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2160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高三生物易错题集 综合题1.经研究发现赤霉素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壁加快伸长、促进细胞产生淀粉酶等作用的植物激素赤霉素。研究发现正常植株因自身也能产生赤霉素,故对外来赤霉素不敏感;而矮化品种则不能合成赤霉素,对外来赤霉素具敏感性。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穗空粒赤霉菌产生赤霉素是在生长阶段的 期。赤霉菌控制赤霉素合成的基因位于质粒上,其基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正常玉米细胞控制合成赤霉素和淀粉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因的结构特点是 。同样是感染赤霉菌,矮化玉米品种会得恶苗病(疯长),而正常玉米品种不表现恶苗病,原因是

2、: 。矮化玉米得恶苗病的同时还会出现果穗空粒现象。那么得“恶苗病”和“果穗空粒”的根本原因是否一致: ;作用原理是: 。玉米雄花开放,花粉随风传到果穗,引起结籽,属于 生殖;赤霉菌孢子囊破裂散出的黒色粉末落到另一株果穗上引起感染,则属于 生殖。这两种生殖方式本质区别是前者有 过程。在生物进化中对于保持特种稳定性方面 生殖更有意义。(2)某生物小组欲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 200 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培养箱等。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填写简单实验程序:a 分组编号、b 浸种、 、c 分装设置、d 恒温

3、 、e 观察记录下表是实验记录,请填写 A、B 组别:天数发芽率实验组别第2天 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第14天A: 10508097979797B: 0 105070809097用上表实验结果绘出 A、B 两组发芽率对时间的坐标曲线图。发芽率10080604020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 4 6 8 10 12 14 时间/d分析 A、B 曲线不同的原因:A 组种子: 。B 组种子: 。命题意图:本题是专题交叉题,一方面考查赤霉素的知识,几乎涉及高中全部生物内容,按出题顺序有: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基因与遗传工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陈代谢、生物的

4、生殖和发育等,知识点覆盖面广,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另一方面考查考生通过设计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结果,来验证生物学事实。因此,需要考生阅读材料,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答案:(1) 稳定 编码区是连续的 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内含子与外显子间隔排列)正常玉米自身已合成了足够的赤霉素,外来赤霉素它不再起作用(开放试题,答不一致或一致均可)不一致 疯长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壁伸长所致;空粒是赤霉素促进淀粉酶合成将原有淀粉分解。一致 是赤霉素促进淀粉酶的产生将种子已有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使细胞生长过快。有性 无性 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融合 无性(2)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和种子萌发的作用 一定浓

5、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消毒 催芽A:实验组 B:对照组如图所示:在赤霉素作用下提前开始萌发,并提前完成萌发。自身产生赤霉素,所以开始萌发滞捂,结束萌发时间也显著延长。2.在某生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短暂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使在该段时间内已处于 DNA 复制期不同阶段的全部细胞中 DNA 被 3H 标记,而当时处于其它时期的细胞则不带标记。不同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性自显影,找出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计算其中带 3H 标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百分数。得到下图(图 1图 4 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带标记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6、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o ab cd ef图1o ab cd ef图2o ab cd ef图3o ab cd ef图4(1)图 2 中 a 点开始检测到带 3H 标记分裂期细胞,则 o-a 为 期,理由是: 。(2) 图 2 中 b 点带 3H 标记分裂期细胞数开始达到最大值,则 a-b 段表示 期,理由是: 。(3)图 3 中 c 点时,带标记的细胞百分数开始下降,则 a-c 段表示哪些时期: (4)此后,带标记的分裂期细胞数逐渐减少,直到消失,到第二次出现带有标记的细胞数时为图表中 e 点,则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为: 。答案:(1)DNA 复制后期(G2

7、期) 原处于 DNA 复制期最后阶段的细胞,最先出现放射性标记,此段时间恰好 DNA 复制后期。 (2)分裂期 a 点后,原处于 DNA 复制期其它阶段的细胞陆续进入分裂期,标记细胞数逐渐上升,达到最高点时,说明原处于DNA 复制期最后阶段的细胞已完成有丝分裂,开始进入下一细胞周期的 DNA 复制前期。 (3)DNA 复制期(S 期)、DNA 复制后期(G2 期)、分裂期。 (4)a-e。*3.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由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复杂的生化途径转化而来。其中基因 D、H 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

8、酸酶的合成,基因 d、b 则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纯合亲本杂交,F 1全部产氰,F 1自交得 F2,F 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现用 F2中各表现型的叶片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叶片 表现型 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叶片 产氰 含氰 产氰 产氰叶片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产氰叶片 不产氰 不含氰 产氰 不产氰叶片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不产氰据表回答问题:(1)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推测白花三叶草叶片内的氰化物产生的生化途径:(2 分)答案: 产氰糖苷酶 氰酸酶 前体物质 含氰糖苷 氰化物 (2

9、分)(2) 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产生的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4分)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GGCCTGAAGAGAAGTCCGGACTTCTCTTCA答案: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 分)(3)亲代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 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4 分)答案:DDhh ddHH(2 分) 97(2 分)(4)叶片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可能的基因型是 答案:氰酸(2 分) ddHH 或 ddHh(2 分,只写一种不给分)(5)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的提取

10、液产氰?请说明理由 。 (2 分)答案: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因为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2 分)(6)已知 D 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右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 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 GAA、GAG;赖氨酸的是 AAA、AAG;甘氨酸的是 GGU、GGC、GGA、GGG。)那么翻译上述多肽的 m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转录出此段多肽的 DNA 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_。 (4 分)答案

11、: CCUGAAGAGAAG GGACTTCCCTTC 答案产氰糖苷酶 氰酸酶 (1) 前体物质 含氰糖苷 氰化物 (2 分)(2)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 分) (3)DDhh ddHH(2 分) 97(2 分) (4)氰酸(2 分) ddHH 或 ddHh(2 分,只写一种不给分) (5)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因为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2分)(6)CCUGAAGAGAAG (2 分) GGACTTCCCTTC (2 分)说明1、(1)本小题是根据学生做题后反馈出来问题,即不能理解信息材料题所给信息的含义,教师改编后,针对性

12、的加上去的。(6)是 05 年上海高考试卷上的一道题改编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本题是一道从学生没接触过的信息材料中引申出来的综合分析题,需要应用遗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表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有关知识去分析和解答。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遗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表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还要求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做(2)、(3)、(4)、(5)题后,主要问题表现在语言表述不确切、完整。大部分同学只答“基因能控制性状”或“一个基因能控制一个性状”。未答“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也未答“基因通过控

13、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特别是“基因就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这句话在必修(第二册)17 页,讲评时发现学生其实没有真正理解,导致回答不确切、完整。所以对亲代两个不产氰基因型写成 DdHH、ddHh 等。有的基因型写对,比例计算时又不熟悉自由组合定律而出错。叶片叶肉细胞中缺乏什么酶,没有理解表格中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的含义,答题时写成了叶片叶肉细胞中缺乏含氰糖苷酶。第三问叶片可能的基因型是 ddHH 或 ddHh,基因型全写错或只写一个,遗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知识未掌握。4.材料一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传染病之一,已确认的肝炎病毒有 5 种,其中以乙型肝炎危害最大,携带者估计达 2 亿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 DNA 病毒,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又称为丹氏颗粒,是成熟的病毒,有很强的感染性。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