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21607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Word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必修一周练三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 平均分配土地B. 产品上交国库C. 奖励技术发明D. 开设新式学堂【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最直接要求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是最能反映农民要求的,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于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要求产品上交国库,基本是空想,不符合农民要求,故B错误;奖励技术发明是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C错

2、误;开设新式学堂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D错误。2.太平天国曾颁布法令:“凡朝中大小官员,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规定反映出A. 太平天国实行法治B. 太平天国建立天王专制C. 农民政权趋向封建化D. 其不具备反封建的性质【答案】C【解析】【详解】“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法令是在强化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这说明农民政权已经趋向封建化,故C项正确;A项明显错误,太平天国没有实行法治,故错误;“王、侯、相等乘轿各按

3、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等体现不出天王专制,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故D项不符合史实。3.下列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中,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C. 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D. 当收成时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答案】D【解析】【详解】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这些规定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

4、极性,因此A、B、C三项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符合题意,排除;它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这种圣库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项符合题意,故选D。4.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A.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B.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C.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D.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

5、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排除A;由材料“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排除C;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 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 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D.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具有近代特征的

6、农民战争,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旧式的农民起义只能表明它是传统民变,并不能完全反映材料表达的内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而是为了推翻清王朝;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能说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正确选项为C选项。6.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

7、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被打开,外来商品输入;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科技,力图实现民族自强的改革运动;义和团运动主要活动区域在京津地区,都没有导致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地“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的情况,故排除A、C、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发源于广东,转战南方各省,导致所经之地“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故选B。【点睛】本题重点在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和“人口

8、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综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都没有导致人口大减,而义和团运动活动的区域与题干描述不符。7.太平天国期间,为解决军费问题,协调作战,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收取厘金。该现象反映了A. 满汉官员地位改变B. 曾国藩形成地方割据C. 中央集权削弱D. 清政府土崩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清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所以咸丰皇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晚清兵权逐步下放到地方,材料中曾国藩收取地方厘金,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汉族地方势力上升,并不是满汉官员地位改变,故A项错误。曾国藩并没有形

9、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故B项错误。土崩瓦解比喻彻底垮台,武昌起义后14个省份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故D项错误。【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如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起义、赤眉起义、黄巾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8.著名学者田秉锷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

10、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 以“拜上帝会”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B. 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D. 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资政新篇,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是符合历史发展进步方向的,不属于封建政权性质范畴,符合题干要求,D项正确;A项中太平天国组织的方式,体现出的是封建政权的性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

11、除;B项体现出的是封建政权的性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体现出的是封建政权的性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名师点睛】对资政新篇的深刻认识。1.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2.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3.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12、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9.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答案】A【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平均土地,是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革命性,为彻底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给资本主义萌芽

13、开阔了发展的场所,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太平天国运动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因此是违背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而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二者是对立的,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故D项错误。10.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中央出版机关刷书衙。除了印刷一般的书诏、文告、营规、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如天命诏旨书、天朝田亩制度、三字经等,这些册子篇幅不长,文字通俗易懂,便于群众阅读。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A. 中国完全实现了近代化B. 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

14、果C. 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及D. 领导人已经跳出了阶级局限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完全实现近代化”太过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中央出版机关刷书衙”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向群众阐明革命道理传播知识,这是太平天国重要的宣传方式之一,B项正确。C项中“普及”说法太绝对,且材料也没有体现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及,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1.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

15、,提倡“剪辫易服”。二者的“剪辫”行为()A.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 弘扬了传统文化C. 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 D. 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以知,太平天国主张剪辫蓄发是因为“当时人”破坏了传统,指的是清政府建立后对服饰的改变,破坏了汉族的传统。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是为了革除清政府的藩篱,因此他们的共同点都为了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说明二者的“剪辫”行为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二者的行为与弘扬了传统文化无关,排除B项;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太平天国时期还未强调民主自由的思想,故C项错误;剪辫蓄发、剪辫易服不能体现民族平等,故D项错误。12.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A. 由“帝制”转入“民治”B. 由“器物”转入“制度”C.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D. 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理的解能力和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即由“帝制”转入“民治”,所以答案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