行了费

12、税改革,决定从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开征燃油税。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开征燃油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26(2010·济南模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现象或问题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经济学依据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质量差距过大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过大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看病难、看病贵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 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将 标准提高到人均纯收入 1 19

13、6 元,扶 贫对象覆盖 4 007 万人。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养老金,人均每年增 长 10%左右。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再支持 5 000 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 000 所县级 医院。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公用 经费标准。中央政府“大手笔”投入,体现了政府强烈的民生情 怀。(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的财政投入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作用。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项重大任务。在紧急困难时期,中央政府把改善民生作 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请用哲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的上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5 -高三一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能力提升训练(提高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展水平,选 A。B、C 不符合 题意,D 说法错误。答案A2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是相对应的,不是按 劳分配的对象, C 不选。答案B3.解析管理人员的薪酬是按管理要素进行分配的,因而 B 正确。管理人员所在企业不一定是公有制经济,A 项不确定。我国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 C 说法错误。这种分配方式易造成两极分化 现象, D 项错误。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