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21601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校解析Word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市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39分)一、基础应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熨帖(yn) 剌配 精髓(su) 拱券 清沁肺腑B. 胡诌(zhu) 央浼 混沌(hn) 拮据 陈词烂调C. 船舷(xin) 蛾眉 讥诮(qio) 孤僻 自鸣得意D. 坍缩(tn) 撮和 角隅(y) 玷辱 得鱼忘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

2、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熨帖(yn)y,剌配刺配;B项,陈词烂调陈词滥调;D项,撮和撮合。故选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能以乐天知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际遇,起码可以引导人们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生活,减少那些于事无补的忧愁和烦恼。电影影的海报设计不落言筌,借用水墨画的技法,大面积使用黑、白、灰三种色调,使画面更加有古典水墨的质感。李白

3、浪漫不羁,仕途之路坎坷,一生踌躇满志却无法施展,在辞官归乡后,心里依然记挂着朝廷之事,满怀政治抱负。号称“海上巨无霸”的航母战斗群攻防兼备,无坚不摧,但航母攻防体系并非天衣无缝,比如它目标大,容易成为靶子。通过政策理论说唱团下乡巡演,推进政策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品牌,而且群众也喜闻乐见这种说唱形式。整堂课,伍老师从容自如,幽默冷静,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引点拨,但却伺机而动,完全把课堂主动权放归学生。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乐

4、天知命:安于现状,乐守本分。修饰“心态”,结合“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生活,减少那些于事无补的忧愁和烦恼”分析可知,使用正确。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形容“海报设计”,此处属于对象误用。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结合“却无法施展”分析,此望文生义。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结合转折连词“但”及“比如它目标大,容易成为靶子”分析,使用正确。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不能接宾语。结合“群众”“这种说唱形式”分析,不合语法要求,使用错误。伺机而动:指窥伺时机来采

5、取行动。结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引点拨”“完全把课堂主动权放归学生”分析,此处不合语境,应为“引而不发”。故选D。【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2018年国际乒联奥地利乒乓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上,唐山乒乓球选手梁靖崑夺得冠军,这也是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获得的第

6、一个公开赛男单冠军。B. 近年来,一批现实题材电视剧弥补了此前电视剧作品开掘生活不足、局部真实但整体失真等欠缺,呈现出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美学品格的回归。C. 经典作品要么以遗忘的方式在我们的想象里打下一些烙印永不磨灭,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我们整个群体的深层记忆当中。D. 为及时发现和消除生态环境安全隐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雄安新区近日出台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实施细则,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搭配

7、不当,“生涯”获得“冠军”,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最后一句改为“呈现出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美学品格回归的态势”。C项,结构混乱,“打下一些烙印永不磨灭”句式杂糅,改为“打下永不磨灭的烙印”。故选D。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今天是恩师的华诞,学生在此祝您健康长寿、笑口常开,同时奉上薄礼,敬请笑纳。B. 惠赠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在所难免,哂笑之余,还望您予以斧正。C. 我能够在这里表演,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你们聆听!D. 今天几位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并在校礼堂与本校名师进行研讨,校长也叨陪末座。【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8、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B项,“惠赠”,称别人赠与的敬辞,结合“拙著”“鄙人”分析,此处用错。C项,“聆听”谦词,只能用于自己。结合“你们”分析,此处用错。D项,“叨陪末座”,受人宴请的谦词,结合“校长”分析,此处用错。故选A。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陈情表)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祭十二郎文)B.

9、 窜梁鸿于海 (滕王阁序)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逍遥游)C. 倚南窗以寄傲 (归去来兮辞并序)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 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项羽之死)【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A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任职;继承家业。B项,均为使动用法,使出走;使顺合。C项,

10、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正道,指是非准则。D项,前者为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后者为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故选D。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A. 泊牧以谗诛 (六国论)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伶官传序)B. 此所以染者众也 (狱中杂记)燕王,吾所立 (伶官传序)C. 纤歌凝而白云遏 (滕王阁序)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并序)D. 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11、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诛”,被诛杀,是被动句;“以成功告”,为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均为判断句。C项,“遏”是被动,“为”表被动,都是被动句。D项,“彼且待恶乎”,“惟依兄嫂”,都是宾语前置句。故选A。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宫职称呼别人,如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就是以第一称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就是以为官之地来称呼。B.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干支纪年循环往复,易造成混乱,古人常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C. 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

12、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略有变化。D. “杀青”指写定著作,完成作品。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蛙和便于书写,先把竹简用火烤干叫做杀青。【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称韩愈为韩昌黎就是以为官之地来称呼”错误。“韩昌黎”是以郡望称人。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

13、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故选A。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物色”:秦汉时代的“人脸识別”作为时下颇为流行的一项高科技,“人脸识别”已逐步在社会各领域推广开来,它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別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而在未有现代图像采集技术和人工智能化的古代中国,个人身份的识别需要画像与文字记录作为参照,尤其需要详细的“人脸”文本资料,识别方式也更为原始。出土的秦汉简牍资料中,有一些关于个人身份信息的记载,西北汉简所见戍卒的身高和肤色较早引起大家的注目,尤其是出现了大量的“黑色”人,不少例子是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均记录为黑色,讨论集中在是单纯的肤色问题还是有人种基

14、因的内涵,甚至一度怀多追究种族问题,而应该看作当时“人脸识别”的一般记录。一般而言,个人的身份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标识,以籍贯和职业为主要内容,属于人的社会或行政属性,即社会人的一面,这种身份记录流传到现今则是以户口和身份证件为体现。二是个人的形象标识,以体貌特征为主要内容,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然人的一面。秦汉时期记为年、长、物色、疵瑕见外者,今也部分呈现为身份证件上的图像和年龄资料。两种形式互为表里,共同确认个人的身份。现代社会依然如此,以火车站进站验票系统为例,目前,这种根据体貌特征主要是脸部进行身份辨识的方法,与查验身份证件的方式仍需配合着使用,以保证身份信息

15、的吻合度。“人脸识别”系统通过现代技术实现了人脸资料数字化,识别方式人工智能化,其核心内容和达到精确匹配、身份确认的目的与传统时代是一脉相承的。记录个人身份信息的意义在于国家对个体实行有效控制。秦汉实行八月案比制度,年末对户口进行核查,逐户逐口记录年龄形貌等个人信息,作为造册的依据,由乡制作文书逐级向上汇总。隋统一后推行大索貌阅,核对户籍记载和个人体貌特征,确定的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体貌、年龄段、疾病等,纠正魏晋以来户口隐匿和瞒报之风,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传统史书中,人物性格的描述相对丰富,属于“物色”方面的资料要少一些,或是因其更具体琐碎的缘故而被史家放入次要位置。秦汉时代虽距今遥远,社会普通人的形象却宛在眼前,正是包括简牍“物色”记载和各类画像在内的这些出土资料,拉近了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